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符號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政治符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語文與政治符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繁簡體字的爭霸戰
 瀏覽10,236|回應78推薦3

semagu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醫楊曉萍
從容自若
lukacs

作為政治符號的一種,簡體字和繁體字應該是一種"形式"戰爭,換句話說應該主要是"視覺的"差異

聯合國文件廢繁體字? 2008改用簡體為唯一標準

【東森新聞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掀起華語熱,許多外國人士選擇到中國,或是香港、台灣學習語言,不過北京有消息指出,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陳章太表示,根據聯合國決定,從2008年以後,聯合國將一改過去簡繁體字並存的情況,一律使用簡體字。

東方日報、北京晨報23日報導,中國國務院
(在發布《漢字簡化方案》和《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後,該教育部邀請著名語言專家共同討論,會上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原國家語委副主任陳章太透露,2008年後,聯合國已經決定使用的中文字一律為簡體字。

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現年100歲的周有光表示,目前聯合國正在準備對所有文件進行簡體字化作業,他表示「簡體字好不好,小學老師說了算,因為簡體字真的讓小學生容易認、容易寫」,並說如果聯合國用了簡體字,那麼表示簡化方向是對的,也得到全世界多數人的同意。

他認為,目前國際上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未來簡體字將會變成中文的唯一標準。

同時,對於港澳台的簡體字運用,他認為目前香港推行普通話的學校很多,民間正廣泛推行,不需急於一時,應採用水到渠成的方式。

不過他也表明,推行漢字簡化的主要阻力在於台灣,目前有部分香港市民對簡體字不接受,也有一定程度上受到台灣影響,批評台灣反對簡體字,是把文字改革和政治問題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1613462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續論繁簡之爭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4/01/content_7895630.htm

這篇共青團報文章不反對繁體, 但用"中央法律"來確立簡體的權威.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4/01/content_7895630.htm

 

近日,文學評論家王幹就廢除簡化字話題發表自3月份以來的第三篇博客,在這篇題爲《簡化字是資源匱乏年代的産物》的博客中,王幹寫道:告別簡化字,是告別貧匱的生活,也是告別簡單的思維,更是告別一種粗暴的簡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導向。”“簡化字是物資匱乏年代和思維簡單的産物,這一觀點,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短短幾天,跟帖評論近300條。 

 

    32日,王幹的一篇博客《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從簡化字存在的理論基礎、優勢、任務以及廢除簡化字對振興中華民族文化和海峽兩岸統一的促進作用等五個方面,提出:應在50年內廢除簡化字。這篇博客旋即引發各界熱議,噓聲掌聲紛紛響起。 

 

    不獨王幹。兩會期間,21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在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建議在小學開始設置繁體字教育將中國文化的根傳承下去。該提案同樣引來褒貶不一的聲音。 

 

    一時間,王幹的一“博”再“博”、政協委員的提案、網友的熱烈討論……將一直不斷的“簡繁之爭”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那麽在進入簡化字時代50多年以後,繁體字正以怎樣的狀態存在於我們身邊? 

 

    在百度上搜索“繁體字”,得到的結果中有很多是關於“繁體字轉換工具”、“繁體字網名”、“繁體字個性簽名”的網頁。打開這些網頁,只要輸入簡化字的內容,輕點滑鼠,就會顯示出相對應的繁體字,還有些網頁提供現成的繁體字個性簽名,供網友複製。在網路世界,常常能看到有人用繁體字做自己的QQ個性簽名、博客簽名,寫博客日誌。 

 

    “覺得用繁體字比較與衆不同。”在北京某中學讀初二的小賈同學有時會把繁體字加入自己的QQ簽名中,而且覺得加上繁體字能表達更豐富的意義。同時,也有人表示對此比較反感。蘭州大學的馮雪同學可以說是一位網齡很長的資深網民了,她覺得那樣看上去有些顯擺有點假裝個性的感覺,而且用繁體字寫博客,別人看的時候麻煩,有點浪費時間。她又補充說,這樣做的好像大多是‘80尾巴90小孩兒,這可能是代溝吧,所以也可以理解。

 

    不只是在網路空間,在現實當中,繁體字也依然存在于我們周圍。中國參與並主導的中日韓漢字統一編碼就是簡繁異體字並存的;出版的古籍也都是用繁體字;人們寫字的時候偶爾順手寫個繁體字;商標、招牌、名片上繁體字被經常使用……繁體字並沒有因爲簡化字的推行,而在中國內地消失。 

 

    “據我瞭解,內地的年輕人看懂繁體字,沒有特別大的問題。沒有人以任何理由丟棄繁體字。”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說。 

(放屁!)

    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普認爲,對於文字的使用,“寫給社會和大衆看,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寫給自己和小衆的朋友看可以‘繁簡由己’。” 

 

    李宇明告訴記者:“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簡化漢字,但是國家並沒有杜絕繁體字,我們的政策是每一種字用在它該用的地方。對於繁體字,老百姓手頭用,書法家筆頭寫,悉聽尊便。” 

 

    事實上,對於簡化字的推行和發展,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早在1969年,新加坡就頒行了《簡體字表》,並於1974年頒行《簡體字總表》,從而進入了使用簡體字的時代。馬來西亞的漢字簡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于1972年成立了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2月出版了《簡化漢字總表》,收簡化字2238個,與我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李宇明提出:“漢字歷史的發展總體上是由繁到簡的。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曾經推行過簡化字;60年代,臺灣也試圖進行漢字簡化;今天,臺灣也有不少人寫簡化字,甚至還進行簡化字比賽呢。日本的漢字簡化也早就開始了,日本現在使用的漢字有很多是簡化字,只不過有許多與我國的簡化字不一樣。

(我怎不知道? 請教本市市民)

 

    張普教授也表示:“文字是要發展的,漢字的簡化是歷史,也符合漢字發展的規律。重要的是要進行科學的、合理的簡化,個別不合理的簡化字,不排除將來可以依法恢復。文字簡化的總趨勢,是使傳統文化爲大衆所傳承,而不再是少數人的事。當然少數人也永遠可以研究少數人感興趣的東西,研究的成果也會對大衆和民族有用。” 

 

    據經常赴港臺地區採訪的中央電視臺記者高淩雲介紹,就像在內地人們能夠看懂繁體字一樣,港臺地區的大部分人基本能看懂簡化字,“其實有很多簡化字和繁體字是重合的。” 

(又是放屁)

 

    “簡化字和繁體字兩者不是對立的,在中華民族文字發展史上,在當今的語文生活中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把簡化字和繁體字簡單對立起來,既不切合現實也不合乎漢字發展規律。兩者應各有所用,各得其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對簡繁漢字如何使用,有明確的規定,我們要學習法律,尊重法律。”李宇明說。

 

    李宇明一再強調一個概念,“構建和諧語言生活”。他認爲,尤其不能用寫簡化字還是繁體字,來評價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我國也需要一批應用、研究繁體字的專才。受簡化字教育的人,要有一些繁體字的知識,這樣可以縱承歷史,橫接海外華人社會。海外學繁體字長大的人,希望他們也能夠瞭解一些簡化字知識,便於華人社會的相互溝通。簡化字和繁體字,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實習生 劉玉婷 李倩倩)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804007
李宇明所言差矣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nothing special

   李宇明提出:“漢字歷史的發展總體上是由繁到簡的。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曾經推行過簡化字;60年代,臺灣也試圖進行漢字簡化......

事實如下(據汪學文):

  • 1935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324字,遭到激烈反對,於1936年取消。
  • 1954年考試院副院長羅家倫曾在台灣倡議「簡體字運動」,引起爭論,但最後取得共識:印刷一律使用正體楷書,民間日用流行成熟之簡體字,一任自然,不加干涉。

比對資料與李宇明所言,李所言有影子,但不盡正確。上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只是「公佈」了簡體字表,但事實上沒有「推行」。後來在台灣又有一相似例子:吳京當教育部長時,曾於1997年10月公佈了台灣擬認可之大陸地區73所高等學校分類名單,但在文工會主任抨擊後收回重議,後又準備縮小範圍至研究所,最後則不了了之。以上兩例,均說明一個基本事實:不能因為政府某部門「公佈」了一個條例,就認定已有「推行」。另外,羅家倫曾倡議簡體字運動,但時間是50年代,而非李所言的60年代。

至於漢字的發展的路徑,固然有由繁至簡,但也有由簡至繁。由繁變簡是為了便於書寫、便於普及;由簡變繁是為了使字意更為精密、更為明確。討論漢字的歷史發展,不宜只站在50年代中共官方推行簡體字的立場立論。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807844
法語或英語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國前總理:巴黎市長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3 09:11:56  


 
  記者:您如何評價北京奧運火炬在巴黎傳遞時所遭遇的不愉快經歷?

  拉法蘭:這完全是由于一小部分破壞者所導致,他們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830324
韓國廢除漢字原來是為抗日?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184315.html

韓國100年以前是一個僅限於使用漢字的國家。不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也同樣。韓國的統治階級、兩班使用漢字寫信、創作。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朝鮮通信使,選用漢語造詣高的官員擔任。他們與日本的儒學家、僧侶之間用漢字筆談,並即席創作漢語詩詞。朝鮮只是庶民與漢字無緣。

朝鮮表音字創造於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下令創造庶民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文字。學者們遵照王命,創造了由11個母音和14個子音組成的表音文字。這種欽定文字頒佈之時,稱爲"訓民正音"。然而,統治階級仍然只限使用漢字。婦女、兒童使用拼音字。用拼音字書寫的文章叫"諺文",受人歧視。

甲午戰爭之後,韓國掀起"文明開化"運動。在稱爲"甲午更張"的改革中,封建制度受到衝擊,韓國引進太陽曆,從這時起書文從專門使用漢字過度到漢字與表音字結合使用。韓國淪爲日本殖民地時代,確定"國(指日本)漢文字並用"。當時,日方把朝鮮表音文字學者作爲反日思想堅持者來對待,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二戰期間,總督府命令解散研究表音字的朝鮮語學會,有的學者被逮捕投獄。因有上述歷史緣故,使用表音字成了民族主義標誌,被視爲反日愛國的象徵

1945年,韓國從殖民地統治中解救出來。新生的韓國提倡國粹主義。表音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於愛國。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訂了《表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

韓國大力推廣全面使用表音字起於1950年的韓戰。戰事中全國青年參軍受訓。他們由於學歷參差不齊,讀不懂混有漢字的教科書。於是首先在軍隊中統一使用表音字。而後擴展到全社會使用表音字。

另一方面,朝鮮北部也從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逐漸過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過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復漢字教育。目前朝鮮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至高中畢業止學習1500個漢字。大學期間再學習1500個。共計教授3000個漢字。同樣是在1968年,韓國的朴正熙總統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

1972年又確定恢復中學、高中的漢字教育。1974年確定學習1800個基礎漢字(初中900個,高中900個)。並允許漢字在國語和國史教科書中加到括弧內使用。

新的意見

<<<<<<<<<<<<<<<<<<<<<

中國網友好像很推崇韓方漢字派, 殊不知韓方漢字派與日方都是支持"台灣漢字"而不是"中國字"呢!!


170多個社會團體聯合組成全國漢字教育推廣總聯合會,1998年11月17日召開總動員大會,提出"從小學接受漢字教育,擺脫文化危機"的口號。大會通過議案∶1,小學學習漢字1000個;2,小學至高中的教科書漢字與表音字混合使用;3,允許公文、路標、招牌等漢字與表音字混用;4,獎勵新聞媒體採用漢字表音字混用方式。 大會還向國會提議,"廢除表音字專用法案"。贊同的7000多名政界、財界、學術界、宗教界、文藝界知名人士聯合簽名。

表音字專用者也沒有沈默。1997年11月下旬,以韓國表音字學會爲中心的表音字專用實踐促進會,在諸多大報上發表聲明,強調"在韓國解放半個多世紀的今日,更要堅定不移地使用表音字"。他們攻擊對方大肆讚美漢字的用意,在於恢復到舊王朝時代,說漢字使用者企圖將韓國國語作爲方言、表音字只允許作爲記述方言的"諺文"。該促進會認爲,韓文的表音字功能與漢字相比不但絕對的好,而且能表現出民族自主精神,所以主張全盤表音字化。他們還主張堅決徹底地貫徹"表音字專用"方針,要求立即停止目前的中學漢字教育。此外,該促進會積極促成把制訂發佈表音字的10月9日定爲法定公休節日。 爲維護表音字專用法,他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1000萬人大簽名活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972663
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漢字統於正體

文 ◎ 辛菲


(新紀元資料室)

大陸、台灣、韓國、日本學者在不久前於北京舉行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上達成共識,決定製作統一字形的常用標準漢字,以正(繁)體字為主。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涉及簡、繁體字取捨的文化之爭暫告一段落。其中特別引起外界關注的是,中國官方改變其歷來文字政策,首次提出「簡體字和繁體字(正體字)共存」的口號。

幾位學者十一月六日為此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正體字是中國古老文化留下的精髓,真正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現在全世界的中文熱方興未艾,而站在文化歷史長河中來審視,正體字是最應該、最有條件成為世界性的語言。統一字形並走回到正體字上去,是大勢所趨。

學者們還表示,這次會議也代表著中共歷來的文化和文字政策在實踐中破產。中共建政以來借廢除和否定正體漢字,達到截斷傳統文化承傳的各種企圖,均告失敗。

漢字擬統一 正體字為主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根據這次國際漢字研討會上達成共識,專家們將把五千多個常用標準字以正體字為主進行統一,如果個別漢字有簡體字,就繼續保留。

據報導,此次會議由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本屆會中還計劃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及地區吸收為新會員,擴大漢字使用國家的參與範圍。會議決定製作四國漢字「比較研究詞典」,逐漸統一各國使用的字形。會議還決定明年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第九屆研討會。

國際漢字研討會於一九九一年由韓國發起成立。其目的在於預防東亞國家因為使用韓國和台灣的正體字、中國的簡體字、日本的略字等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混亂,確定常用漢字的字數,推進字形標準化、統一化。

世衛中醫術語使用繁體字

國際漢字研討會多年來在國際社會的努力頗有成效,在這次漢字統一前,就有越來越多國家的民間及官方採用正體字。《明報》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七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已訂定中醫術語的中英文翻譯標準,所使用的漢字全部是繁體中文。

據稱,世衛組織透過中國、韓國、日本、英國、澳門等國家與地區專家,經過四年的努力,完成制定傳統醫學術語的正體字國際翻譯標準。

翻譯標準使用英文名稱與漢字對照的形式,全書以英文為主體,漢字全部使用正體中文;裏面收錄八大類醫學典籍、三千五百四十三個詞條,附有名詞定義或描述。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官員崔升勛表示,各國對傳統醫學術語有不同的稱呼與翻譯,制定統一標準的目的是滿足現代醫學教育培訓醫療、研究、資訊交流的需要。

據悉,當時中國接受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標準。有分析指出,國際間對回歸傳統漢字的呼籲產生了足夠的壓力。

無獨有偶,今年夏季德國《經濟時尚導報》披露,胡錦濤在給海外華人的題詞中採用從左到右的方式,並使用正體字﹔溫家寶多次給香港學生的題詞中也都使用正體字。


(Getty Images)

規範漢字有利中華文化普及

大紀元專欄作家章天亮博士認為,以正體字為主統一漢字字形有很多積極意義。漢字的一大特點就是字形的穩定,這個特點使得今天的人仍可以毫不費力的閱讀漢代乃至先秦的文獻。漢字的規範工作,會進一步增進漢文化的普及和增進民族之間的交流。

他說:「我們看到過去許多測字的人,都是以正體字為基礎來預測。那是因為漢字在創造的時候,每個字的寫法都有很深刻的原因。正體字要比簡體字更接近字的本來意義。」

中共文字和文化政策轉向?

據報導,出席此次國際漢字研討會的中方代表有安徽大學校長黃德寬、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李大遂等;台灣代表有中國文字協會理事長許學仁等。

《網路文摘》主編徐水良表示,這次會議雖是官方主辦,但是參與者多是民間的專家學者。總的來講,支持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占了優勢和上風,他們與我們這些年反對中共歷來的文化和文字政策,保護傳統文化和傳統文字的觀點,幾乎完全一致。這代表著中共歷來的文化和文字政策在實踐中破產,不得不轉變其政策。

他說:「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共的文字和文化政策還在起作用,能夠達到『簡體字和繁體字(正體字)共存』是一個突破,將來慢慢會趨向於正體字的使用。」

中共建政前就開始進行漢字簡化工作,建政後,於一九五六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一九六四年編印《簡化字總表》,但一九七七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遭到失敗,被迫收回,現在剩下幾百個簡化漢字及偏旁。與此同時,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毀滅和根除。毛澤東一直到他死去以前,都始終主張廢除漢字,改漢字為拼音文字。

徐水良表示,中共建政以來廢除漢字的種種企圖,統統都失敗了。

簡體字截斷傳統文化承傳

台灣文字研究者、《預言中的今天》主編張福章表示,漢字有其神傳的根源,裏面蘊含著文字的規則、自然循環運化的規律、原始的生命宇宙觀,以及敬畏天地神明的文化內涵。字裏面帶有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資訊,包含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既表現人的行為與狀態,也表達人的心靈與思維,還有預測學功能。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漢字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文化也豐富漢字本身雄渾多變的蘊涵。

張福章說,中共執政以來,用簡體字取代正體字,甚至想用拼音代替中國的漢字,目的是截斷傳統文化的承傳。

張福章表示,現在的簡體字雖然筆劃變少了,但是卻破壞了偏旁部首的規則及文字本身的文化內涵,甚至和原來的內涵反意。學簡體字的人很難看得懂古書,所以中國的文化就出現斷層,文化中最精華的部份被破壞掉了。

他說,在推廣漢字的過程中,人們也發現簡體字根本無法取代正體字。統一字形並走回到正體字上去,這是大勢所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973566
大忌丸弄錯了--中方需要先滅台灣國才能接受正體字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1/07/content_7024376.htm

韓媒體稱“統一漢字”已成協議

    《朝鮮日報》報道說,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日前在北京的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會議決定制作三國漢字“比較研究詞典”,逐漸統一各國使用的漢字字形,並就明年在首爾舉行第九屆研討會,各國分別設置3名聯絡員問題達成協議。3國學者還決定制定5000—6000個統一字形的常用漢字標準字。這5000多個常用標準字將以繁體字為主進行統一。如個別漢字有簡體字,就繼續保留。

    《朝鮮日報》同日在另一篇報道中稱,中國方面突然提出“繁體字和簡體字共存”,表現出相當積極的態度。一些學者甚至因此擔心“中國可能會掌握會議的主導權”,還有學者表示,如果中國過于堅持自己的意見,韓國、朝鮮、日本、臺灣和香港可能會首先採取措施,實現“第一階段漢字的統一”。

  統一漢字,韓國最積極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國際漢字研討會議始于1991年,由韓國發起成立。可以說,在中日韓3國中,韓國在推動漢字統一標準方面態度最為積極。為實現這一目標,韓國專門成立了“國際漢字振興協議會”,並主導了前7次國際漢字研討會。

    《朝鮮日報》在報道中稱,韓國發起國際漢字研討會的目的,在于防止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溝通混亂。以前,中日韓3國只要使用漢字就可以交流,但現在,韓國推行“韓文專用政策”,中國推廣簡體字,日本過度使用略字,致使僅通過漢字實現交流已相當困難。據統計,目前到韓國旅遊的70%的遊客是漢字文化圈人士,漢字是與他們溝通的最基本要求。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富有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為吸引他們到韓國旅遊和投資,並盡量減少他們的溝通不便,韓國的確需要推動同中國實現漢字統一化。當然,實現統一漢字,也是為了便于韓國人在中國學習、經商和生活。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韓國,實現三國漢字標準化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不過,大多數人認為漢字應統一到“正體字”(即繁體字)上,並希望中國向此方向靠攏。在日本,支持漢字標準化的聲音同樣存在,幾年前曾參加東京國際漢字研討會的日本代表石井勳就支持為漢字制定統一標準,認為應以《康熙字典》所刊載的漢字為基準

  中國學者指報道有誤

    雖然日韓兩國對統一漢字熱情很高,但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朝鮮日報》對“韓中日學界就‘統一漢字’達成協議”的報道並不準確。參加這次會議的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告訴記者,在這次會議上,韓國學者希望在韓中日3國實現“書同文”,但中方沒有在“統一漢字”上與韓日達成任何協議。他本人在會上談到漢字在中國的應用中提出了“簡體字與繁體字和諧共處”的觀點,但並不包括其他國家,更沒有認同將漢字以繁體字為主進行統一。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姚喜雙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說,中韓日學界未就統一漢字達成協議,一些韓日漢學家的願望是好的,他們尊重中國文化,尊重中國漢字,希望推動漢字的使用和交流。但會議並未做出“將5000個常用標準字以繁體字為主進行統一”的決定。(駐韓國、日本特約記者 詹德斌 孫秀萍 記者 王亮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2974049
蔡英文主席使用甚多簡體字?
    回應給: James H.(semaguang)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490996
識正書簡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識正書簡」是台灣現狀。馬英九那番話是吃老共豆腐,可惜民進黨看不出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491163
漢字成了國際競爭力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漢字成了國際競爭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3 09:42:42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2/9/2/101029249.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1029249&mdate=0723094242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韓國《中央日報》7月21日《漢字成了國際競爭力》,摘要如下:

  漢字是什麼,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文字?” 

  “是一種文化”,“兩者都是”,“是為溝通而產生的文字”。 

  參與如禪語問答般討論的人們表情都十分真誠。最近,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人氣時事節目《小崔說事》是討論會的氛圍。當天的主題是是否恢復使用漢字繁體字,特邀嘉賓中國漢字研究學院蕭啟宏博士問道:“如果那樣,簡體漢字就成了一種文化了麼?”回答卻各不相同,“是一種文化”,“只是為了溝通而產生的符號而已。”中華文化編輯的主編王幹插言道:“簡體漢字失去了原來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的形狀和意義,只是表達道理的文字,沒有資格(被稱為文化)。”旁聽席上的女中學生舉手反駁道:“如果現在恢復使用繁體字,那麼我們這代人就都成了文盲了,誰為我們負責?”蕭啟宏博士抓起麥克風回答說:“如果學生現在不學習繁體字,數年後就只能到韓國去尋找中國文化的影子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辯論,得出結論應“識繁寫簡”。也就是說,可以通過簡體字來進行溝通,但必須學習認識繁體字。 

  繁體和簡體的爭論曾經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如今為何又再次在中國掀起熱辯了呢?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繁體字文化被再次重視的緣故,人們開始意識到繁體字每個字都有其蘊含的或歷史性、或倫理性、或哲學性質的無窮價值,並且驚訝地發現,這並不是關係到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現在日本處於漢字複興時期,僅去年就有289萬人參加了漢字鑒定考試,比同期托福考試的參加人數還多。主要企業中的大部分會考慮到漢字水平,492所大學、1000所專科大學和399所初高中學校則幹脆把漢字作為入學考試的一個科目。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學者認為漢字是“正政之始”,也就是說,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漢字至今為止一直被認為是統治國家和個人修養的根本哲學。 

  越南也加入了進來。今年年初,河內大學法學院的幾名教授向本國教育部提出了全面開始漢字教育的建議,政府開始了肯定性的討論。理由有兩個,一個是不能丟掉過去漢字記錄的越南歷史,另外,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圈的越南,漢字就是一種國家競爭力。 

  韓國是怎樣的情況呢?2004年開始的國家公認的漢字資格考試停留在自我開發水平,每年參加考試的人數最多不過數萬名。超過80%的初高中學校漢字學科每周的課時僅一兩個小時而已。中國漢字教育專家蕭啟宏博士對本國的女中學生說:“(如果現在不學習漢字),數年後就要到韓國去尋找中國文化的影子了”,我們的記者覺得雙頰發熱,很慚愧。

(最後這段有點奇怪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7&aid=3540750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