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戶共進晚餐 一吃20多年 |
|  | |  | | | 嘉義梅山鄉梅北村民生街的住戶,廿多年來幾乎每晚大家一起吃晚餐。 記者謝恩得/攝影 | |  |
|  |
| |
【記者謝恩得/嘉義縣報導】「我們是吃飯社區!」嘉義縣梅山鄉梅北村民生街十一弄的八戶人家,廿多年來幾乎每晚都一起吃飯,每家各出兩道菜,偶爾停餐是因村民摸著肚子抱怨說:「吃太胖了,暫停幾天吧!」
十一弄是尋常的連棟透天厝,住戶多務農。廿多年前有二、三戶人家在門前擺放大型原木泡茶桌聊天喝茶,不久連晚飯都端到泡茶桌吃,住戶們碰面就相互招呼「吃飯了!」後來聚集吃飯的人愈來愈多,整條巷弄都加入「飯局」。梅山鄉長黃世裕、梅北村長郭芳宜得知鄉內有那麼特別的社區,昨晚也前往用餐。
住戶自稱是「吃飯社區」,每晚六點開飯,每家出二道菜,一擺也有十六道菜,米飯、碗筷各家自備,飯後一起收拾,餐盤自行清洗。住戶陳玉箱個性開朗,自稱是「開喜婆婆」,席間總愛說:「這道菜是我用感情炒的」。
她說,「我女兒從兩歲開始吃,現在已經廿七歲」。住戶之一的梅北國小老師林憲谷說,「我們好像是共產黨的人民公社」,有時他還會帶學生們前往體驗,並帶大家做飯前健康操。
各家都有招牌菜、私房菜,有人吃得腰圍大起來,直說「暫停幾天吧」。每次聚餐總是吃不完,大家打包當隔天早餐,不要浪費。
十一弄社區的晚餐吸引附近住家加入,最多近廿戶一起用餐。陳憲谷說,「這是個有情的社區」,吃飯時大家天南地北聊著,談社區事務,有時意見相左,說話大聲些,心裡總有些疙瘩,但隔天晚上聚餐又和樂融融,「一飯泯恩仇」。住戶廖宏道笑說:「相處不來?大家會出錢請他搬家。」
【2006/04/04 聯合報】
讓我們一起織網,使我們可以盡情揮灑、自由奔放
不再害怕落下,因為我知道會被大夥兒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