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4/01/content_7895630.htm
這篇共青團報文章不反對繁體, 但用"中央法律"來確立簡體的權威.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4/01/content_7895630.htm
近日,文學評論家王幹就廢除簡化字話題發表自3月份以來的第三篇博客,在這篇題爲《簡化字是資源匱乏年代的産物》的博客中,王幹寫道:“告別簡化字,是告別貧匱的生活,也是告別簡單的思維,更是告別一種粗暴的簡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導向。”“簡化字是物資匱乏年代和思維簡單的産物”,這一觀點,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短短幾天,跟帖評論近300條。
3月2日,王幹的一篇博客《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從簡化字存在的理論基礎、優勢、任務以及廢除簡化字對振興中華民族文化和海峽兩岸統一的促進作用等五個方面,提出:應在50年內廢除簡化字。這篇博客旋即引發各界熱議,噓聲掌聲紛紛響起。
不獨王幹。兩會期間,21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在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建議在小學開始設置繁體字教育,“將中國文化的根傳承下去”。該提案同樣引來褒貶不一的聲音。
一時間,王幹的一“博”再“博”、政協委員的提案、網友的熱烈討論……將一直不斷的“簡繁之爭”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那麽在進入簡化字時代50多年以後,繁體字正以怎樣的狀態存在於我們身邊?
在百度上搜索“繁體字”,得到的結果中有很多是關於“繁體字轉換工具”、“繁體字網名”、“繁體字個性簽名”的網頁。打開這些網頁,只要輸入簡化字的內容,輕點滑鼠,就會顯示出相對應的繁體字,還有些網頁提供現成的繁體字個性簽名,供網友複製。在網路世界,常常能看到有人用繁體字做自己的QQ個性簽名、博客簽名,寫博客日誌。
“覺得用繁體字比較與衆不同。”在北京某中學讀初二的小賈同學有時會把繁體字加入自己的QQ簽名中,“而且覺得加上繁體字能表達更豐富的意義。”同時,也有人表示對此比較反感。蘭州大學的馮雪同學可以說是一位網齡很長的資深網民了,她覺得那樣看上去有些“顯擺”。“有點‘假裝個性’的感覺,而且用繁體字寫博客,別人看的時候麻煩,有點浪費時間。”她又補充說,“這樣做的好像大多是‘80尾巴90後’的‘小孩兒’,這可能是代溝吧,所以也可以理解。”
不只是在網路空間,在現實當中,繁體字也依然存在于我們周圍。中國參與並主導的中日韓漢字統一編碼就是簡繁異體字並存的;出版的古籍也都是用繁體字;人們寫字的時候偶爾順手寫個繁體字;商標、招牌、名片上繁體字被經常使用……繁體字並沒有因爲簡化字的推行,而在中國內地消失。
“據我瞭解,內地的年輕人看懂繁體字,沒有特別大的問題。沒有人以任何理由丟棄繁體字。”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說。
(放屁!)
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普認爲,對於文字的使用,“寫給社會和大衆看,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寫給自己和小衆的朋友看可以‘繁簡由己’。”
李宇明告訴記者:“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簡化漢字,但是國家並沒有杜絕繁體字,我們的政策是每一種字用在它該用的地方。對於繁體字,老百姓手頭用,書法家筆頭寫,悉聽尊便。”
事實上,對於簡化字的推行和發展,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早在1969年,新加坡就頒行了《簡體字表》,並於1974年頒行《簡體字總表》,從而進入了使用簡體字的時代。馬來西亞的漢字簡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于1972年成立了“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2月出版了《簡化漢字總表》,收簡化字2238個,與我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李宇明提出:“漢字歷史的發展總體上是由繁到簡的。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曾經推行過簡化字;60年代,臺灣也試圖進行漢字簡化;今天,臺灣也有不少人寫簡化字,甚至還進行簡化字比賽呢。日本的漢字簡化也早就開始了,日本現在使用的漢字有很多是簡化字,只不過有許多與我國的簡化字不一樣。”
(我怎不知道? 請教本市市民)
張普教授也表示:“文字是要發展的,漢字的簡化是歷史,也符合漢字發展的規律。重要的是要進行科學的、合理的簡化,個別不合理的簡化字,不排除將來可以依法恢復。文字簡化的總趨勢,是使傳統文化爲大衆所傳承,而不再是少數人的事。當然少數人也永遠可以研究少數人感興趣的東西,研究的成果也會對大衆和民族有用。”
據經常赴港臺地區採訪的中央電視臺記者高淩雲介紹,就像在內地人們能夠看懂繁體字一樣,港臺地區的大部分人基本能看懂簡化字,“其實有很多簡化字和繁體字是重合的。”
(又是放屁)
“簡化字和繁體字兩者不是對立的,在中華民族文字發展史上,在當今的語文生活中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把簡化字和繁體字簡單對立起來,既不切合現實也不合乎漢字發展規律。兩者應各有所用,各得其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對簡繁漢字如何使用,有明確的規定,我們要學習法律,尊重法律。”李宇明說。
李宇明一再強調一個概念,“構建和諧語言生活”。他認爲,尤其不能用寫簡化字還是繁體字,來評價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我國也需要一批應用、研究繁體字的專才。受簡化字教育的人,要有一些繁體字的知識,這樣可以縱承歷史,橫接海外華人社會。海外學繁體字長大的人,希望他們也能夠瞭解一些簡化字知識,便於華人社會的相互溝通。簡化字和繁體字,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實習生 劉玉婷 李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