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我愛大中華
市長:Rebec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我愛大中華】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Rebec/原創文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吳冠中哪裡做錯了?
 瀏覽3,848|回應3推薦14

Reb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4)

菩堤心
花木蘭
小鈴鐺
steven5408
桑琦
燕(休息中)
Xuser
早早安(顏俊家)
蒙成真
獨孤無劍

more...

聯合早報  2009-01-22
文化視角•李順福
 


去年9月,中國著名畫家,89歲高齡的吳冠中把113幅估值總達6600萬新元的畫作捐贈給新加坡美術館,這一起事件在中國網民間鬧得沸沸揚揚。

反對他捐畫的說他“胳膊往外拐”,甚至認為他不愛國。又有人說,他可以選擇把作品送給中國國內的美術館,也可以把畫賣了,然後把錢送到災區。

在反對聲中,支持他的也大有人在。 支持者覺得,吳冠中畫作既是中國文化的結晶,捐到境外而且常年展出,可以產生較大的影響。

上海美術館近日為他主辦《我負丹青》展覽會,感冒初癒的吳老,特從北京趕到上海出席新聞發布會,也給了他機會對捐畫給新加坡作了說明。

他的說明涵蓋了兩個重點。一,他說“我希望我的作品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哪個國家的人民都有共同的地方,送給新加坡、上海,都是一樣的,都是促進世界人民的瞭解和互相溝通。 ”他還說:“畫家可以有國界,作品是沒有國界的。”

二,“上海是國際交流的地方,新加坡也是,新加坡處中西之間,管理很好,我的重點是如何能把畫留下來讓人看得到,不爛掉。” 

 
須尊重藝術家個人決定

事實上,吳老曾經多次把畫作捐給北京之外的美術館。香港美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就曾獲得他的捐贈。去年年底,他把15件素描捐贈給上海美術館,使後者共擁有87件他的作品。

他說畫作就像他的女兒,總得給女兒找婆家。 從“為女兒找婆家”角度出發,選擇新加坡,吳老的決定顯然有他的理由。曾經到過新加坡,看到成功的管理模式。

吳老覺得把畫作捐給新加坡美術館,感到放心。由於長子吳可雨已是本地永久居民,愛屋及烏,他捐贈畫作給新加坡之舉,可說是順理成章。

與吳冠中捐畫類似,不久前入籍新加坡的大陸巨星鞏俐也成了部分中國人謾罵的對象。部分中國網民動輒就愛在網絡上攻擊他人,筆者以為這種謾罵文化是不健康的。

在這兩起事件裡,由於我國是涉及利益的一方(interested party),任何批評的言論或許會有不夠客觀之嫌。但是,路見不平,筆者還是想說出個人的想法,幷同時聲援這兩位藝壇人士。(見拙文《須要如此苛責鞏俐嗎?》聯合早報•週末論談》2008年11月22日)

首先,筆者覺得,只要不是傷天害理及危害他人,每個人應該有自由作出影響本身及私人資產的決定。不管他人有什麼意見或批評,對個人所作的決定要給予一定的尊重。

在吳冠中“事件”裡,說句不好聽的,部分批評者的心態顯得有點小心眼。他們只從主觀角度出發,沒有全面地看問題。筆者以為,因為贈畫給外國而把吳老形容為“不愛國”的說法不單是過於偏激,也是對畫家的不尊重。
 
 
開啟合作管道,促進交流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多中國人有機會到外國學習或交流,寬擴了他們的視野。可是,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受到民族意識的干擾,我想他們所持的國際觀還是相對薄弱的。

以捐贈畫作為例,把中國畫家作品送給外國,應該是介紹和推廣中國藝術品方式之一。它不只是文化交流,也是國際合作的一種模式。

在上海美術館舉行的《我負丹青》展覽會裡,就包涵了畫家捐贈給新加坡的49幅作品。從這項展覽,我們看到吳老的捐畫動作已經衍生了國際美術館之間合作的動力。

如果得以持續,在往後的日子裡,它引發的能量和開啟的合作管道將能為兩國的藝術交流帶來空間和效益。

據報導,中國的國內總生產量已經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經濟崛起的同時,我想,在弘揚中華文化的過程中,神州大地的人們還須向吳老學習,把心胸放大和具備更成熟的國際觀,中國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泱泱大國。
 

捐贈的作品之一:《點綫迎春》

 

吳冠中就贈畫給新加坡闡明:希望我的作品全世界都能看


聯合早報   (2009-01-15)
何惜薇     (上海特派员)

 
“畫家可以有國界,作品是沒有國界的。”

把部分作品捐贈給新加坡美術館而遭國人非議的中國畫壇泰斗吳冠中,昨天在滬闡明其贈畫觀點:“我希望我的作品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哪個國家的人民都有共同的地方,送給新加坡、上海,都是一樣的,都是促進世界人民的了解和互相溝通。”

這位學貫中西、數十年來探索著如何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起來的藝術大師也說:“上海是國際交流的地方,新加坡也是,新加坡處中西之間,管理很好,我的重點是如何能把畫留下來讓人看得到、不爛掉。”

去年9月,吳冠中把113幅市值高達6600萬新元的畫作捐贈給新加坡美術館後,引發了一場爭論,反對和支持他這麼做的中國人各執一詞。

反對者認為他“胳膊往外拐”、不愛國,其實可以選擇把作品送給中國國內的美術館,也可以把畫賣了,然後把錢送到災區。還有人說新加坡只會開闢一個以吳冠中名字命名的展廳,而不是單造一個專館,吳冠中是吃了虧等等。

 
89歲高齡的著名中國畫家吳冠中,去年把估值為6600萬新元的一批113幅畫作,捐贈給新加坡美術館;這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館收到過的價值最高的一份捐獻,也是吳冠中數量最大的藝術捐獻。 图为吴冠中捐赠的作品之一:《韩幌五牛谁保养》(古韵新腔系列,油彩,74x72公分,1996年作)。圖為吳冠中捐贈的作品之一:《韓幌五牛誰保養》(古韻新腔系列,油彩,74x72公分,1996年作)。 

支持者則覺得,吳冠中畫作既是中國文化的結晶,捐到境外而且常年展出,可以產生較大的影響。另有人說:“吳冠中又不僅僅只是向新加坡公共博物館一個機構捐贈了,之前也向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捐贈了數量不同的作品,這又作何解釋?難道吳先生先前是愛國的,現在又不愛國了?”

事實上,除新加坡、中國和上海美術館外,吳冠中還曾把作品先後捐給香港美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等等。去年年底,他才把15件素描捐贈給上海美術館,使這家美術館共擁有87件他的作品。

昨天感冒初癒、九十高齡的吳冠中一出院就從北京趕到上海出席新聞發布會,以介紹今天在當地開幕並展出至2月20的捐贈作品展。

該作品展以其自傳《我負丹青》為名,匯集了160幅吳冠中捐贈給新加坡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香港美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的作品,當中的49幅(即22幅水墨畫和27幅油畫)是他給新加坡的捐贈品。

新加坡美術館館長郭建超專程抵滬出席展覽會,他認為這項展出有深長的意義,五館合作體現吳冠中開闊的胸襟,也是一個重要的起步。

吳冠中把作品喻為自己的女兒,把捐贈行為視為為女兒找“婆家”。他笑說,自己的女兒“嫁得差不多了,還有幾個醜的不能嫁”。至於是否還會繼續創作,他笑說:“這要有靈感,就好像不懷孕就不能有孩子。”

他在發布會上重申,曾多次告訴家人,他的畫不是個人遺產,家人可以留幾幅做紀念,但大部分是要送給公共機構,讓歷史來檢驗的。

難能可貴的是,吳冠中的家人也非常支持其義舉。以這次的上海展出為例,他於新加坡定居的長子吳可雨數次親自把父親的作品帶到上海。

吳可雨說:“我父親一生為藝術而創作,他的創作是為人民,他創作的一些作品,他認為是屬於人民的。他希望他的作品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欣賞,正因為這一點,他覺得作品要放在公立博物館裡,也就是屬於國家的,人民能夠實實在在欣賞,儘管他的畫價很高。”

這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館收到過的價值最高的一份捐獻,也是吳冠中數量最大的藝術捐獻。圖為吳冠中捐贈的作品之一:《韓幌五牛誰保養》(古韻新腔系列,油彩,74x72公分,1996年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3&aid=3301147
 回應文章
弘扬与避难
    回應給: Rebe(rebec) 推薦2


gaoxiuyu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Rebec
張爺

这个让我想起,不久前去世的柏杨把他的手稿赠送给了大陆的博物馆的事情。柏杨捐献,是因为民进党的轰轰烈烈的去中国化运动,让这个一生批判中国人丑陋借以鼓舞中国人精神崛起的人,如何去面对这个倒行逆施的民进党呢。

我觉得吴先生不是柏杨般避难般的捐赠,而是弘扬般的捐赠,我很高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3&aid=3308921
《鸚鵡天價之謎》
推薦4


Reb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桑琦
菩堤心
張爺
方正平
紅粉豹

  《鸚鵡天堂》天價之謎 

 
林亦秋《藝術市場》 2006年第06期  
 


編者按:2005秋拍最為轟動的一件事莫過於吳冠中的《鸚鵡天堂》創下3025萬元的天價了,這幅鉅作神秘地出現在保利拍賣會場,又神秘地失踪,給藝術市場留下一抹傳奇色彩,直到今天藏家還在談論《鸚鵡天堂》的因起緣落。(本刊特邀新加坡知名文化人士林亦秋先生探尋此畫流向海外的行踪,並撰文以資紀念。) 

緒言

 2005年11月,在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新加坡商人郭瑞騰通過香港友人以人民幣3025萬元(新幣630萬元)的天價,拍下吳冠中的彩墨作品《鸚鵡天堂》,是中國畫拍賣市場上最為轟動的一件盛事,它創下了吳冠中本身畫作的最高價,也是中國健在畫家的最高價紀錄。
《鸚鵡天堂》是以新加坡為創作背景的彩墨畫作品,難怪畫家在拍賣後難掩喜悅之情,說是鸚鵡回家了!

緣起

1988年2月,吳冠中應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邀請,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閒暇之際,到新加坡的飛禽公園遊覽,公園里許多五彩繽紛的鸚鵡,棲立或飛躍在參差有致的枝丫之間,形成一片絢麗的圖景,令人讚賞不已。吳老當年69歲,老當益壯,被這奇景感動,當場畫了不少素描,回國後再以他精湛的畫技,繪成這幅丈二巨畫的《鸚鵡天堂》,除了題上“鸚鵡前頭人語喧,誰人不敢言”,他也寫上“一九八八年遊新加坡飛禽公園,意伴遊友人寄語鸚鵡畫圖中”,可見畫家端的是性情中人,也為這幅彩墨畫與新加坡的因緣作了個美麗的註解。

這幅高3.1米,長1.45米的巨畫,在1989年6月至1990年11月巡迴展覽於美國加州三潘市,阿拉巴馬州、堪薩斯州、紐約及密西根州等,由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主辦。後來這幅畫輾轉回到新加坡,由新加坡協聯拍賣有限公司,在1994年7月所舉辦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以《鸚鵡天堂》(設色紙本)之名推出,但拍賣過後,這幅畫也不知所終。

吳冠中畫作的最大收藏家

這次成功以人民幣3025萬元天價拍下《鸚鵡天堂》的郭瑞騰先生,是落籍新加坡的印尼商人,他在20世紀90年代,便開始收集吳冠中的畫作,與吳冠中也成了好友郭瑞騰說過,他是因為被吳冠中作品深深吸引而且得到啟發,才開始認真收藏畫作,並進一步產生興趣去深入了解藝術。更因為吳冠中對他生活的影響,而在新加坡設立了本地最大的私人美術館,稱為“好藏之”美術館,藏有1500多件各類藝術作品,定期公開展示。同時,他還在“好藏之”美術館的上層五樓設立了吳冠中美術館,收藏有百餘幅吳冠中的畫作。所以說,郭瑞騰是吳冠中畫作的最大收藏家,而“好藏之”美術館也是目前世界收藏吳冠中畫作最多的私人美術館。

在“好藏之”美術館的收藏中,以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作品為最多,其中有油畫、彩墨、素描、水彩等,明顯地散發著畫家創作的激情,而“好藏之”這次競標購得的《鸚鵡天堂》巨畫,肯定是吳冠中美術館中最昂貴的一件鎮館之寶。郭瑞騰的這一創舉,肯定為藝術家製造了一段傳奇,也為新加坡文化界添上異彩。

根據拍賣市場上所盛傳的,吳冠中丈二巨幅的畫作寥寥可數,屈指一算也不過20來幅,除了畫家私下保存的幾幅,有一部分為中國各大博物館購藏,流入藝術市場的也僅區區9幅,而“好藏之”美術館的郭瑞騰大手一揮,竟成功收購了其中6幅。

吳冠中遐齡86歲,年事已高,不太可能再創作如此的扛鼎之作,所以像《鸚鵡天堂》這樣的巨畫,在北京保利公司的秋季拍賣會上突然出現,馬上引起注意並騷動,最後一槌定音,成了“好藏之”的第7幅吳冠中巨畫珍藏品。
 

吳冠中在1988年首次來新舉行個展期間到飛禽公園參觀時,被一群關在籠裏的鸚鵡所吸引而當場寫生創作了《鸚鵡天堂》。這幅畫後來被被私人美術館“好藏之”以630萬元買 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3&aid=3301256
吳冠中希望“好姑娘”嫁到好人家
推薦4


Reb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菩堤心
了客
張爺
方正平
紅粉豹

吳冠中希望“好姑娘”嫁到好人家

中國著名畫家吳冠中和新加坡有一段非常深遠的友情。他在1988年2月間首次應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及南洋美專之邀,來新舉行個展,當時他69歲。

當年來訪期間,他曾參觀新加坡飛禽公園,被一群關在籠裡的鸚鵡所吸引,於是在鳥籠前當場寫生創作了《鸚鵡天堂》,作品長3.1米、高1.45米,是兼有寫實寫意之美的一幅大畫。17年後的2005年,這幅即興之作就以人民幣3025萬元(約630萬新元)成功拍賣,一舉創下他的個人畫價,當時也是中國在世畫家作品的最高價紀錄。

據經手人透露,《鸚鵡天堂》買主是本地私立美術館“好藏之”的主人郭瑞騰,他應該是當今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全面的一位收藏家。 收藏作品有百余幅。收藏作品有百餘幅。

 
吳冠中精神:要藝術不要命

高齡的吳冠中目前依然健筆,不斷有新作發表。去年9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9冊大型精印的《吳冠中全集》;另一套7本的《吳冠中文叢》由團結出版社出版。

”吳冠中曾說:“我的畫是將西畫的優點表現在中國畫之中。我畫的點和線,每一筆都包括了體面的結構關係。畫中的點和線,不管是大點小點、長線短線,在運用上是嚴格的,都不是隨便亂擺上去的,有時一點不能多也不能少,點子多了對畫面無補,我都想辦法將他遮掉。對線的長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隨便畫上去的,要恰到好處。”

吳冠中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可用他的一本書的書名來概括,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1919年,吳冠中生於江蘇宜興縣學工科,因機緣參觀林風眠的杭州藝專,立即被藝術所深深吸引,並下定決心從藝。
 
1938年升入本科學習油畫,授課教師為常書鴻、關良。在困難條件下繼續進行人體寫生,同時堅持學習中國畫。酷愛梵高、高更的作品,在畫中喜用大紅大綠強烈色彩,給自己取了“吳荼茶”的筆名,後改為“荼”一字,專作畫面簽名。
 
1947年,吳冠中抵達法國,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在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研修油畫,畢業後回國到中央美院任教。 1970年,被下放到河北石家庄李村劳动。 1970年,被下放到河北石家莊李村勞動。1972年,被允許每星期日作畫;因鄉下沒有畫具,就用硬紙小黑板當畫板,用農民拾糞的柳條筐做畫箱,人們戲稱他為“糞筐畫家”。
 
 
滿意的作品捨不得賣

有消息說,吳冠中很少賣畫。原因是:“不滿意的作品不願意賣;滿意的作品又捨不得賣”。

1988年年初吳冠中受邀來新加坡開個展。 當時他向記者舊事重提:“畫廊展出的都不是我滿意的。我滿意的約有兩百幅,捨不得賣。當然,這些作品都是我的好姑娘,總不能一輩子守著我,有一天總要讓她們嫁到好人家;好人家就是博物院和美術館。”

。吳冠中和新加坡再次聯在一起是在今年5月,通過“好藏之”,把他親自參與和整理的《吳冠中全集》分別捐獻給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報業控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等機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723&aid=33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