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符號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政治符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服裝飾品與政治符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服裝與政治符號
 瀏覽9,523|回應11推薦4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曾太公
人微延卿
nothing special
古士塔夫

中國部分學者連署建議北京奧會採「漢服」(禮記稱為「深衣」)作為中方漢族運動員出場服裝,以及奧運頒獎中方接待員制服,遭遇各種支持與反對聲浪。目前支持者稍居多數,但反對聲音(包括余秋雨)似獲得官方暗助。

1. 民間連署形成壓力,代表民間社會有一定自主性,也說明借用民族主義可以對官方施壓。

2. 反對意見論證在理。漢族運動員著禮記的「漢服」組成大方陣(中方運動員應達五六百人以上,可能有三個方陣),則其他民族怎辦?能否自由穿著其民族服裝?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4/06/content_5941057.htm

 

記者昨日看到,該倡議書上的簽名學者分別來自北大、人大、中科院以及海外等文化機構,他們認為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將迎來世界各地的朋友,“我們應該拿出東道主的熱情,穿上我們民族的節日盛裝,施以我們民族的傳統禮儀,讓華夏民族的熱情與風采給客人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為此他們倡議如下:第一、把“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禮服。穿著人員與場合:開幕式、閉幕式上的中國運動員,奧運會期間的禮儀服務人員等;第二、把“漢服”作為漢族的服飾。穿著人員與場合:漢族同胞與其他55個民族同時出場時。 

 

近年來民間人士不斷推動漢服復興,參加此次簽名的學者鮑懷敏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作為漢風唐韻漢服工作室負責人,她介紹“深衣”是廣義上的漢服,《禮記》中專門有《深衣》一章加以記錄——“深衣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 

    她表示,漢服從“深衣”發展演化而來,“深衣”是漢朝之前就已經存在,漢服則是從漢朝開始才有的名稱。

 

    動態:政府網站漢族頭像穿漢服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曾提議,確立“漢服”為“國服”;全國人大代表劉明華日前也表示,目前授予學位時穿戴的都是統一服裝,中國完全可以設定漢服式學位服,以此來推動漢服復興 

    昨日記者連線倡議書執筆者、濟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趙宗來,他表示目前在海外,比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日本、加拿大等地,很多華人把深衣、漢服等中華服飾禮儀帶到了生活中。同時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政府網站上的漢族頭像也已修改為身穿漢服的形象。隨後記者進入中央人民政府網站“中國政府網”,在“中國簡況”欄目的“56個民族簡介”裏看到,代表漢族形象的女孩確實穿上了類似古裝袖口寬大、領口角度相交的服飾,與其餘民族服飾大相徑庭。 

    奧運該不該穿漢服 超過半數網友贊同

    4日“漢服倡議書”公佈後,迅速在網路上引起震動。記者瞭解到,在某門戶網站的網路調查中,超過半數的網友力挺在北京奧運會上穿漢服;而在倡議書上的簽名學者居然還遭遇到電話威脅。 

    該倡議書在各個網站公開後,不同意見頓時在網上沸沸揚揚。天涯論壇的網友“白上”發表言論稱:“旗袍、長衫、中山裝、唐裝都是漢服!”他認為胡服騎射以來,中國人的服裝一直在變,近代變化更大,“所以現在我們穿的,依然是漢服,只不過是現代漢服。所以什麼復興漢服,根本是無稽之談。還不如說復興古裝,更貼近事實一點。” 

    4日下午,某門戶網以“漢服作為北京奧運禮服可行嗎?”作為調查題目,截至晚上6時許有34679人進行了投票。認為“穿漢服可體現本國的文化魅力”的網友占61.62%;而認為不可行,原因是“漢服寬袍大袖,作為禮服多有不便”的占27.86%;表示不好說的占10.53% 

    不過由於倡議書上許多學者附有私人電話,也引來不少麻煩。趙宗來副教授透露,自從倡議公開後,負責宣傳的一位女士竟不斷接到騷擾威脅電話。

 

    學者批駁余秋雨 

    穿漢服不是“恐怖主義”

    近日作家余秋雨在博客上發表有關漢服問題的文章,他認為如果年輕人接受所謂“漢服”,接下來按照必然邏輯,“他們一定要驅逐你身上的皮鞋、耐克鞋、皮帶、手錶、眼鏡,這就進入了恐怖時代。”對此漢服倡議書執筆者趙宗來昨日解釋:“穿上民族服裝,也是對自己民族的認同。至於平時穿什麼,那是大家自己的選擇。” 

    趙宗來表示,“接受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的國服,就像國歌不能隨便演奏一樣,那是在鄭重其事的場合應該穿而且必須穿的,並不影響我們平時的服飾。在56個民族的成員各自度過自己的節日或者舉行其他重要活動的時候,穿上民族服裝,也是對自己民族的認同,體現出來的同樣是民族的自尊自信。至於平時穿什麼,那是大家自己的選擇。” 

    針對餘秋雨所說:“有文人玩弄這種口號式的激進理念,誘騙無知民眾的愛國情緒,開歷史的倒車,剝奪民眾自由。”趙宗來也不贊同,他指出現在推廣“現代漢語”、“普通話”,並沒有因此而消滅各地方言,也沒有消滅各民族的語言文字,“服飾問題,對於一個民族來說,不能沒有代表性的服飾,就像醫生、護士、法官、員警都有自己的職業服裝。我們平時的服飾,沒有人去強迫必須穿什麼,那是個人選擇問題,就像醫生、護士、法官、員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意選擇自己的服飾一樣。”


<<<<<<<<<<<<<<<<<<<

記得台灣前幾年也曾推出男女裝的傳統國服,是原漢要素混合的設計。誰有照片可否貼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15542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台灣島嶼的納粹想像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張小虹:台灣島嶼的納粹想像
 

就近現代服裝發展史而言,從學生裝到中山裝,一直都有軍裝的影響所及。但在所有各國的歷代軍備服飾中,最能引發爭議,挑動敏感神經的,卻又非德國納粹軍裝莫屬。

台灣雖與納粹政權無涉,但有關納粹想像的爭議卻不斷上演。昔日希特勒的漫畫出現在台北的公車廣告,整個城市趴趴走,納粹標誌出現在台灣製造的運動商品與安全帽,甚至台灣藝人也以納粹囚禁猶太人的牢房當成主題餐廳的噱頭來號召。今日更不遑多讓,先是國防部鐵甲戰鬥營的新聞照片中,公然出現三名穿著全套納粹軍服、戴納粹軍帽的學員合影,接著又是連鎖超商販售人物圖案貌似希特勒的鑰匙圈。雖每回出包都遭受駐外單位的嚴重抗議,但每次回應都擺出一副不知者無罪的無辜姿態,或以更顢頇耍無賴的方式,一口咬定此地無銀三百兩,有心人士不需對號入座。

納粹軍服或徽章究竟有何魔力,讓知情者與不知情者一犯再犯?而台灣不知悔改的納粹想像,究竟有何特殊的地理時空脈絡可供反思?在當前政治正確的主流意識形態中,納粹符碼代表的是極權主義的戰爭暴力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記憶,故各國不論是明文禁止或約定共識,納粹符碼都不可以正面或擁戴姿態,出現在公共場域。所以幾年前英國哈利王子穿著納粹軍服出席朋友生日派對,被各國媒體罵到臭頭,今年迪奧首席設計師加利亞諾在巴黎小酒館一句「我愛希特勒」的醉言瘋語,也硬是讓他丟了飯碗。

但納粹符碼最不可思議的魔力,卻正是在最嚴厲的政治禁忌中,硬是轉化出最無可匹敵的視覺魅惑力。六○年代納粹符碼與龐克街頭次文化匯流,更以「制服戀物」的方式,堂而皇之進入S/M性虐情慾次文化的殿堂。故對某些人而言,穿上納粹軍服,戴上納粹徽章,既非緬懷希特勒,亦非認同極右派,而是一種風格反叛,一種對地下樂團的朝拜,或一種對情慾劇場化的服膺。正如已逝美國評論家蘇珊.宋妲在《迷人法西斯》一文中指出,一件華麗緊身筆挺的納粹禁衛隊制服,承載著法西斯美學中對訴諸暴力的肆無忌憚,竟搖身一變成為當代最催情的視覺符碼。

但顯然宋妲這篇發表於一九七四年剖析納粹極權美學的扛鼎之作,完全無效於處理台灣層出不窮的納粹想像。當納粹符碼出現在島嶼的大街小巷時,往往既非對納粹德國的嚮往,亦非對街頭次文化或性虐次文化的引述,而是指向一種符號的「挖空」,一種符號的去歷史化。而有趣的是,這種納粹符號的去歷史化,卻又可被「歷史化」在東亞的地理時空脈絡中觀察,君不見這廂香港歌手穿納粹軍服被批,那廂日本人氣樂團又穿納粹軍服亮相,這廂日本「軍服控」高中生才穿納粹軍服玩cosplay,那廂台灣高中生就著納粹軍服加入鐵甲戰鬥營呢。

在瘋狂崇拜與叛逆挪用之外,納粹軍服在東亞地區的「角色扮演」,究竟是一種歷史的借屍還魂,還是一種去政治的逃逸路線?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4732971
補充:共軍參謀總長禮服也更新亮相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共軍參謀總長梁光烈上將在「上海合作組織」07-和平使命聯合軍事演習訓令頒佈儀式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68339
換裝
推薦1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對此次共軍換裝,不乏對岸網友(略帶嘲諷?)的提出,黨中央是在為了解放台灣預作準備,台灣同胞看到,當有親切之感。副市長所貼的"李文華",小弟搜尋後應該是"李定蕭",雖然仍然無法找出年齡及所屬單位。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21900
這是國軍還是共軍?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繼共軍四軍種換裝後, 中國武裝警察部隊(與民警不同)也更換制服. 外表看來很像國軍陸軍.


除了士官兵肩標沿用紅色, 軍官皆改為綠色.


中國武裝警察少將李文華  (是模特? 幾歲的少將?)


武警上尉李帆 (模特兒?)


武警上尉與上校(果然都是兵!)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320237
共軍軍服再換裝: 向西方靠攏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2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nothing special
古士塔夫

共軍在1950年代曾模仿蘇聯設計其軍服, 文革廢除軍階又變回國共內戰時的八角帽草綠服, 鄧小平時期陸續恢復傳統軍服但仍帶有濃厚土共色彩, 90年代稍向前蘇聯靠攏, 2000年後又改兩次, 此次徹底向西方資產階級國家軍服體制投降. 共軍聲稱此次改良是"有國際特色加上中國元素"

例如:

女官正式採用翻沿帽, 軍官正式採用勳標(類似我國, 美英軍警的胸前標), 海軍改用袖章標示軍階, 上下衣統一顏色, 盤帽採用帽花(類似我國, 美英軍警帽簷帽花)......
<<<<<<<<<<<<<<<<<<<<<,
1949



1955: 勳章與肩章樣式明顯是蘇聯式
<<<<<<<<<<<<<<<<<<<<<<<<<<<<<<


1965-1976 可愛的文革式


>>>>>>>>>>>>>>>>>>>>>>>>>>>>>>>>

鄧小平的85式(1985)

<<<<<<<<<<<<<<<<<<<<<<<<<


<<<<<<<<<<<<<<<<<<<<<<<<<<<<<<

江澤民的1997式  出現貝雷帽

2004 改進布質但仍相當"傳統"
<<<<<<<<<<<<<<<<<<<<<<<<<<<<<<<<



04-07軍事預算增加很多, 共軍薪水翻倍, 服裝向西方大靠攏.

士兵常服


少尉中尉上尉佩帶勳標與帽花

還可以多跟國軍學習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294015
反動教養、反動服裝、反動符號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反動到不行。當大使就不能穿內褲晉見外國元首?人類為何如此虛偽,害怕生殖器官?我國日後突破中國封鎖,應引領世界進步潮流!

「禮儀」都是反動皮鞋階級壓迫拖鞋階級的工具!連文革中國也知道要摧毀。台灣還有陸某這種封建主義者!
<<<<<<<<<<<<<<<<<<<<<
中國時報 2007.05.14 
從英女王訪美談起
你不可不知的國際禮儀  
陸以正



    王室的號召力果然不同凡響,上星期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偕夫婿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到華府訪問,接受美國總統布希夫婦晚宴款待,所佔台灣電視與報紙新聞的分量,遠超過薩科奇當選法國總統的消息。但使我吃驚的,是國內年輕的編輯與記者們,對最基本的國際禮儀,怎麼如此缺乏常識。


    從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到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最後因接納原非英國屬地如莫三鼻克(Mozambique),而取消「英國」一字,只剩「國協」(The
Commonwealth),在這個組織的五十三個會員國裏,一大半已不再擁戴英國君主,自己選它的總統。所以英國國王,不論是男是女,真正的權力極為有限。伊莉莎白每年國會開議時,在西敏士國會大廈的例行演說,實際是由總理大臣執筆,她只是照唸而已。


    英國王室雖只是裝飾品兼主要觀光景點,覲見時的禮儀卻絲毫馬虎不得。凡是女王的臣屬,男士須深深鞠躬,女性則須屈半膝(curtsey)。如非她的臣屬,男女都只要鞠躬就可以了。英國的規矩是女性室內可以戴寬邊大帽,CNN有位女主播因此在白宮外面報導新聞時,也戴了一頂飾有花邊的大帽子,很多人都看到過這個鏡頭。


    國際禮儀雖不如外交禮儀要求那麼嚴格,實際仍出同源。首要原則就是,對女性或高階者應予尊重。相遇時,男性或低階者應先鞠躬,等候對方回應。如果高階者是男性,要等他先伸出手來,你才可以和他握手。如果他只頷首答禮,低階者就不必伸手出去,自討無趣了。


    高階者如為女性,她的回應可分為四種。其一是她只頷首示意;那時你千萬不可學阿扁那樣,把布希總統夫人因驚嚇而縮在胸前的右手,硬拉過來握住不放,等候譯員來表示你對她的崇敬。其二,她雖伸出手來,卻手背向上,意思是你可以親吻她的手;此時男士須俯身,到離女手一寸左右即停止,做出親手的模樣,但嘴唇不可真正接觸到她手背,免得吐沫弄髒了纖纖玉手。其三,她伸出來的手是垂直的,表示她願意紆尊降貴,你才可以去握她的手。


    第四種回應,是女方把臉湊過來,表示你可以親吻她的臉頰。台灣人初次遇到這種場面,常會不知所措。有經驗者則不慌不忙,先用右頰去貼女士的右頰,輕輕做出親吻的聲音。要注意那時你的嘴必須向左出聲,否則你的口水可能破壞了她花費幾小時的化妝。吻頰至少該左右各吻一次,通常是右、左、右共吻三次,據說會帶來好運(three
times for good luck)。不要以為這種禮節只限於男女之間;在中東阿拉伯語國男人男人為表示友好,見面也互相擁抱,先貼右臉,再貼左臉,但不作親吻狀,也不出聲音而已。


    布希總統夫婦招待英國女王與夫婿的白宮晚宴,最受台灣電視台青睞,重覆播放多次。不可思議的是所有電視台編輯與主播完全弄不清楚「白領結」(white tie)的含義。正如連勝文結婚時,喜帖註明請來賓穿「黑領結」(black tie),當時許多電視台譯作「大禮服」,錯得離譜。


    服裝是禮儀中的重要環節,國人在這方面的常識往往不足。「白領結」一詞所代表的是男士晚間穿的大禮服,用黑呢料裁製,上衣前胸只到腰部為止,因此亦稱cutaway,後背中分,垂到膝後,所以稱燕尾服(swallow-tail)。大禮服裏面最好穿兩角翹起的硬襯衫(stiff
front shirt with wing collar),配法國式回褶袖口(French cuff),以袖扣(cufflinks)連接。襯衫外須穿漿硬的白背心(white waistcoat)。腳上穿黑絲襪與漆皮鞋(patent leather
shoes)。這全套從頭到腳的服裝,要一一列舉實在夠麻煩,才以「白領結」為代表詞,並非只指領結的顏色而已。


    星期四晚,我在國音樂廳聆聽張正傑、諸大明演奏布拉姆斯的兩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兩位教授所穿的全套「白領結」大禮服,可謂中規中矩,自然與他們久居國外,從著名音樂學院畢業後,又曾在世界各地表演有關。相對而言,台灣最少人瞭解的是「早禮服」(morning
coat),因為除婚禮外沒有人穿,而所有婚禮廣場出租的早禮服,沒有一件符合標準


    所謂早禮服,是在白天遇有國家大典時的穿著。以灰色呢料縫製。外套前後一致都垂到膝部,後面不開衩,與燕尾服有別。灰色背心,白襯衫,灰色領帶,黑灰兩色直條呢褲(striped pants)。日本首相覲見天皇或參拜神社時,他穿的一定是早禮服,可作參考。而國內拍攝結婚照時的禮服,無一符合制式標準,大多仿照外國藝人穿的服裝,不三不四,貽笑大方。


    至於「黑領結」(black
tie)則是小禮服的簡稱。黑呢料,剪裁有似普通西服,只上衣領改用黑緞,式樣稍圓,無領角;褲腳兩側各有一條黑緞到底。腰纏黑綢橫褶式的寬帶(cummerbund)。配小禮服的襯衫可以很花俏,前胸可有很多褶子(pleated
front),領角也可以翹起,法國式袖口與袖扣,黑絲襪與漆皮鞋也不可或缺。國外凡正式晚宴或歌劇院首演,習慣上都要穿小禮服。


    男士穿黑領結或白領結禮服時,同行女士應穿長及地晚服以資配合。但男士穿早禮服時,女士反而只能穿長及膝部的日間服裝,配寬邊帽。我們夫婦在南非呈遞國書與每年國會開幕之日,都要這樣穿著。現在邦交國愈來愈少,有這種經驗的外交官也不剩幾位了。(本專欄周一刊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210557
這是「漢服」吧?穿著它學「孔子思想」
推薦1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圖片來源及文字說明:http://photo.chinatimes.com/photofile/newsphotob/96042302yb.jpg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181048
恢復傳統服裝和禮儀應從軍隊開始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位網友用這段話嘲諷:

http://blog.chinesenewsnet.com/?p=24602

普通百姓一盤散沙,實行起來實在是很不容易。要恢復傳統,建議先從比較易於入手的軍隊搞起,比如小兵可穿那種胸前背後有一大圓圈,裡面寫著「卒」或「勇」字的服裝;軍官呢,除了甲冑裙袍以外可在頭頂插上兩根野雞翎子,脖子後面插上四面三角小旗,上面依軍銜寫上「帥」字或「將」字等,不但帥氣十足,而且風采獨特,或者乾脆就簡單一點整成兵馬俑那樣也成。

至於禮節方面,引進的舉手式軍禮不但不合國情,猛然來那麼一下還很容易讓人誤會是要打架,不如也改成同級之間行雙手抱拳禮,下級見上級則可行單腿以至雙腿下跪的禮節,口稱「回稟大人」等等,方能在國際上獨樹一幟十面威風,從而贏得無限的尊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164209
台灣衫、高屏裝與政治符號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怎能不貼我國的傳統服裝?

http://www.youshow.tw/more.asp?name=po43212000&id=9045

像我身上所穿這一套台灣衫,在台灣最少有六百年以上的歷史,因為福佬過台灣應該遠推到,金,元時代,大量河洛難民湧向閩南,不久有一部份逞而走險成為海盜,也是全世界最早,最強的海盜,台灣順理成章,成為這些海盜的根据地,而且這些海盜大部份都是當時鹽幫的成員,所以組織紀律非常嚴格,國際上的海盜當然無一能敵,其次,鹽幫份子到了台灣第一眼所見的就是遍地的海鹽,海鹽幾乎是當時的黃金,「台灣錢淹腳目」(海水晒鹽即成取之不盡的黃金)就是大量招募閩南人來台晒鹽的口號,後來發現樟腦,再和原住民打交道,提煉樟腦,樟腦油。所以到朱洪武的時代台灣已經相當繁榮了,甚至已經有人在台灣種甘蔗製糖了。(參閱天工開物,明,宋應星)

        有人說三寶太監七次下西洋,根本沒到過台灣,因為沒必要,明朝政府當時還不知道有台灣,其實,剛好相反,他不但帶來大量的移民也帶走大量的優秀移民為他宣揚天威。(每代的開拓者都是民族最優秀的分子)
        鄭和有其不得不來台灣的理由,第一他必須招降海盜,來帶領和訓練他的艦隊,請想一想一支一二百隻船艦的龐大艦隊要多少人員,航海,作戰,誰能勝過海盜,第二他要大量的鹽,第三是樟腦,樟腦油,這才是打開中西交易最好的物資 。

李前院長
如上圖所示,台灣衫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有道德經所云,「見素,抱樸」的意味,第一眼就很能,吸引人緣。
呂副總統醞釀三年的“台灣衫運動”,昨天終於起跑了。只見她穿了設計華麗典雅的大紅短袖綿衫,在總統府親自展現“台灣衫”概念。她說,衣服美麗的布料是鹿谷的採茶姑娘帶她去買的,華麗卻又充滿民族風。她還有感而發:“小時候記憶中不管是媽媽穿的還是被單,都是大花大花的,那時候覺得俗俗的,可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原來台灣那個時候就有這麼好的花色布料。”

 

  倡導“台灣衫”,除了推動國家認同,也因為台灣衫設計和材料清涼,更能達到夏天節省能源的效果。所以呂秀蓮也讓保鏢都穿上男士“台灣衫”當場示範,呼籲男性西裝領帶大衣,來場夏季“大解放”。

 

  謝長廷推廣“高屏裝”

 

  無獨有偶,呂秀蓮的“台灣衫”運動,卻也同行政院長謝長廷的“高屏裝”運動撞個正著。謝長廷入夏以來,為響應節約能源號召,頻頻穿短袖“高屏裝”在公開場合亮相,並有意把“高屏裝”發展成台灣特色服裝,推廣到所有“公務員”。

 

  據說,謝長廷已指示幕僚正式制定“高屏裝”方案,尋找設計師,原則是整合台灣各大民族的特色,例如將唐裝口袋及衣領、客家衫的布紐扣和藍色色彩、以及原住民的斑斕線條都嵌入。完成的服裝名稱未定,謝幕僚透露,可能稱“台灣新衫”。

 

  同樣節約能源、推動“國家認同”的台灣衫,名字差一個字,設計也不全然相同。副總統的“台灣衫”,女裝七分袖、對襟平領、衣襬袖口都有繡花,色彩繽紛;男裝則圓領設計,有三顆紐扣,領口袖口都有海洋圖案,衣襬兩側有口袋。謝院長的“台灣新衫”高屏衫,則是襯衫領,顏色清爽設計簡易,穿起來通風清涼。


文學家賴和先生著台灣衫在其診間。

取自賴和先生照片集: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lieho_photo.htm

謝揆介紹由蘇嘉全部長示範的,原高市市府推動的「高屏衫」。


呂副總統的「台灣衫」。此裝是極少數網上可見她重複穿著兩次以上的一套。

<<<<<<<<<<<<<<<<<<<<<<<<<<<<<<<<

初步分析:台灣衫一個重點是布扣,為中國「漢服」深衣所無。布釦在中國出現,似乎是唐宋以後。明清男女服,包括滿族旗袍,皆有布釦。

    第二,平領,布扣就有獨立,自主的意思,平領的獨立性顯然可見,布扣即是不藉外物,而採用自身剪下的剩餘布料縫製而成,所以頸部的第一個扣子,就表示自已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意識。(道德經云:獨立不改,週行而不殆,)頂天立地,自強不息,道隱無名,與世無爭。布鈕則結成「陽鈕,陰扣」,陰陽對扣,表示「抱元守一」(抱守原來本質,一是萬物之始,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事創新利生的使命,)的內心素養,安分守己,與世無爭的和平意願。
       下擺二個口袋,表示承先啟後,蕃藷根,網仔籐,代代相傳,的薪傳意旨。因同音。移民服也是取這種意思。它代表著台灣人,河洛人,蕃藷仔,一脈傳承的精神意識。

平路女士
<<<<<<<<<<<<<<<<,,

呂秀蓮昨在總統府舉辦「如何推動台灣衫座談會」,展示獨具台灣色彩的服飾,為白色棉質上衣,上有三顆盤扣,領口、袖口有海洋意念圖案。

她指出,台灣對國家認同爭議已久,有些人停留在爭取正名制憲,台灣面對全球化和中國化的拉鋸,為確保台灣主體性,也可從穿、吃兩層面來展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158448
中方網友持續發表反對漢服意見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方網友持續批評奧運漢服構想,選入新華網,可知官方立場是利用反對輿論壓制民族文化復興派。而反對派的意見,可見當年「文革」還是有些用處。台灣也該搞搞文革,才好真正把台灣的中國、鶴佬文化全部乾淨剷除,建立有包容性的,包括南島文明的文化復興。(我這樣寫,沒人會推薦這篇了吧,呵呵!!)

<<<<<<<<<<<<<<<<<<<<<<<<<<<<<<

今年兩會期間,“漢服”受到一些代表委員的熱捧。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即提議,確立“漢服”為“國服”全國人大代表劉明華則建議,應在中國的博士、碩士、學士三大學位授予時,穿著漢服系列的中國式學位服。(311中國新聞網)
    
    
為什麼要確立漢服為“國服”?葉委員解釋說,漢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漢語是中國的“國語”,因此確立漢服為“國服”,既代表了漢民族的傳統,體現了漢文化的歷史沿革,又能增強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台、僑同胞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葉委員的提議並不新鮮,網上早已出現了“以漢服為國服第一選擇”簽名活動倡議書,並為此成立了網站,開展了一系列復興漢服的活動。簽名活動是借國家構建和諧社會、越來越重視和保護傳統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契機,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號召,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神聖而莊嚴。
    
    
我自認為我還是個明白人,但把穿衣上升到“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還是嚇了一跳。中華民族經過百多年無數仁人志士的奮鬥及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民族復興越來成為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這也是令國人無比興奮和期盼的目標。但這種目標的實現是以全面小康和全面現代化為標誌的。至於穿什麼服裝,那倒顯得非常次要
    
    
這裏,我想到了歷史上有名的“胡服騎射”。戰國時的趙武靈王是趙國的一位奮發有為的君,他為了抵禦北方胡人的侵略,實行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內容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極力反對。他們指責武靈王說:“衣服習俗,古之理法,變更古法,是一種罪過。”武靈王批駁他們說:“古今不同俗,有什麼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襲的,有什麼禮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據時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規,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制定禮儀。禮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
    
    
為此,他力排眾議,帶頭穿胡服,習騎馬,練射箭,親自訓練士兵,使趙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而能西退胡人,北滅中山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後來,“胡服騎射”已經成為了改革的同義詞
    
    
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懂得因地制宜的穿衣,而今日的中國人卻打著復興中華的旗幟來復古漢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充其量是狹隘民族觀的頑固表現在這個多元化全球化的時代,還煞有介事的提出確立漢服為國服,這不僅是好笑的,也是反世界潮流的。
    
    
最近,一本很走俏的書是湯瑪斯?弗裏德曼論述“全球化”的專著《世界是平的》。作者在書中論述到,在已經到來的“全球化3.0,個人成為了社會的主角,膚色或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不再是合作或競爭的障礙。軟體的不斷創新,網路的普及,讓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和印度的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輕鬆實現自己的社會分工。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變平了,從小縮成了微小。
    
    
既然世界是平的了,為什麼還要那麼頑固的想要恢復早已成為歷史的漢朝服裝呢?政協委員個人愛好漢服是一回事,幹嗎要把它上升為一種國家行為?政協委員要關心的國計民生的事情很多很多,幹嗎要寫與百姓生計相當遙遠的提案?這是否有違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職責?還是多與百姓鼓與呼,少提“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建議吧。(徐曉)

 

網友評論: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參與的運動會,別存有大漢民族意識,中國人的夢就是全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擁有的奧運之夢。不要在漢服上做文章,要為除漢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著想,大家共同為中國運動員奧運禮服創出全國各民族滿意的禮服。

 

請問主張用漢服作為國服的網友中有服裝美學的專家嗎?知不知道時代感對服裝的意義?知不知道時尚元素與服裝的關係?有沒有歷史方面的專家,知不知道民族文化也是發展的,也是在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的優秀中前進的?還沒有聽說過過去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都穿他們兩千多年前的服裝,否則就沒有民族自信的天方夜談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很難用一個時代的服裝來代表,我建議應該把有特色的民族服裝都用上,以顯示我中華民族的巨大包容性的文化傳統(就象奧運吉祥物有五個)。

 

穿漢服可以,關鍵在於人的素質。如果我們沒有開放的心胸,沒有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沒有上達的精神追求,那將會是一場葉公好龍式的鬧劇。

 

歷史也有規律,是在不斷進步中前進的,所謂的形式“復古”,不是真實的繼承。歷史的發展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我們總不能為了發揚孔子精神,拋棄現代的汽車去重新坐馬車周遊四方吧!所謂的“漢服”在斷檔很長時間後,人為地去推崇,強迫大家認同,對於這麼一個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國家來說,顯得非常狹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15806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