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乞丐聯盟
市長:方正平  副市長: Happybeggar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乞丐聯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人口/退休問題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維持人口成長並非當前最佳對策(轉貼經濟日報社論)
 瀏覽543|回應0推薦1

Happybegga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Happybeggar

經濟日報社論
維持人口成長並非當前最佳對策

行政院通過人口政策綱領修正草案,針對國內面臨的少子化問題,規劃要研訂適當移民政策,引進經濟性與專業人才,並設法排除生育障礙,讓人口合理成長。我們認為引進經濟性移民及專業人才是正確而值得推動的政策,但它應該是一種經濟和產業發展政策,而不應以維持人口成長為目的。人口維持成長固然不錯,但並不是非要達到不可的目標。準備好各種因應人口減少之對策,才是更重要而務實的工作。

我國人口是不是要維持成長的問題,我們該先由人口多寡的利弊,以及人口減少過程之利弊來分析,才能有合理的答案與對策。人口少的第一個可能缺點是人口密度太低,以致每個人平均所須負擔的公共建設和公共服務之成本偏高,並使人民生活不方便。然而我國的人口密度幾乎是全世界最高,因此我們根本不必顧慮這個問題。

人口少的第二個可能缺點是有些產業可能無法達到規模經濟以與外國競爭。然而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大部分產業都要以全球為市場,只要有國際競爭力,國內市場小也沒關係。例如我國的晶圓代工及以往的個人電腦,就都能在國內市場不大的情況下,取得領先全球的地位。至於那些只能有國內市場的非貿易財,我國人口即使下降到1,700萬,絕大部分仍可達到規模經濟。如果有些產業達不到規模經濟,讓人口增加到2,400萬也不會帶給他們多大的幫助。由此看來,我們並不見得需要勉強讓人口持續增加。

然而,雖然人口少一點並不會造成明顯的經濟傷害,人口減少的過程卻可能帶來一些困擾和傷害。我們希望政府及經濟永續發展會議能多注意討論這方面的問題與對策。人口減少過程的可能問題之一是產業的勞動供給不足。不過我國這十幾年來已由勞力不足而有大量產業外移之經驗,未來人口及勞動力的緩慢減少,整體而言並不會比十幾年前的情況更難應付。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較辛苦危險的工作,可能會因少子化而更沒有人願意去做,因此必須考慮更合理引進這類外籍勞工的辦法。

人口減少的過程也會出現某些產業國內需求減少的問題。若涉及的是國際貿易很方便的產品,需求的減少只要減少進口或增加出口就可解決。然而各種非貿易財需求減少時,產業就要面對較大的調整問題,其中有些即可能需要政策的配合或協助。例如少子化的結果可能減少對婦產科及小兒科醫療服務的需求,政策上就可能須讓相關醫生擴大或改變其服務範圍。又如面對學生人數的減少,我們可以讓中小學小班化及加強對學習落後學生的輔導,並且可以對所有四歲以上的小孩提供幼教,大學則應加強終身學習及社會教育。至於人口減少使得房屋過多,更需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來整併既有房屋並提升品質,才不會出現許多沒落或荒廢的房舍及市區,而造成社會問題。

人口減少的過程也會出現老人人口比例上升的現象,經建會推估我國將由民國94年7.4個青壯人扶養一個老人,到民國140年變成1.6個青壯人扶養一個老人。然而這種現象並不能靠引進移民來解決,因為引進的人不是這些老人的子孫,因此並不會奉養這些老人。假設平均壽命不變,將來的老人若只有較少青壯人扶養,主要原因乃是他們在青壯時養育較少後代,因此理論上這些人只要把青壯時少養育後代所少花的錢存下來,老年時就較不需別人扶養。政府目前該做的是儘快建立國民年金等強制大家為自己老年儲蓄的制度。至於因為壽命延長而使每人平均扶養之老人增加的問題,彼得杜拉克和許多專家都主張以延後退休來對付,因此政府也應及早做這方面的制度調整。

上述分析顯示,人口減少所帶來的問題多半可以有積極的辦法予以解決,並不一定要維持人口的成長。而以引進移民來維持人口成長,更無法解決奉養老人的問題。因此我們雖然贊成引進外籍人才,但在人口政策方面,更希望政府以積極解決人口減少的衝擊為主要政策目標,而不要勉強維持人口成長。

【2006/06/11 經濟日報】

讓我們一起織網,使我們可以盡情揮灑、自由奔放
不再害怕落下,因為我知道會被大夥兒接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013&aid=171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