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符號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政治符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空間與政治符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高樓符號
 瀏覽3,258|回應30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帝國大廈的文明圖騰

.李展鵬
《亞洲週刊》二十卷二十一期,2006年5月28日

紐約帝國大廈五月一日剛過了七十五歲生日之後,傳媒近日來又報道現在全球的十大高樓大多被亞洲城市囊括,兩則新聞可說相映成趣。從帝國大廈的誕生到亞洲高樓拔地而起,轉眼已是四分三個世紀﹔在這七十五年,可從摩天大樓看出資本主義與科技文明的發展與困境。

帝國大廈的建立,既是美國向世人宣示紐約是現代城市的典範,也是二十世紀初人類對其經濟成就與科技文明的洋洋得意的炫耀。「帝國」兩字,帶著一種氣焰與狂妄。當時,有人曾誇耀從紐約出海航行了一整天依然看到帝國大廈。那種對科技的自豪、對資本主義的驕傲表露無遺。事實上,紐約在經濟大蕭條的三十年代建帝國大廈,本就有著不畏困難的雄心,那是一種美國精神的表徵。而帝國大廈也不負所望地鼓舞人心,陪伴美國人走出經濟不景的歲月。

帝國大廈的意義還不只於此。從空間的角度去看,這種高樓為身處於擁擠城市的現代人提供一種空間的征服感,唯有站於高樓頂樓,我們才得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感知這個城市。從性別的角度去看,早已有不少論著指出高樓的建立與比高的競賽其實是陽具崇拜的表現。另外,高樓大廈也牽涉如何為一個城市樹立品牌的問題,自帝國大廈之後,各國各城似乎必須要樹立一座高樓或一座高塔,才能得到一張進入「現代化社會」的入場券

集資本主義、科技文明、城市空間及父權政治的隱喻於一身,帝國大廈成了現代社會的圖騰。侵略者要擾亂人類社會,最終挑戰的就是帝國大廈(電影《金剛》及《天煞﹕地球反擊戰》),甚至是現代愛情也得靠帝國大廈才得以成就(電影《金玉盟》及《緣份的天空》)。英國的《獨立報》報道帝國大廈的七十五歲生日時,更把帝國大廈對現代文明的重要性比作代表古文明的埃及金字塔。

現代資本主義的標誌

於是,當拉登要衝擊美國文化,他選的就是自帝國大廈之後的象徵性高樓——世貿中心。世貿的倒塌除了為一個「恐怖主義」的時代拉開序幕,它也把資本主義及科技文明的危機推上高峰——左派思想與後現代理論的浪潮,只算是紙上談兵,當一座舉世聞名的摩天大樓灰飛煙滅,那才是真正把這個文明的危機烙於人心。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我們的高樓是可防風暴防地震的科技結晶,它總是那麼驕傲地被膜拜著,拉登卻以最原始的自殺式撞擊擊潰它。世貿倒塌的畫面之所以經典,那是因為資本主義及科技文明的象徵活生生被摧毀了。

當帝國大廈要慶祝七十五生日,新聞報道卻於近日指出在九一一的餘波之下,該大廈的空置率現在近乎兩成。一個被剷平的世貿、一個空置的帝國大廈,成了二十一世紀初人類社會一道意味深長的風景。

有趣的是,當西方高樓的神聖地位已有所動搖,現在卻輪到亞洲爭建世界第一高樓。最近傳媒報道,現今的世界十大高樓十居其八在亞洲,台北、香港、吉隆坡、上海都榜上有名。這張晉升現代城市的入場券,仍有人夢寐以求。

爭建高樓值得反思

其實,現在的西方已不流行以高樓去為城市樹立品牌。倫敦寧願起一座名為「千禧眼」的摩天輪吸引世界目光,巴黎寧願找貝聿銘翻新羅浮宮的形象,西班牙聰明地以一座風格獨特的古根漢博物館令世人認識畢爾包這城市。這些歐美城市,寧可爭取建築大師如Frank Gehry大駕光臨建一座地標,而不再爭建高樓。另外,在建築風格上,西方在過去一世紀走過了新古典、裝飾藝術、現代到後現代主義,他們現在追求的是趣味性、互動感、風格化,而不是高度。他們寧可選一座富藝術氣息的博物館或富遊樂氣息的摩天輪作地標,都不會選一座富商業氣息的商業大廈。這個轉變,暗暗地折射了西方社會對資本主義、科技文明及建築藝術的一種反思。

可是,亞洲城市為揚名立萬,卻仍一窩蜂爭「世界第一高樓」之名。而其中,華人城市對此更是比別人興致勃勃。從世貿的倒塌到帝國大廈的空置,從摩天大樓這神話的建立與破滅,西方走過的是四分三個世紀的文化轉型、文明反思。當亞洲城市紛紛因「第一高樓」而自以為進步,這恰恰諷刺地反映了我們的文明進程比別人落後了大半個世紀。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525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女性的政治意象建築:倫敦眼與北京朝天輪?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最近北京宣布2008年前會揭幕一個比倫敦之眼更大的摩天輪:朝陽區朝天輪。
如果說陽性崇拜的建築語彙是「高聳挺拔」,那自古即有的陰性崇拜就缺少持續有效的代表嗎?據說環狀的巴斯巨石和聖誕島巨石曾被用以解釋陰性崇拜。那現代城市中的摩天輪呢?至少不是陽性的?---扯蠻遠的。

但北京搞「朝天輪」,個人感覺很不智,北京將來後悔莫及。這種首都中心的大都計案,絕非市委市政府級別可以決定吧?鼎公在別處說這可能招來恐怖攻擊,是此案第一弱點。還有就是又要拆遷不少當地居民,最後是古都景觀與天際線的不協調。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5/27/content_4609617.ht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9894
A與非A?
    回應給: James H.(semaguang) 推薦3


史洛角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古士塔夫
Rebec
lukacs

什麼是"女性主義"式的建築型態?或說,什麼會是非陽性中心的都市建築?

巨蛋?羅馬競技場?窯洞?金字塔?五角大廈?
若陽性中心的建築就是以長條形作為聯想條件的話,其他形狀應該就是非陽性中心的都市建築吧?比喻高聳建築為陽具崇拜是不難理解,若要普遍套用在建築樣式上做解釋,有點過於牽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支持這種論調的人內心應該是對「陽具-大男人」挺感冒才對。

拿服裝來說,男性的正式服裝就是西裝,西裝固然顏色有差異,但是西裝還是西裝(啟蒙時期或18世紀就幾乎定型下來的);女性就不同了,正式的服裝是什麼?

說到西裝,我覺得那外套好比盔甲,領帶好比頭盔。
若一屋子西裝筆挺、打著領帶的「紳士」,而你只穿著襯衫身居其中,
少了外套,似乎缺乏某種防禦力。(漫畫的結界?^^)
少了領帶,似乎在服飾階級劃分中就矮人一等?
不過也有些人樂在其中,這帶給他們對人群初步作出區別的便利。

附帶一提,義大利時尚界的阿曼尼早期就是從顛覆西裝的兩性界線起家,在其早期服裝設計中,對於突破兩性差異的概念成分比較重一點,將男性西裝原本的剛強的線條柔化,女性也相對應的趨向中性,算是帶了點理論味道的創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6594
不算正式回應
    回應給: kejo(kejo) 推薦2


semagu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kacs
古士塔夫

陽具崇拜自然是崇拜像陽具的東西,形狀就是...ㄟ,上廁所的時候自己瞄一下

中國文字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且"或"祖",宗教上一般來說就是"石敢當"或"風獅爺"之類的偶像,高樓大廈當作陽具崇拜是女性研究途徑的重要個案,比方說台灣總督府或總統府的尖塔狀主建築,站在凱達格蘭大道往右邊看,可以看見另一個明顯的對比,新光三越大樓,同樣是日本人建的,一為政治殖民,一為經濟殖民(Phil Dean語),這是很有趣的觀察,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什麼是"女性主義"式的建築型態?或說,什麼會是非陽性中心的都市建築?

陽性中心和非陽性中心思維有人作過不少比較,我理解的是秩序與多元的對比,就拿服裝來說,男性的正式服裝就是西裝,西裝固然顏色有差異,但是西裝還是西裝(啟蒙時期或18世紀就幾乎定型下來的);女性就不同了,正式的服裝是什麼? 向上爬升的高樓大廈應該也是一種定型化的建築形式,相對來說,不同於這種定型化的直立式建築,就很有可能可以歸類為多元或去陽性中心思維的建築,這一部分我不是專家,還得由研究:建築/女性主義的專才來解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1505
高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沙包堅守樸素的資本主義經濟學客觀論神話啊。

這資本主義陽物的客觀想像當然被認為能賺錢,因為賠錢生意沒人作。可規劃者和興建投資方當初是先想到在這地段蓋這麼高能「集中利用土地」而賺錢,還是規劃意圖是我把屬於此地的「氣勢」炒起來,不尊貴的也尊貴了?然後錢自然滾滾而來?

我聽馬來西亞室友說,雙塔並不賺錢,租金和消費都不便宜。(馬來西亞人口密度並不高,但雙塔和新中央辦公大樓是馬哈地的精神象徵。)台北101至今還空著很多樓層。最賺錢的大概是屋頂的觀景廳。就購物而言,附近新光三越四個館加上誠品旗艦反而比較方便。

101就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於]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1093
繼續
    回應給: kejo(kejo)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喜歡這個回應。落後的主要在於別的東西。而大樓,首先是在那一塊地皮上怎樣發財的問題。

不只是倫敦,紐約也還在繼續蓋高樓(紐澤西那兒就不少新大樓),巴黎衛城區也是很多新的高樓。最高的大樓集中於東亞,關鍵恐怕是東亞的人口密度是歐美的數倍,地價因此也會被進一步拉高。美國城市可以靠汽車(紐約則非),東亞城市就須更依賴公共交通,否則完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813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2


kejo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kacs
Guoding

陽具崇拜和陽性中心的思維,或許還有點點不一樣。這點可能詹姆公有空的時候可以說明。(世貿大樓的起建和九一一的悲劇,和造像毀像其實也有一點類似吧?)
此外,搞(集體)高樓也是一種(集體)藝術創作。從主要建築師事務所大搞國際標來看,這也能放在藝術史的範疇裡去瞭解。


資本主義的想像和資本主義的作用,可能也有差別。

地標、高樓、大道涉及到人對空間掌握方式的不同,因此也不能說與文化無關。
如果只是地盡其利的實用主義思維在作用,那就不會有對現代主義建築和都市規劃的反省。從建築設計、風水、到道路設計、土地使用,也不見得是依照實用主義的邏輯在進行。從十九世紀田園城市到二十一世紀綠建築,都和人、空間、自然之間的調節有關。美國重新市鎮開發,英國重都市更新,也是一種對比。

如果談都市化階段和高樓興建的關係,倫敦似乎是一個例外。要如何解釋倫敦近幾年在市中心商業區搶蓋高樓的現象?或許全球化是重要的解釋變項之一,而非都市化程度。

如果不談資本主義的想像(其實我不喜歡「想像」這種用法),要怎麼解釋陸家嘴花旗一棟、HSBC一棟、一個投行一棟,晚上閃閃發光的現象?

原文作者認為搶蓋高樓意味著文明進程落後大半個世紀的說法是武斷的。我則認為落後的不是文明,是其他東西。那是一種補課,也是一種爭奪。



(來源:新華網上海頻道)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754
知識份子的作文比賽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把高樓形容為陽具崇拜或者什麼資本主義想像,是我不大支持的一種論述方式。

根本上,這是地價上升後地盡其利的表現。

就算是陽具崇拜,又如何?不用高樓,就沒有對權力的崇拜嗎?好像也不是這樣。

西方國家不再焦急的興建高樓,和都市化已經基本完成比較有關系,或者是真的人與文化變得不一樣了?我寧可說是前者。

貌似批判的角度,變成為西方涂脂抹粉,因此只是偽批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691
從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世貿的倒塌除了為一個「恐怖主義」的時代拉開序幕,它也把資本主義及科技文明的危機推上高峰——左派思想與後現代理論的浪潮,只算是紙上談兵..."

Empire State Building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出自華盛頓1784年稱紐約州 "at present the seat of the Empire.". 以此"帝國州"成為紐約州的昵稱.

http://www.nyhistory.com/empire.ht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633
socialism v capitalism
推薦0


kejo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附圖是今年赴上海照的浦東建築。
陸家嘴的天際線已經取代(掩蓋了)了浦西外灘殖民建築的天際線。
而陸家嘴後方還是有一片紅頂公屋。這也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空間共存。

天際線如同一個城市的身份證。
從天際線的觀點來看,台北一O一是怪胎,高速公路十八標也把圓山飯店的天際線給毀了。還不如從淡水河對岸看台北市西區。
我覺得高雄市夜景還不錯看。(可惜我找不到圖)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565
cosmopolitism v nationalism
推薦0


kejo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補充一下。
倫敦其實也是致力於高樓建築。
高樓除了是技術和資金集中的(資本主義)能力展現,也是cosmopolitsm和nationalism相互轉換的象徵介面:作為世界帝國的中心(國)。



(圖片來源:www.wirednewyourk.com)



(圖片來源:wikipedia, tallest buildings in london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90556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