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符號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政治符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語文與政治符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繁簡體字的爭霸戰
 瀏覽10,242|回應78推薦3

semagu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醫楊曉萍
從容自若
lukacs

作為政治符號的一種,簡體字和繁體字應該是一種"形式"戰爭,換句話說應該主要是"視覺的"差異

聯合國文件廢繁體字? 2008改用簡體為唯一標準

【東森新聞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掀起華語熱,許多外國人士選擇到中國,或是香港、台灣學習語言,不過北京有消息指出,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陳章太表示,根據聯合國決定,從2008年以後,聯合國將一改過去簡繁體字並存的情況,一律使用簡體字。

東方日報、北京晨報23日報導,中國國務院
(在發布《漢字簡化方案》和《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後,該教育部邀請著名語言專家共同討論,會上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原國家語委副主任陳章太透露,2008年後,聯合國已經決定使用的中文字一律為簡體字。

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現年100歲的周有光表示,目前聯合國正在準備對所有文件進行簡體字化作業,他表示「簡體字好不好,小學老師說了算,因為簡體字真的讓小學生容易認、容易寫」,並說如果聯合國用了簡體字,那麼表示簡化方向是對的,也得到全世界多數人的同意。

他認為,目前國際上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未來簡體字將會變成中文的唯一標準。

同時,對於港澳台的簡體字運用,他認為目前香港推行普通話的學校很多,民間正廣泛推行,不需急於一時,應採用水到渠成的方式。

不過他也表明,推行漢字簡化的主要阻力在於台灣,目前有部分香港市民對簡體字不接受,也有一定程度上受到台灣影響,批評台灣反對簡體字,是把文字改革和政治問題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13462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很用心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這位網友確實很用心,尤其武則天造新字的那一部分。

但也有缺點:一有點情緒;二有些地方待斟酌:

  1. 這段話最後一句有問題:「老祖宗2000年來好用的東西不用,硬造了一個怪物消滅中華文化,然後今天問題一大堆,還硬是固執地採用那套專橫的字表,而不敢追究核心就是毛澤東這批人弄出來的文革弄出來的打倒傳統!!」文革反傳統,但反傳統並不始於文革,漢字簡化也非始於文革。
  2. 中共一共推出過兩批簡體字。第一批在一九五九年公布......」。《一簡方案》公佈時間是1956年;
  3. 這段話是引述的,但從上下文看不出來是誰說的:「這位文史學者說,要回顧簡體字的歷史,應從民國初年談起。當時錢玄同瞿秋白魯迅三人,都認為『不廢滅漢字,不足以圖強』。他們三個人只有錢玄同不是共產黨,他們的主張則由共產黨全力執行。」不知魯迅何時加入了共產黨?將「左聯」和共產黨劃等號,畢竟不妥。
  4. 中共那種一人造字法的簡體字」,嫌武斷了。
  5. 中共那套造字根本違背形音義原則」,也嫌武斷。簡化字中有大量的形聲字,是事實。「有些」違背不能就推斷為「全部」違背。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719153
續繁體與簡體字問題
    回應給: James H.(semaguang)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史洛角

有個聯網網友貼了一大篇,旁徵博引捍衛繁體中文,特引薦之。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49512&no=52418&raid=1450161#rep1450161

這網友不知為了捍衛繁體字花了多少時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719004
美國警戒漢語攻勢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4.04/mandarin_pr.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80471
「正確」的發音?
    回應給: James H.(semaguang)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裡產生一個概念問題。「正確」的發音是什麼?「腔調」是什麼?兩者如何區別?很多英文的英語發音與美語不同,算是「正確」問題還是「腔調」問題?

腔調裡面有兩個交織的成分。一個是物理性的。比如北京話和南京國語(就是台灣「目前」的「『標準』『國』語)中的ㄨ開頭字,北京話會有V的音,南京國語會有W的音。而兩國很多地方的人都發不「準」,也不打算「準」,能夠溝通就好(倒車入庫)。這就是說,存在一個學習上的虛擬的「正確」版本。另一個腔調是文化性的,(可能)帶有(因地制宜的)優越或學舌的態度。這種情況要視案例的context而定。這時腔調變成posing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在純為英國聽眾的場合,或到了美國。我們比較知道某些字詞的發音差異。是否要刻意轉換。也像是有些台灣人到了中國一段時間,咬字會出現中國化特別是「北京化」(不是廣東版或四川版的「北京話」,雖然人可能在成都或者廣州而不是北京),但回台就又(自覺或不自覺)轉回南京國語甚至台灣國語(後者多些),這裡的情況就不再是發音問題,而是腔調問題,而且是前面腔調問題的後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60306
應然與不必然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semagu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學語言,要不要學正確的發音,這是應然,哪有人一開始學就隨便學?

學半天,發音帶有特殊腔調,這是不必然,沒有人說一定要發哪種腔調才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不過,把政治正確扯進來是怎樣? 問題可別瞎攪和

工藝課畫不好直線還真會被老師當掉,這是技術層面的"應然",無規矩,不能成方圓;至於不少藝術家說基礎訓練素描不重要,想畫什麼就畫什麼,這也就是無師自通搞創意,算得上"不必然",能表達溝通就好;學路邊停車總有基本章法,實際操作則不太可能每個人都一樣,有人一次到位,有人得花上半個鐘頭~~但停的好,硬是省時間省麻煩,還是老老實實學功夫,修行在個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58829
深刻啊!
    回應給: kejo(kej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嘿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58785
嘿嘿
推薦0


kejo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口香腸和鑫鑫腸也都很好吃。只是配蒜頭不好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58143
誰有一口漂亮英語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繼續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甚至「主體自身」(人的「主體」不存在於語言之外)的討論。

誰有一口漂亮英語   李明璁 

 

誰有一口真正漂亮的英語?我覺得很難回答,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不曾、也永遠不會有。這七年來,每當我這麼澆冷水般地回應人們的欽羨時(「你是劍橋高材生,英文一定說得很好啊」),大家都覺我不過就是謙虛。我總是搔著頭說:「哪有什麼英國腔,又不是休葛蘭,我只有台灣腔啦!」


  上星期謝長廷先生在哈佛大學演講,這是他卸任後赴美進修兩個月的成果展現。多數媒體對其所談內容並無深入著墨,倒是有幾則關於謝先生一口「台腔英語」的側記。肯定者認為他勤練英語有助於拓展自身格局,即使怪腔怪調但用心可嘉;相反的,則有人語帶嘲諷,認為謝的英語結巴難聽卻又東施效顰(對象當然就是據說「能講一口漂亮英語」的馬英九先生)。甚者,還以此「再次證明」一個泛政治結論:綠營人士的國際觀與處理洋務能力,始終比不上泛藍。


  我其實不懂,是藍或綠誰的外交手腕比較有力,跟檯面上幾大天王的英語程度高低有啥相關。我也不想浪費唇舌列舉如蔡英文等泛綠菁英,作為上述偏見的反例。倒是這般訕笑讓我相當錯愕,難道台灣社會的英語學習焦慮,已經從「會不會講」苛究到「講得好不好聽」了嗎?還是,這些花邊評論,其實再次顯現島內某些持有特定文化資本者(留美名校、流利英語、經常出國等)的莫名傲慢。他們似乎認為:講一口漂亮的英語(就像過去能說字正腔圓的國語),彷彿就擁有一種純正美好的貴族血統,是永遠不會被擊敗的秀異菁英。


  剛到劍橋時我也遇過不少有著類似傲慢的英國佬,甚至被質問:「為什麼你們台灣的學校都要教粗魯而難聽的美語?」起初我非常焦慮,夾處於美英兩種帝國語言中心主義之間,我曾一度賣力地學舌(還真的反覆跟起螢幕上的休葛蘭唸台詞)。然而,慢慢卻發現,在這有著上萬名來自他國師生的大學城,各種腔調與奇怪文法的洋涇濱(p idgin)隨處可聞。混雜化的語言景觀,讓中古以降充滿「人蔘氣」的劍橋式「優雅英語」(posh English)稀釋許多,也因此讓那些討人厭的裝腔作勢者(poser),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學習對異語及雜音的尊重。


  有位人類學大師甚至在演講中,肯定如「新加坡英語」(Singlis h)這類不正統的另類英語。她認為Singlsih發音、腔調與文法和當地多種方言都巧妙協調並融合,這是在英帝國殖民與當地去殖民化的歷史進程中累積的智慧。過去新加坡官方也有一批留洋菁英厭惡這類「新腔英語」,認為它有損國際形象、有礙國際接軌,於是發動一次又一次「說好英語運動」。直到近幾年,不少年輕知識分子開始以此「不漂亮的英語」當成是型塑自我認同的重要元素,這種焦慮遂逐漸緩減。如今在新加坡旅遊局的官方介紹中,甚至還編了Singlish小辭典。

  比起來,台腔英語的變異性其實不算什麼。多半只是受了我們母語的影響,在子母音的咬字、發音的韻律、與陳述句子中段時的停頓方式等,有著較濃一點的「台味」罷了。「誰有一口漂亮英語?」這問題非但不重要,且請小心有毒。就像昔日主流媒體對閩、客、原住民族群講國語腔調不正的嘲弄,乃至晚近少數倡導台語人士對外省族群、甚至東南亞移工移民拙於閩南話的苛責,這種對語言腔調的傲慢品評,及其所造成的文化區隔與壓迫性,我們不能老在複製。

-----

2006.04.25  中國時報
腔調不只是舌頭問題
李惠敏

    腔調不只是舌頭與口腔部位的發音運動,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早已告訴我們:「一個人說話的腔調與口音和他的出身背景、階級、性別息息相關。」而腔調與口音文化位階的高低轉換,也非一成不變,同樣的口音隨時空變化,卻大有昨是今非之感。

 

    於是,我明白我永遠學不好臺語的原因,在於我對臺灣人念茲在茲的悲情、壓迫,總少了同仇敵慨的感覺。在英國求學後,我也了解何以英國名校畢業的李明璁教授會說:「不曾、也永遠不會有一口真正漂亮的英語。」因為,如果我們腦中沒有大英帝國的光榮記憶,沒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層恐懼,沒有對足球運動的狂熱,我們又如何能說得一口漂亮的英語?語言與認同實大有關係啊!

 

    一位由綠轉藍的本省籍政治人物,能被藍軍當成自己人,不能說和她那一口頗具「外省味」的國語,以及那股自信勁兒毫無關係。而當另一位外省籍政治人物越來越「綠」時,是我的錯覺嗎?我總覺得她的國語刻意地不標準了起來。而當年深受標準國語歧視之苦的本省人,到了中國才發現,字正腔圓的大陸同胞竟然覺得「臺灣國語」頗為好聽呢!其中難道沒有一點對「臺灣人」身份的欣羨?而標準國語在臺灣,卻早已成了負面標籤,不是怕被誤認為大陸客,就是怕被人指為不愛臺灣的證據。

 

    曾任華語老師的我,在教學中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西方學生與日本學生對自己說中文的怪腔怪調比較不焦慮。在崇美崇日的臺灣,他們還能從他們的口音得到臺灣人崇拜的眼光。反之,東南亞國家的學生就常因自己的口音受到歧視。另一個具體的例子是,臺灣的廣告常出現日本腔的國語推銷產品。這跟臺灣人崇日的深層心理,難道沒有關聯?

 

    聽了系上一位愛爾蘭同學的愛爾蘭口音,我才醒悟,原來「說得一口漂亮英語」,竟是身為臺灣人的我。因為,除英國本地人,所有外國學生(包括歐洲人)對了解他的英語都有困難。就如同李明璁教授對劍橋式「優雅英語」(posh English)「裝腔作勢」、「人蔘氣」評論,我對一位刻意說著「漂亮的英語口音」的日籍同學總是不解,每次聽她那口英國腔,我就很想問她:「你以為我們還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嗎?」

 

    說真的,比起英美政治人物,臺灣政治人物的英語都絕難稱得上「漂亮」,更無法由此推論:「綠營人士國際觀與處理洋務能力,始終比不上泛藍。」(即使屬實,也只能說藍營當美國的附庸已久,利益連結甚深,自然較知如何應對。) 

    當英國開始尊重威爾斯、蘇格蘭等地的文化與語言,英國人自己也不再強調:「自己說得一口漂亮的英語」時,學舌的我們才知道,「一口漂亮的英語」在後殖民、全球化的時代,不但不政治正確,也覓之不可得。(作者為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55578
語言文字作為文化與思維的必然載體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4.23  中國時報 
留住寒溪方言!
廖學誠

    日前宜蘭縣大同鄉寒溪部落泰雅族人到原民會陳情,希望將他們獨特的日語腔泰雅語「寒溪方言」納入官方原住民族族語認證語言類別中。如此除有助於當地學子依據「原住民升學優待辦法」在「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項目上加分,並落實「寒溪方言」受教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要喚起社會大眾重視,爭取寒溪部落應有的語言權。

    此一事件除了凸顯寒溪部落的教育權及語言權受到漠視之外,從地理多樣性觀點視之,「寒溪方言」的空間分布特性、歷史發展脈絡、以及他們的文化保存問題更是值得我們關注。

    寒溪部落位於羅東溪上游,它是由許多小部落所組成,包括四方林、新光、華興及寒溪等,早期他們的祖先居住於南澳溪上游深山中,泛稱為南澳群。日治時期日人開始訂定「理蕃事業」,設立叭哩沙撫墾署,南澳群即在其轄區內,之後「五年理蕃計畫」,日人實施「集團移住」,強制原住民往淺山地區定居,以便管理掌控,四方林部落遂於一九一二年最先被移住至此,爾後其他部落陸續輾轉到達。此外,日人為了達到同化目的,陸續設立「山地教育所」、「蕃童國語教育所」,積極推動日語教育,設立神社並廣植櫻花,所以寒溪又名「櫻花村」。

    顯然地,在寒溪部落的發展歷史脈絡中,原先的深山部落被解構,而新的組合部落則在淺山地區被再建構。在這解構與再建構的歷程中,伴隨著國家政策的介入及生活空間的轉換,他們的方言也隨之演變,並具體而微地反映出歷史軌跡與地理轉移。換言之,寒溪部落特殊的日語腔泰雅語不只是他們族人的溝通工具而已,更是他們歷史地理的活記錄,亦是台灣獨特的文化資產。

    地理學者Getis等人曾指出,語言是文化的表徵,可反映出當時的環境與技術,例如阿拉伯語中有八十餘種與駱駝有關的詞彙,日本語則有二十餘種詞彙與稻米有關,俄羅斯語中亦有豐富的冰雪描述,而亞馬遜河流域原住民更有不計其數的詞彙來形容河流。無庸置疑,語言絕對不是空洞呆板、抽象虛無的,語言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而它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持續不墜,即是建立於緊密相依的「人地關係」,駱駝、稻米、冰雪及河流等詞彙絕對無法憑空創造,它們必須根植於日常生活文化當中。

    基於上述,「寒溪方言」是台灣地理多樣性的重要一環,為了確保此一獨特的文化資產,我們除了在法規制度面上維護寒溪部落的教育權及語言權外,更重要的是要重建緊密相依的「人地關係」。尤其是原住民山林文化的再建構,如此「寒溪方言」才能真正獲得保存,並得以永續發展。(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52853
一些看法
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衛「正體字」之道者,往往誇大了簡化字與「正體字」的差異,好像大陸實行簡化字,就所有的印刷字都全是簡體的。

論者也沒有細究簡化字仍然必須符合中文字的造字規則,好像簡化字就是亂來一氣、一律是新造出來的醜到不行的怪字。

論者也常忘了文字只是語言的書寫部分,語言還有口語的部分;而不論簡體或正體,語言結構是完全相同的。中共的文字改革,並沒有更改語言結構,也不可能更改。

聯合國若真拋棄續用正體字,那也不是正體字勢弱之始,台灣早就在提供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戰場上棄守了。聯合國的決定只不過加強了這種趨勢。

但這些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眼前看來似乎無關痛癢,我只擔心使用正體字的人口下降到某一個程度後,基於市場原則,微軟視窗不再生產正體字版,那就真的嚴重了。屆時台灣是不是能痛下決心創發自己的作業系統,但又如何跟外界連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19117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