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符號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政治符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族群宗教與政治符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族群, 宗教與政治符號
2007/08/21 00:12 瀏覽1,599|回應7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被馬國華人翻改的馬國國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72580
 回應文章
自己文化的根
2009/02/13 15:48 推薦1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趕快創建台灣的語言與文字才是正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275828
從根推動台獨: 拜台灣神不拜中國神 誓死力挺胆蹤痛
    回應給: lukacs(lukacs) 2009/02/13 04:10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aiwantt.org.tw/books/TaiwanSpiritScripture/







修練"台灣英靈太上真經"  http://taiwantt.org.tw/books/TaiwanSpiritScripture/

陳總統在獄中宣示支持"台灣神"信仰: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青年志工隊新聞稿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65&Itemid=57

自陳水扁總統受羈押以來,社會各界無不關心陳總統案件,輿論界亦或各媒體平台均以最大程度關注此案發展。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在此段時間亦收到許多社會各界對陳總統的關心與不捨,尤其是網路上許多網友的信件投書。網路是年輕人的平台,本基金會基於228台灣神信仰與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今日特地來到土城看守所關心陳總統近況與傳達網路上眾多年輕人對於陳總統的溫暖關心。

本基金會青年志工隊代表在進入看守所與陳總統晤談後,發表以下幾點聲明:

第一:陳總統對台灣主體價值與台灣建國路線的堅持,與本基金會所提倡的228信仰,為自由民主人權犧牲奉獻的精神相符。陳總統在其著作”台灣的十字架”內容中,更是提到祈求台灣神,台灣魂幫我們點亮明燈,引領我們(台灣)走一條正確的台灣獨立之路。因此陳總統是228精神的信仰者。本基金會青年隊基於相同信仰之故,來此傳達同修同道的關心。



陳隆志教授來台灣神殿演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273801
東方論佳作
2007/11/25 13:01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何說以色列是穆斯林世界的希望? 列印 E-mail
撰文 Spengler   
2007/11/23, 週五

伊斯蘭世界要融入現代世界,以色列國代表了其最後、也是最佳的機會。西方外交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看法,以為要是沒有了侮辱伊斯蘭世界的猶太國這個令人惱火的問題,西方與穆斯林世界交往會容易得多。事實上,反過來說才是對的。建立在猶太人古老土地(這片土地一度屬於伊斯蘭)上的以色列,之所以是穆斯林世界未來唯一的渺茫希望,恰恰是因為它是對穆斯林世界的侮辱。

現時西方的政策前提是,小心翼翼地對待穆斯林的感情。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因為穆斯林的感情,恰恰是妨礙伊斯蘭世界創建現代國家的障礙。伊斯蘭無法從其自身的資源中,產生西方意義上的民主的前提條件。

穆斯林社會的自由選舉,往往導致瘋狂的暴君上臺。為什麼會這樣?西方民主的第一個前提是,最弱的和最受輕視的公民,擁有神聖的權利。它源於神的謙遜(divine humility)這一猶太-基督教觀念。造物主憐憫其所創造的,對弱者和無助者給予特殊關愛,而這種信念在伊斯蘭看來是荒唐的。伊斯蘭沒有內在的謙遜觀念,只能從外界向穆斯林國家輸入。

現代形式的民主,幾乎只存在於基督教國家(以及單一的猶太國家以色列)中。我一直認為,正是對神的關愛的體驗,才使代議民主制有可能發展起來,因為以上帝為榜樣,我們會尊崇弱者和無助者的權利。僅次於愛的,就是謙遜;謙遜意味著,一個人向另一個人強加意志,是有限度的。

請注意“幾乎只存在於”這個短語,因為民主制在一些亞洲國家也運轉良好。例如,日本文化中沒有基督教意義上的“神的愛”這種概念,但由於1941-1945年間美國對它的指示以及隨後對它的佔領,日本人的確懂得謙遜了。

在主流伊斯蘭中,找不到宇宙的合理安排這種概念。真神阿拉(Allah)親自直接裁決大大小小的一切事情。穆斯林順從宇宙的絕對統治者阿拉,以換取阿拉的憐憫與仁慈。這就是為什麼穆斯林的信仰,相當依賴於“成功”。穆斯林祈禱是這樣開始的:

阿拉是最偉大者。
除了阿拉之外別無值得崇拜者。
快來祈禱。
祈禱成功。

在《可蘭經》中,沒有“別人打你左臉,把右臉也讓他打”這樣的戒條,也沒有反思如何從失敗中學習。像《耶利米書》(Jeremiah)這樣的東西,在伊斯蘭中是不可想像的。先知耶利米在耶路撒冷淪陷後,對被擊敗的以色列人說,“靜待上帝的拯救是件好事,一個人年青時背負重擔是件好事……讓他把臉伸向打他的那個人,讓他滿懷屈辱。”

“謙卑”(humble)和“謙遜”(humility)這兩個詞在《可蘭經》中很少出現,即便出現,也不是指穆斯林,而是指猶太人以及其他被征服者,如 “以色列之子掩面而泣,令他們顯得加謙遜”。其中有幾處談到,在阿拉面前謙遜是美德,但沒有一處提到,向其他人謙遜也是美德。

我以前曾論述過,20世紀偉大的猶太教神學家羅森茨維格(Franz Rosenzweig)對伊斯蘭的看法。他認為,伊斯蘭並不是一種啟示宗教,而是一種異教。他參照《伊索寓言》中老獅子和狐狸的故事說,在異教徒社會,個體完全被集體吸納。

他說:“民族、國家以及任何其他古代社會,都像獅子的巢穴。在巢穴之前,只看到‘個體’進入的足跡,而沒有離開的足跡。個人處在作為總體的社會面前時知道,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總體(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種類(他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例子),對他的倫理生活擁有絕對權力。

“在徹底組織化的國家,國家和個體的關係並非是總體與個體的關係。反過來說,國家是‘一切’,國家權力控制個體的一切。每個人都有確定的位置,他所取得的屬於國家的‘一切’……古代的個體沉迷於社會,並非為了尋找自我,而是為了建構它,而他本人則消失了。古代和所有現代的民主概念之間,恰恰因此而有著眾所周知的差異。顯然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從未形成代議民主制概念。只有一個身體才會擁有器官;一個建築物擁有的只是部件。”

羅森茨維格說,異教徒國家將個體僅僅看作是國家本身的延伸,而不是超越一切國家和文化的更高層次權力的產物。異教徒社會不承認存在比其本身更高的權力。它們的神,就是它們社會中被神化的人本身。穆斯林的阿拉,與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上帝明顯不同。阿拉被視為宇宙的絕對統治者,時時刻刻、隨心所欲地控制每個階層,而猶太-基督教的神,則以愛其創造物的形式體現出的謙遜,是對其權力的內在限制。

在古希臘城邦或日爾曼部落大會的民主體制中,每個個體都與集體直接關連;城邦公民或部落男子親自在全體公開大會上投票。現代代議民主制還需要其他的東西;個體公民選擇的,不僅僅是某個政黨及其綱領,而且還是某個政要──他有行動自由,代表對現存綱領持異議的選民。

選民不會簡單地相信部落或國家。相反,他們相信個人,並賦予那個個人以代理權力。他們必須相信,這樣的代表機構達成的協議,會照顧他們的利益。這樣的制度不會在異教徒文化中產生,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中,服從集體是生活的前提。

美國的締造者堅信,如果沒有基督教,這個共和國的正常運轉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他們的這種信念不是沒有理由的。若不是絕對相信還有比組成這個政治機構的要素更高層次的東西存在,美國憲法中保護少數派利益的權力平衡,就毫無意義。

在異教徒社會,有家族、宗族和國家,而沒有代表中介,這是因為沒有超越一切的信任。異教徒也會(而且的確經常)舉行真正意義上的議會或總統選舉,但他們的議會從來不具有它應有的功能。

我在上面已指出過,議會民主制也會在有些非基督徒社會建立起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鑒於其歷史複雜性和習俗的多樣性,印度教一直是我回避的課題。但謙遜在這個宗教中是隨處可見的主題,它是如此尊崇生命的神聖性,以至於它禁止信徒食肉。而且現代印度是從英國建立的一個集權化政府發展而來的,接收了現成的英國法律和文官機構,因此很輕鬆地採用了英國的議會民主模式。管理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實踐並教授謙遜這個概念。

日本是另一個例外。佛教的許多流派,都教授神的謙遜,但在日本流行的禪宗適應了武士階層的需要。武士知道忠誠和服從,但不知道謙遜,1868年在取締了封建藩主的權利後,日本沒有借助民主制推行現代化。只是在日本在二戰中遭受屈辱性的失敗,而且是美國給它強加了一部民主憲法之後,代議民主制才光顧日本。

經歷1945年戰敗之恥的日本文化能否存活下來,至今還很難說。在日本歷史上的封建時代,屈辱是不可承受之重,對此的唯一反應是剖腹自殺。日本人生育率奇低,也許這是以民族自殺的方式,對民族屈辱的回應。

猶太國家的崇拜者稱讚,以色列是中東民主的典範。以色列是否是典範對穆斯林無關緊要。民主不是食水管埋或修理,不是通過學習某國榜樣就能學會的一種程序。對於民主,要麼採用它,要麼不把它作為一種現存的選擇。對穆斯林世界來說,重要的不是以色列是中東的一個正常民主國家,而是以色列讓伊斯蘭遭受了屈辱。

由於成功是伊斯蘭承諾的核心,而且由於猶太人在他們古老的土地上復國,似乎是對猶太人聖經而不是《可蘭經》的實現,因此以色列是對穆斯林世界的現實存在的挑戰。穆斯林永遠不會接受以色列的永久存在,除非是迫不得已。

但在這種情況下,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因為如果穆斯林世界接受以色列的存在,這一如此深重的集體性屈辱,將會迫使穆斯林在政治生活中接受謙遜這一概念。事實上,西方國家在穆斯林世界推廣民主的最好方式,就是將它們的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

我此前曾說過,以色列國的存在對基督教的傳播,特別是在非洲的傳播有決定性的影響。非洲基督徒非常認真地看待猶太人的經典。以色列的存在,顯然證明了上帝對亞伯拉罕(Abraham)子孫的承諾,這因此讓非洲基督徒相信,《新約》對基督徒的承諾也同樣有效。增強基督徒信仰的東西,同一時間也在增加人們對穆斯林信仰的懷疑。懷疑意味著承認某人的對手可能也有對的地方。與懷疑相伴而生的謙遜,是首先讓民主變得有可能的東西。

穆斯林世界也許會以日本的方式回應屈辱。伊朗的生育率,已經下降到人口置換率的三分之一,甚至比日本還低。如果這就是伊朗的結局,也總好過另外一種情況,即該國在本世紀剩餘的時間裏發生暴力擴張。

華盛頓在中東推廣民主,可以說是南轅北轍,是外交政策史上最愚蠢的想法。這種愚蠢政策始於197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支持霍梅尼(Khomeini)推翻伊朗巴列維王朝,最後也許會以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河西岸同時爆發內戰收場。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可能比盧旺達大屠殺還要嚴重上千倍。

譯者:晏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524326
好聽
2007/08/31 08:49 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談內容,馬國國歌的旋律還是蠻好聽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89147
Negaraku
2007/08/30 21:50 推薦2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nothing special
古士塔夫

Wikipedia馬來西亞國歌條目有討論,並將國歌以馬來爪夷華文三種文字並列出來。

惡搞與沉重

網絡惡搞到處都有,不必認真,重點還是,國家威權不能隨便打壓網絡異議,因為這是馬來西亞民主化過程中,突破言論封殺和新聞干預的一個小小空間。[/研究員 潘永強]

近兩周馬來西亞最熱門的新聞,要算是黃明志事件。這名現年24歲尚在臺灣留學的馬來西亞公民,以大馬國歌為副歌,創作了一首饒舌歌曲,放在YouTube網站上分享。由於內容對政府貪腐和族群關係有所批評,引起當局非議。他在政治壓力下被迫道歉,但內閣仍決定要以煽動罪起訴,導致社會譁然和聲援。

黃明志創作的《Negarakuku我愛我的國家》(www.youtube.com/watch?v=OsyJemOf0xg&mode=related&search=)原只是一則年輕人的網絡惡搞事件,以歌詞和影像熱諷員警貪污、公務員低效率、華人地位不平等的現象。作者沒有預料到這些社會生活中大家普遍不滿的心聲,一旦改編成音像在網絡上分享,會被有心人炒作,而掀起風波。

事情鬧大以後,華人社會反彈很大,一部份開明派馬來人也不認同政府做法。事件其實還反映當前大馬政局的嚴峻,以及族群關係的敏感脆弱。簡單地說,此事有兩個背景,一是政府近期正大肆對付網絡上的異議言論,包括在城市和青年群體中影響力日增的博客和論壇。剛好黃明志的創作有不合政治正確之處,馬上被逮到痛腳。

其次,則是近期臨近全國大選,當局要先向互聯網上的言論發出警告,而執政黨內有些馬來族政客,也想操作一點族群意識,用愛不愛國和反馬來人、反回教的大帽子,穩固本族群內一些支持。這首網絡饒舌音樂原本沒引起多大注意,但自從執政黨控制的報章最早挑起話題後,才轉化為政治社會事件。

黃明志的創作,當然有很多問題,包括對馬來族群的偏見,但他對族群權利不平等的不滿,在華人社會中則有很多共鳴,特別是表達了受華文教育者當中的基層群眾感受。

馬來西亞族群政治複雜,黃明志的創作內容,部份反映了長期以來族群互動和政治威權中存在的困境。本來這只是他個人的網絡惡搞,但政府動作過度激進強硬,反而觸動起社會諸多不滿,連馬來人社會的開明者和反對黨人,也批判國家打壓網絡言論。不過,現在不同群體的意見正在發酵,其中受英文教育的群體,開始出現批評華人民族主義的聲音。

網絡惡搞到處都有,不必認真,重點還是,國家威權不能隨便打壓網絡異議,因為這是馬來西亞民主化過程中,突破言論封殺和新聞干預的一個小小空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88547
來自中國星火城市
    回應給: 島邊愚民(islandrepublic) 2007/08/21 20:25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岳公謬獎,慚愧。此貼轉自古士塔夫市長的中國星火城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74141
真猛
2007/08/21 04:08 推薦0


islandrepublic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在日本報紙看見這則報導,還是洛公猛,馬上找出來。

據說這種言論可能會害他回不了大馬,不知他要不要去參加野台開唱,應該很有市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7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