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年前開始,「內地」這個名詞悄悄出現在台灣一些人的日常言談中,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歌手、演員,更是開口「內地」,閉口「內地」。
從字面看,「內地」一如內山、內陸,可以是中性的地理名詞。但在台灣歷史上,「內地」與內山、內陸語意用法迥不相同,不同時期的「內地」有不同指涉與政治、文化意涵。甲午戰役,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內地」也換了位置。明治時代的通俗文學與新派劇中,台灣常被視為疫癘肆虐、盜賊橫行的蠻荒地,且在主角與愛人生離死別、心灰意冷時,才會自我放逐到人人視為畏途的台灣島。
日治中期「內地」延長主義流行一時,「內地人」也發現台北、台南、台中比「內地」一般都市還要進步,不過,日本「恩准」內台一體時,已是帝國崩潰前夕的決戰時刻。戰後初期,台灣回歸中國,「內地人」為使曾被日本奴化的台灣人重沐王化,加強內台交流。然而,幾年之後,台灣躍升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內地」成為匪區,這個名詞也消失於無形,直至兩岸開放交流之後,許多人又想起「內地」。香港九七回歸,隨著香港藝人的口語習慣,「內地」在台灣又流傳開來。
今日的台灣,每個人都能「各言爾志」,有人強調本土文化,有人稱中國為「內地」,充分顯示自由開放的一面。台灣作為政治實體與地理、文化空間,有其主體性發展脈絡,也有在地化的實踐歷程。歷史上的「內地」不是殖民母國,就是宗主國,以兩岸的現勢,如果中國大陸是「內地」,台灣不啻清廷乙未割台前那個邊陲的蕞爾小島,或與香港、澳門一樣,屬於「回歸中」的特別行政區,看在許許多多台灣人眼裡,難免五味雜陳。
或因如此,台灣的政黨、政治人物、新聞媒體、政論名嘴,即使被視為「親中」、「統派」者,也少有人敢公開用「內地」來稱呼中國。唯獨演藝界許多青春浪漫的藝人,講起「內地」理直氣壯,甚至視為「政治正確」,似乎不太顧慮台灣社會的感受。
根據近幾年的政治、族群認同調查,台灣民眾主張獨立或維持現狀者佔絕對多數,自認是台灣人的百分比也遠高於自認為中國人者。若依這類調查,演藝界的「內地」中國說,可能引起爭議,然而,未曾聽聞有人因而批判或指責藝人。原因或在節目製作單位把觀眾群鎖定在沒有政治意識的年輕族群,以及「內地」的潛在觀眾,另方面,對「內地」反感的人根本不看這類綜藝節目,或者,一看到「內地」從藝人口中出來,立刻轉台。
台灣藝人言必稱「內地」,究竟出自政治認同、民族情感,還是約定俗成的習慣用語,令人好奇。從言論自由與節目製作的角度,藝人基於政治理念與意識形態,雖觸動許多台灣人的神經線,但忠於自己的感覺,「雖千萬人吾往矣」,應予尊重。藝人如因迫於中共當局壓力,不得不稱中國大陸為「內地」,也可理解,但對岸果真在意「島內」是否用「內地」這個名詞?台灣藝人如果不知「內地」何所指,人云亦云,把「內地」掛在嘴巴,的確不知所云,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因為就演藝生態而言,台灣藝人在中國大陸有市場,絕對是個人條件與演藝成就,而非常說「內地」的緣故。相反地,不經意地使用一個名詞,卻與不堪回首「內地」經驗的台灣人之間,徒增不必要的隔閡,無法擴大觀眾群,甚至造成觀眾流失,並不值得。
語言、文字作為溝通的重要媒介,卻常反過來阻隔人際之間的交流。姑且不論心存冒犯的攻擊性語言,言者無心的習慣用語與表情、聲調,也往往彼此感受不同,造成誤解。現代文明人有表達意見的自由與權利,但應尊重別人的語言、習俗、禁忌與歷史經驗。基於大眾傳播媒體的公共性,以及演藝人員本身所應擔負的社教角色,在電視節目中使用具爭議性的語彙,需更為謹慎。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