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符號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政治符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歷史與政治符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開始推銷蔣前總統中正先生了
 瀏覽7,907|回應23推薦5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龍女CHANG, HSIU-FEN
雅蘭黛
■♀醫楊曉萍
古士塔夫
沙包

我國否定蔣前總統之勳業後, 中國更大步解除有關禁忌了, 蔣現在歸葬, 安全顧慮可說是沒有了, 還可以爭取中國共產黨給予厚葬吧.

新華轉載蔣前總統墨寶: http://lion7156.home.news.cn/blog/a/010100002D4501F7B5B6494F.html?agMode=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687623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新華社發周美青在投票所投票照片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4777045
總統駁斥人民日報「中共領導抗日」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中共領導對日抗戰?馬總統嚴正駁斥
 

「人民日報」昨天的社論中表示,中國戰勝日本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共領導和推動抗戰,對此,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轉述馬英九總統的意見表示,對日抗戰八年,在中華民國政府的領導下獲得最後勝利,當時由國民黨執政,這是歷史事實,也是唯一的歷史真相,人民日報所稱「中共領導全民抗戰」,與史實不符。

馬一早主動指示總統府對外澄清

據了解,對人民日報的論點,馬總統相當在意,一早就主動指示總統府對外澄清。羅智強強調,忠於歷史,應是兩岸當局的公約數,因為,抗戰八年,是中華民族的一頁血淚歷史,任何對這一頁歷史的緬懷,都必須立足在真實無偏的歷史事實上。

羅智強表示,雖然在抗戰的過程中,共軍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主要戰役,如上海保衛戰、南京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台兒莊大捷以及最近大陸製拍、以湖南常德保衛戰為背景的電影「喋血孤城」,都是國軍在前線奮勇抵抗;抗戰期間,國軍與日軍激戰,計有會戰22次,大型戰役1,117次,小型戰鬥38,931次,二百多位將領捐軀,傷亡官兵高達322萬餘人,國軍用生命捍衛國家生存、民族血脈,這些歷史都不應遺忘,也不應擅改。

胡錦濤也說正面戰場 國軍為主體

羅智強表示,2005年9月3日,中共在紀念對日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時,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對日抗戰中,「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

羅智強說,當時胡錦濤說,「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特別是全國抗戰初期的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奮勇作戰。」對此,馬總統肯定胡錦濤總書記還原抗戰史實的作法,而這也顯示中共當局已能正視國軍領導對日抗戰的史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4156600
兩岸抗戰歷史研討會重慶舉行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聞速報 2010.08.15

兩岸抗戰歷史研討會重慶舉行

中央社

     「海峽兩岸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14日至16日在重慶舉行,這是兩岸歷史學家關於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第一次專題研究活動。

     新華社報導,這次研討會為期3天。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等80多位抗戰史專家,將共同研討抗日戰爭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後方抗戰歷史文化問題。

     重慶市委統戰部部長范照兵表示,以重慶為中心的中國西部地區,是中國抗戰的大後方。大後方人民在八年浴血奮戰的歷史中,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抗戰歷史文化。

     他說,重慶市委於2008年開始實施「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旨在推進歷史文化研究、文物搶救保護、文獻檔案資料建設、文藝精品創作、文化設施建設、對外交流合作六項任務,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研討會內容還包括「三峽流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抗戰西遷古琴清賞會」、「重慶歲月—海峽兩岸抗戰歷史文物展」、「抗戰漫畫展開幕式暨參觀抗戰文獻陳列室、抗戰文獻庫」等活動。會議結束後將編輯出版「2010海峽兩岸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9081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4119777
大陸首部國軍抗日片 北京試映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首部國軍抗日片 北京試映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5785090.shtml

首部由大陸拍攝的國軍抗日戰爭片「喋血孤城」今天在北京試映,中共統戰部副部長黃躍金、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和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出席。黃躍金表示,全片真實反映重大戰役情景。

王在希觀賞影片後表示,在抗戰65周年時刻、兩岸黃埔後代共同觀賞這部影片是很好的紀念。常德戰役是抗戰的縮影,8000人抵抗3萬日軍10多天,這是中國軍人和常德人民的抗日歷史,也是大陸第一次正面客觀描寫國民黨抗日歷史。

黃躍金表示,影片真實反映1943年重大戰役情景,表明抗日戰爭是20世紀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國共緊密合作,共同抵抗日本。

張榮恭指出,自2005年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抗日60週年談話中,指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分別擔負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後,大陸很多書開始回歸抗日事實。

大陸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賀新城在觀賞影片後顯得很高興,他說,這部片說明大陸面對歷史愈來愈能還原真相,歷史就是歷史,民族就是民族。他還建議,明年紀念辛亥100年,也值得大書特書。

「喋血孤城」由中國電影集團和湖南楚城影視文化公司出品,總投資額人民幣5000萬元,香港影星呂良偉和台灣新生代演員安以軒主演,影片描寫1943年慘烈的抗日戰役─常德會戰。

湖南常德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但在抗日戰爭中,面對3萬日軍攻城,代號「虎賁」的國民黨軍隊第74軍57師以8000將士奉命死守常德。為了民眾生命安全,事先將所有民眾撤離城區,守城將士最後只有80多人生還,率眾突圍的師長余程萬 (呂良偉飾),差點因此被送上斷頭台。

試片會在北京郊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邀兩岸政界人士、兩岸黃埔軍校學生的後代和在北京的台商代表觀賞。製片單位在會後贈送全套影片供國民黨留存,由張榮恭代表接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4116918
俄國沒有邀請中國軍隊在紅場遊行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看中國星火城市"新冷戰"標題下貼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972342
好日子,一天兩文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紅場大閱兵 呼喚中國全民抗戰史的誕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2 00:22:5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1/9/3/101319340.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1319340&mdate=0512002705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美國《世界日報》5月11日載文《紅場大閱兵 催促中國全民抗戰史的誕生》,文章說,莫斯科紅場閱兵,紀念衛國戰爭65周年,場面雄偉,氣勢磅礡,包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內的20多國領袖及其代表出席儀式,可謂風光一時。

  我們依然記憶猶新,中共建政60周年,天安門閱兵也是驚艶世界,胡錦濤是閱兵主帥。應該這樣說,俄羅斯這次大規模的閱兵,也可能借鑒中國經驗,但是,他們借著二戰是全球反法西斯戰爭的共同勝利,把場面做成了一個世界盛事。

  具體而言,紅場閱兵除了展現俄軍新式武器和強大軍容之外,有三點是北京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第一,召集了東西方領袖和軍隊的共同參與,顯示了俄羅斯在軍事方面的世界領袖地位;第二,邀請了戰爭時期的敵對國家德國的總理出席,表明俄羅斯是真正的勝利者,並隨著戰後的形勢變化,與德國完全和好,醫治了戰爭的創傷;第三,俄羅斯總統在強調勝利因素的時候,突出了人民,而淡化了斯大林的作用,從而使俄羅斯的勝利具有了更大的世界意義和現代意義,讓俄羅斯人民為歷史自豪,為未來奮進奠定了集體心理的基礎,而且減少了爭議。 

  我們在以往的社論中曾經強調,中國本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戰場牽制了日本大量的軍隊,為阻止日軍北上蘇聯,以及拖住日軍增兵太平洋戰爭,做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但是,迄今為止,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非但做不成全球性的盛事,也無法讓日本真正低頭認罪,從而也無法產生像俄羅斯、德國那樣的和解。理由不是蘇聯的衛國戰爭比中國慘烈,犧牲比中國巨大,而是中國因為內部的分裂,國共的不和,因此產生不了共同的抗戰史觀,讓全球的中國人來共同紀念慶祝。

  因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這次對斯大林的評價,值得中國人深思。毫無疑問,斯大林對蘇聯的發展,對衛國戰爭的勝利,做出過很大的貢獻。但是,他也對人民犯下過不可饒恕的罪行。因此,從歷史的深層次原因來看,衛國戰爭的勝利,是蘇聯人民的勝利,這應該沒有錯,也不會有任何的爭議,因為歷史本來就是人民書寫的。

  不能否認,梅德韋傑夫這次與斯大林畫清界限,有向外部世界澄清,今天的俄羅斯重新崛起,並沒有走回斯大林路線的老路,而是繼續與西方認同的全球價值觀接軌的涵義,但他的表態,也排除了俄羅斯內部圍繞著斯大林功過的爭議以及國際社會在這方面的爭議,形成全球為俄羅斯歷史貢獻戴上正義冠冕的一道亮麗風景。

  回過頭來看中國,抗戰的功勞誰屬,是國共兩黨的歷史分歧所在,背後仍然是圍繞著領袖的歷史評價。能否在抗戰的評價上,淡化領袖的作用,強調人民的犧牲和貢獻,不就很容易形成全民抗戰史?當全民抗戰史形成之時,就是全球真正認同中國抗戰貢獻之日,那時候,兩岸政府攜手,共同來進行紀念儀式,那將會何等的激動人心?看到俄羅斯紅場的閱兵大典,就會感嘆為何中國人浴血奮戰15年的抗戰歷史,65年後仍然被人輕視或忽視,兩岸必須對此有所作為。

============================================

中国为何不像俄罗斯一样纪念二战

(2010-05-12)

http://www.zaobao.com/yl/yl100512_003_1.shtml

 在中国的参政民主党派中,有一个“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胜利日而命名的。可惜,九三学社的真正含义被湮没在历史的深处。在中国的大学生看来,所谓九三学社,就是早上睡到9点起床,午觉睡到下午3点起床,不能不说,这是对历史的莫大讽刺。

  缺乏时间点来纪念胜利不是根本。根本在于缺乏纪念胜利的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总是活在耻辱中,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卢沟桥事变等等,中国习惯了教育孩子铭记国耻,但却忘了纪念胜利。

  或许,不是忘记,而是心里五味陈杂。作为二战的战胜国,很快陷入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闭关锁国,而同时期日本却经历的经济的腾飞。日本东京1964年举办奥运会,大阪1970年举办世博会,而中国分别到2008年和2010年才举办了这两项盛会。有人戏言,奥运会和世博会举办时间的差距,就是中日的差距。

  看着北京、上海的大街上的本田、丰田、日产,使用着佳能、尼康、索尼的产品,中国人实际上很难找到胜利的感觉。敢问,2009年日本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比1936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鉴于此,有日本人说,中日不会再度开战,因为日本通过战争未能得到的利益,早已在中国得到了。

  此语或有偏颇,但令人警醒。

  我无意“仇日”,也无意借此文呼吁民众不买日货,只是认为,对历史应该有个适当的态度。小泉期间,日本官员或议员参拜靖国神社,会遭到中国媒体的严厉批判,而后中日关系“破冰”,即便有日本官方人士参拜靖国神社,中方也给面子,淡化处理,此举不仅让中国人心里不痛快,对中国友好的日本人也觉得不爽;日本右翼更是借题发挥,说中国根本就不尊重历史,靖国神社只是一张牌而已。

  一个国家级的官方纪念,可以有诸多功效,亦可有效化解诸多难题。第一点,可以向世界宣告中国在二战期间做出的贡献;第二点,可以凝聚人心,凝聚人气,胜利的感觉比铭记耻辱更有益于民族精神的锤炼;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昭告世人,中国人对历史的纪念是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这种纪念不会为政治关系所左右,也不是打击对手的一张牌,而是展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作者是中国资深媒体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972325
Lionel Gelber Prize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其實蔣在西方得到這種平反,還是要感謝他的死敵毛澤東。設若今天的中國四分五裂,也就不會有人關心這位老獨裁者了

陶涵此書是今年多倫多大學Munk中心Lionel Gelber獎得主,Munk中心對中國的網軍亦頗有研究,今年進入決選的另外4本書是

Christopher Caldwell —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Europe: Immigration, Islam, and the West (Doubleday)

David E. Hoffman — The Dead H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Cold War Arms Race and Its Dangerous Legacy (Doubleday)

Andrew Rice —The Teeth May Smile But the Heart Does Not Forget: Murder and Memory in Uganda (Metropolitan Books)

Thomas E. Ricks — The Gamble: General David Petraeus and the American Military Adventure in Iraq, 2006-2008 (Penguin Press)

2009年的決選名單已有中譯本者包括Bill Emmott的Rivals(雅言)及Fareed Zakaria的後美國世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950666
林濁水評陶涵的蔣介石傳記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2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6PRU_X2
沙包

《書評》凡夫俗子的偉大功業

林濁水(前立法委員)】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 odern China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時報出版公司,760元;政治
  蔣介石的功過在台灣是爭議議題,但在西方世界,主流評價一向是負面的。如今陶涵出版《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終於出現佳評不少的翻案力作。這本書根據剛公布的蔣日記撰寫,加上作者傑出的說故事本事,使他在敘述時有了前人所沒有的優勢,而當前的大環境更有利於他從事翻案。

  當代最顯赫的大局無非美國的滑落和中國的崛起,於是北京共識喧囂地取代了華盛頓共識,平行的小局則是中國開始向台灣呼喚「一笑泯恩仇」。兩局交錯下,崛起的中國對蔣,甚至對陳儀的評價,開始出現劇烈的轉變。

  陶涵說本來他「和許多中國事務專家的看法一樣…(認為蔣)是殘暴的獨裁者…失敗的軍事領袖…沒有真正的原則或理想。」但在看過蔣56年的原始日記後大為改觀,於是書寫翻案。

  這部洋洋巨著的壓卷結語,對中國崛起的評價別開生面:「中國在緊密控制下緩慢擴張…現代化成就…鬥爭已經落幕…推動現代中國在 21世紀前進的,是蔣介石的主張,不是毛澤東的觀點。」書名中「中國的奮鬥」幾個字,揭示了本書將從濃蔚的中華民族主義出發,而結論是蔣比起毛更是這民族偉大的領袖

  蔣的民族意識強烈自不必懷疑,但為了使故事動人,陶涵在書中加入許多有趣的情節──說故事的本領是史家的好品德,這裡他更加耽溺在這自家本事中。

  首先,陶涵以民族主義的互信基礎,編織了蔣和周恩來長期深厚的信賴關係,當國際上,甚至國民黨一些傑出的開明外交官努力促成台灣獨立時,都被兩人有效地聯手擋住了。情節曲折,卻不免過度傳奇。

  其次,為了純化蔣的民族主義,過去一些外交官回憶錄曾提及,退出聯合國前夕蔣曾動搖願意接受雙重承認的事,書中不只隻字不提,更大膽地下了「即使美國雙重承認案通過,大會很可能也會在一年內把台北逐出會」的斷語。
 
  此外,書中提到蔣重用岡村寧次替他規劃防務、改造軍隊,卻對抗戰時蔣和岡村聯手對付共軍,以致於中國軍法庭判甲級戰犯日本侵華總司令岡村無罪的重大懸案不予交代。

  陶涵雖然批評了蔣在228及白色恐怖的鎮壓,但他也早就先為蔣下令黃河決堤淹死80餘萬人的責任開脫,暗示這是抗日民族主義必要的策略。前後呼應下,他對蔣鎮壓的批評空洞化了。

  書中最後一段「鬥爭已經落幕」一句,說明陶涵觀看兩岸的出發點是上層的國共之爭,而非底層的人民觀點,更可見他對兩岸的現狀視而不見:支持台獨者已成民意多數,正因和中國反獨促統對峙而浮現了新的一番鬥爭。

  撇開這些,本書確如陶涵所說大有可觀。翻案力道雖猛,卻應站得住腳。例如,蔣不是粗魯武夫,反而對局勢常具洞察力,是多數蛋頭、政客所不及,甚至稱他為思想家、謀略家都沒不妥等等。

  雖然關於蔣對莽夫史迪威和常不友善的馬歇爾束手無策,書中不知為何交代得十分矛盾,但外交官出身的陶涵,對蔣早期聯蘇和來台後在強權中周旋的傑出作法,描繪得非常傳神。

  只是,弱小民族的奮鬥,除了外交,經濟也是核心工程,這部分全書著墨薄弱,像完全認同國民黨官方說法:台灣奇蹟全是蔣父子在台終於擺脫軍閥和腐敗官僚及共黨的不利因素,終能發揮天生的治國才能所致,而無關冷戰格局、台灣戰後當年教育水準、基礎建設及貿易額就和整個中國一樣大等等客觀條件。陶涵並據此輕鬆地為毛蔣定出高下。

  陶涵的書寫策略相當聰明:用力刻劃蔣私德上種種極度的不堪,在公德上則強烈肯定。私德上的凡夫俗子成就偉大功業,無論如何在當代世俗社會,已被證明是大眾文化商品保證票房的題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945356
宋美齡傳
    回應給: Guoding(Needoak)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9.11.13

從華府看天下-宋美齡新傳秘辛

傅建中

     蔣夫人宋美齡逝世不過六年光景,卻已有兩本她的英文傳記問世,可見她的魅力和人們對她的好奇,不因她早成歷史人物而稍減。這兩本傳記分別出版於三年前和現在,第一本由蘿拉李(Laura Tyson Li, 曾任英國《金融時報》駐台記者)執筆,我二○○六年十月在本報介紹過,最新的一本由傳記作家帕庫拉(Hannah Pakula,與蔣夫人同為衛斯理學院校友)撰寫,剛剛上市,《紐約時報》日前有書評評介,難得的是前國務卿季辛吉推崇這本新傳是「蓋棺論定的權威之作」(a definitive biography)。老季說蔣夫人是「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動亂時代裡一位極不尋常的女性」(an extraordinary woman in a turbulent time, who influenced the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China),這樣的溢美之詞出自季辛吉的口,應是公允之論,只是蔣夫人地下有知,不知感受如何?

     新傳的全名是《最後的皇后:蔣介石夫人與現代中國的誕生》(The Last Empress:Madame Chiang Kai-shek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a),若單從書名看,實在不怎麼恭維,可是全書的內容基本上是客觀事實的敘述。書的撰寫方式採編年體,從一八六六年蔣夫人的父親宋耀如(本名韓教準,他的出生年另有一八六一或一八六三之說)在海南島出生寫起,一直寫到二○○三年宋美齡在紐約病逝為止,跨越三個世紀,中間穿插了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的戰亂和宋氏家族的興衰,整本書將近七百頁,如加上註解和索引,長達八百頁,堪稱皇皇巨著,難怪季辛吉嘆為觀止,稱之為definitive biography。

     本書對蔣夫人的生平並無特殊的新發現,但對她晚年在紐約的生活頗多描述,說她在曼哈頓東區的高級公寓共有十八個房間,供她使喚的服務人員多達二十四名,她還養了三隻狗。也有報導說,蔣夫人的公寓曾出現蟑螂,此外烹調中國食物的菜香溢出戶外,遭到鄰居的抱怨。

     蔣夫人雖然活了一百零五歲,但也有一些疾病,除了外界知道的皮膚過敏症外,還有蘿拉李在傳記中提到的躁鬱症,也得過乳癌,施行過乳房切除術,另有一九六九年的車禍,這次車禍對她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據她向衛斯理學院的好友艾瑪 (Emma DeLong Mills)透露,車禍一年多以後才能走路。

     可能影響她心情和健康最大的是尼克森中國政策的轉變。關於此事,帕庫拉所寫傳記有一新的透露。季辛吉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密訪北京前,尼克森託他的老友和老東家百事可樂董事長肯道爾(Donald Kendall)帶了一個口信給蔣介石:「不管未來如何演變,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老朋友」。(Whatever the future may hold, I will never forget my old friend.)只是不知老蔣先生是否會其意,並做出必要的因應措施。尼克森七月十五日宣布季辛吉與周恩來的秘密會談內容,兩天之後,再寫了一封信給蔣,對於沒能事前告知季的北京之行,表示深切的歉意,並重申對蔣的友誼和對兩人的情誼感到自豪。季辛吉接受作者訪問時,也表示了歉意,但強調「美國不得不這樣做」(We had to do it.)。

     作者對宋美齡的財富著墨不多,只是很含糊的說,蔣夫人在紐約寓所的衣櫃中藏有金條,但數量多少,則語焉不詳,倒是對宋子文的財產,引述宋的老友楊格(William S. Young, 二戰時曾任中國國防供應處的總裁,宋的遺囑執行人)的話說,宋子文一九七一年過世時,全部財產尚不足一千萬美元 (等於現在的五千三百多萬元),並且這些錢都是辛苦投資經營賺來的。

     宋美齡新傳裡最有趣的一段記載是甘迺迪總統的爸爸也是蔣夫人的仰慕者。一九四三年宋美齡訪美,老甘迺迪曾專程自波斯頓到紐約蔣夫人下榻的華爾道夫旅館拜訪,三度長談。色迷迷的老甘迺迪對宋說,「你很性感」(You have sex appeal.),但蔣夫人對這樣的讚美心中怕怕(horrified)、無法消受,立即正告老甘說你可以說「我有魅力」(I have charm.),絕不能用「性感」(sex appeal)的字眼。自由派的甘家人都為宋美齡傾倒,足證蔣夫人魅力及交遊廣闊。

     蔣夫人最為人詬病的是她雖飽受美國教育,卻對丈夫的獨裁統治沒有發生良好的影響,故羅斯福總統夫人批評她:「講民主非常漂亮,卻不知實踐民主」,而當一九四八年底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宋美齡跑來華府向杜魯門求援,就被老杜奚落為「只知要錢的蔣介石(夫人)了」。杜魯門用的英文是:Cash my check, 這和蔣介石的英文名字 Chiang Kai-shek 諧音,可謂諷刺已極。

     今年稍早哈佛大學出版了蔣介石傳,現在又有蔣夫人新傳,加上哈佛十年前推出的蔣經國傳,一家有三人由西方立傳,堪稱空前,台灣也因著他們而站上世界舞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688088
台大的藏書...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有這本The early Chiang Kai-shek : a study of his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 1887-1924 / by Pichon P. Y. Loh,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政大無

政大有Brian Crozier(英國情報人員)的蔣介石傳

The man who lost China: the first full biography of Chiang Kai-shek / by Brian Crozier,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Eric Chou, New York : Scribner, c1976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629355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