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女男大不同
市長:**J I M**  副市長: o.m浮雲sheela和亭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男女話題【女男大不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男女交通安全學校(熱情招生中)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遇酒駕雖可怕...但最怕自己不注意
 瀏覽8,119|回應26推薦13

**J I 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3)

mate : 國會議員大戰奇觀
多硯坊 (休)
sheela
龍女CHANG, HSIU-FEN
心念
螞蟻186
老詼訝
behappy
胡小蒨
**J I M**

more...

酒駕事件不是新聞 而是從以前到現在永無休止無法遏止的交通意外重大因素

無論交通單位如何宣導預防酒駕  無論警察如何密集攔檢取締酒駕

都無法抑制酒蟲在嗜酒如命者的吸引魅力

酒蟲猖獗作祟的影響力往往超乎凌駕與一般人們對於尊重生命的安全觀念

 不如我們靠自己養成良好開車習慣與避開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做好預防性風險得管控

除了本文最下面轉貼之養成調整駕車錯誤習慣之外

個人建議如下:

1.盡可能避開深夜 假日夜 騎開車出門習慣

(尤其是放長假或特殊活動季節期間)

2.遇路口絕對要慢下來多看多聽

3.遇等紅綠燈切記停在路口停止線後方 不需要強出頭(越前面靠近路口越危險)

4.充分正確利用車輛設備 安全袋 後視鏡及方向燈 故障燈..做好該有的警戒與警示

5.避免併排路口違停

6.樹立尊重生命安全觀念 無論是步行或行車都要停看聽禮讓 

因為酒駕如同沒有長眼的索命殺手鐗 常常出其不意的衝向我們

7.父母師長能夠以身作則從如何安全過馬路騎車開車..等基本安全防範觀念做起 

盡可能減少遇到酒駕的生命威脅...

8.遇到行徑詭異忽快忽慢 蛇行車輛  盡可能讓開 並報警處理

 

"調整錯誤習慣安全第一"新聞內容如下 提供大家參考

 

許多人在台灣開車,總聽過一個笑話,那就是「台灣開車是亂中有序,序中有亂,紅綠燈是當參考用的」這個笑話背後所引出嚴肅的話題,就是許多駕駛人太率性而為,對於道路交通安全認知有所不足,更不用說尊重道路上的其他用路人。

變換車道切記打方向燈

因此,我們常看到許多汽、機車駕駛人,在路上行駛時,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遇到黃燈不是停車而是急駛而過,更有的不禮讓行人、腳踏車騎士看到紅燈視而不見的闖過。當然了,就連酒駕所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事件,更是在媒體上屢見不鮮。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可能無法要求所有人都能夠真正遵照交通規則上的所有規定,但是我們卻可以先由防禦駕駛幾個觀念出發,由自身做起,起碼做到之後,可以避免許多因為自身不經意的小動作或是習慣而引發的危險。以下,以幾個民眾常在不知不覺中錯誤的駕車習慣,來了解駕駛習性與防禦駕駛之間的關係。

單手開車無法處理緊急狀況

國內習慣單手開車(單手操作方向盤)的駕駛者相當多,計程車駕駛也相當常見。此種單手開車的駕駛習性可能無法應付一些緊急狀況。在防禦觀念中認為,單手開車在一般道路上就不開有的習慣,在彎彎曲曲之山路更應絕對避免。

這是由於動力方向盤需藉由引擎帶動,對於運轉不順有熄火疑慮之車輛,可能因過彎時動力方向盤及煞車之使用,造成彎道中引擎熄火,則瞬間輔助動力失效造成方向盤回扯,而造成車輛撞向山壁、山谷或橋墩。

一般道路行駛若單手操作方向盤,可能為閃避前方障礙物而肇事(突入人車貓狗、前方坑洞或前車緊急煞車),單手操作可能可以完成閃避動作,但卻不能回正車輛,因而造成車輛無法順利控制方向而發生意外。

拿取物品手勿穿過方向盤

部分駕駛人習慣將小東西如零錢、回數票、太陽眼鏡、筆等等小東西置於儀表板內凹處,行駛中可能為了拿些東西,而將手穿過方向盤。這樣的動作可能對恰好突來之緊急狀況(需緊急煞車或迴避的狀況)造成干涉或延遲,而發生危險。因此車輛內應避免放置因加速、煞車、轉彎造成擾動異音的物品,否則容易於車輛加速、煞車、轉彎時因東西滑動異位而造成駕駛人分心。

儀表板上方的物品、車內後視鏡懸掛的飾物或宗教物品、助手席(右前座)座椅或腳踏墊上的物品等等。若真有需求,拿取時應從方向盤的外側拿取這才是安全的動作。

遇倒退、迴轉車輛要迴避禮讓

在無安全島隔離道路上,常見有車迴轉而前後移動,在未完成迴轉時,卻見其他用路人急忙搶先從其前方或後方通過,事實上此種搶先通過的行為是相當危險的。通常正迴轉之駕駛人可能已經手忙腳亂,無暇顧前又顧後,萬一發生操作失常之無預期加速(暴衝現象),就必然發生碰撞事故了。

對機車而言,可能只要輕微之碰撞就會導致嚴重結果,而所謂無預期加速通常發生在此種排檔轉換起步瞬間。

另若是看到有車從車庫倒車出來時,更須要有迴避禮讓的防禦性認知,因為我們無法確認倒車出來的駕駛人,到底對於車輛後方是否有障礙物清楚與否,更不知道是否這輛車子倒車出來時,會不會因為一時油門踩的過於用力而產生高速倒車現象。一旦想要搶先通過,往往也就是嚴重碰撞意外發生的時候。

ABS系統車輛煞車用力踩

ABS全名為Anti─lockBrakeSystem,防煞車鎖死系統。這個系統是當駕駛人踩下煞車時,並不會如沒有ABS系統煞車一樣,煞車系統用力鎖住輪胎後,但因為車輛動能大於輪胎摩擦力,導致輪胎打滑而無法控制行車方向。

許多駕駛未使用過ABS,或是對於ABS啟動時的回饋感覺不熟悉,當踩下有ABS煞車時,會因為煞車踏板回傳震動感而感到疑惑,便不敢再用力踩煞車,導致煞車力不足而發生意外事故。

在ABS防禦駕駛的觀念中,只有一個簡單的作法,那就是用力將煞車踩到底,其他煞車動作由ABS接手做動。初接觸ABS的駕駛人,可在無人無車的空地,將車速開到約時速四十公里後猛踩煞車,體驗ABS做動時的回饋感,也可確認ABS煞車是否正常做動。在方向盤控制上,依照正常迴避狀況操作即可。

後視鏡盡可能調到最大視野

車主左右兩邊後視鏡主要目的在提供駕駛人車子兩旁與後方的視野,其調整應盡可能達到最大視野為主。一般道路或高(快)速公路,應盡可能加大視野,在鏡內看見自己車身的必要性不高;而市區窄巷時,仍以兩側視野為主,若有需要再將頭稍微動一下可看到自己車身即可。

後視鏡在防禦駕駛的觀念上則是不可完全依據後視鏡來判斷左右有無車輛,而是在變換車道或回轉時,需加入轉頭確認後方是否有來車,來車的距離等。車內後視鏡的功用是看正後方及後遠方車輛,不需要看到兩側的車窗。

車內後視鏡大多具有防眩裝置,可降低夜間後車大燈對駕駛人的影響。自行加裝車內廣角鏡或較大的車內後視鏡,不但會養成依賴車內後視鏡的習慣,忽視兩側後視鏡的重要性,也會失去夜間防眩的功能。更重要的仍無法消除視野盲點與死角,另外廣角鏡無法呈現正確比例的距離判斷,是另一引起距離誤判的原因。

至於後視鏡調整方式,左右後視鏡看到的範圍盡量往外,恰好看不到自身左側車身邊緣為止,車內中央後視竟,則是以能看到最大後擋風玻璃範圍為主。

高速行駛正視前方50至100公尺處

對部分駕駛新手,開車上高速公路是一件興奮且緊張的經驗,駕駛新手在高速公路常擔心無法維持車輛於車道上穩定行駛。而最常聽到的穩定方式諸如以駕駛人視線、車上任一標誌、車道線任一點等三點成一直線。事實上,此種三點成一直線方式並不簡單也會導致駕駛人分心,在高速公路維持高速穩定行駛訣竅其實相當簡單。

駕駛人在高速公路行駛時,駕駛人位置在車道中央偏左一點的位置,因此只要看著正前方五十至一百公尺處,好像自己沿著車道位置往前走一般,方向盤就不會忽左又忽右。

爆胎千萬別用力踩煞車

行車在路上,總不免會遇到車胎爆胎的情況。一般人遇到爆胎,直覺反應就是猛踩煞車,往往這個時候會因為突然的煞車讓行車方向失去控制,因此遇到爆胎時,此時必須雙手輕握並抓穩方向盤,控制車輛維持直線行駛,鬆開油門踏板,同時注意後方車輛,開啟方向燈向右路側停靠。

預防爆胎平常就須多注意輪胎狀況,包括胎紋深度、胎壓是否過飽或不足,胎壁胎壁是否有破損、是否有異物插入等。其中胎壓部分在汽車的車主手冊或車身上都會有相關標示。

右轉盡量靠右左轉靠左

「右轉前應行駛右側車道、左轉前應行駛左側車道」,此為大眾對轉彎前行駛車道所具備之觀念,也符合交通規則要求。在防禦駕駛觀念上,右轉時所選擇之行駛路線應盡可能靠右,同理,左轉時,除建議盡可能靠左外,也應注意在還無法左轉或迴轉時,切勿將車子大幅度向左轉了一個角度而停於車道中央待轉,以避免後方及對向之車輛為閃躲而發生危險。

若欲轉入之車道較窄或駕駛大型車時,建議在入彎前即應選擇適合的路線,而非作出S型路線;一般而言,若駕駛小型車,應均不需此種S型路線。換言之,對於小型車之駕駛朋友,不應有此種轉彎前的危險動作。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856908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狗不教.............
    回應給: 麥芽糖(myata) 推薦3


**J I 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螞蟻186
**J I M**
麥芽糖

狗不教.............人之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989647
寵物與駕駛人, 又一起令人難過的車禍!
    回應給: **J I M**(hm0001m) 推薦3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心念
螞蟻186
**J I M**

這主人, 無法應付突發狀況.

難過!

愛犬撲向駕駛座 女警肇事恐癱

沒人救南投縣竹山警察分局女警陳淑娟開車載女兒外出,愛犬「皮皮」途中闖禍,造成母女重傷,牠也癱軟無助。
記者何炯榮/攝影

南投縣竹山警分局負責交通宣導業務的女警陳淑娟,昨天開車送女兒陳于慈及愛犬「皮皮」到二水火車站搭車,途中趴在後座的皮皮突然撲向駕駛座,造成陳女駕駛失控直衝路邊電線桿,陳淑娟有生命危險,醫師說即使清醒也可能全身癱瘓,狗也癱軟在地上。

警義消趕到車禍現場,看到轎車車頭整個凹陷包住電線桿,現場沒有煞車痕,研判車速非常快。陳淑娟昏迷在駕駛座上,前排牙齒斷裂,滿口鮮血,已無生命跡象,經消防隊員施以心肺復甦術急救才恢復心跳送醫。坐後座的陳于慈一直喊腰痛,狗則癱軟在副駕駛座的腳踏墊上,疑似衝撞擋風玻璃後跌落,兩眼無神。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學部長周志中說,陳淑娟全身是傷,第一、二節頸椎脫位性破裂,有生命危險,即使日後能清醒,也可能會全身癱瘓。陳于慈的右肩鎖骨斷裂,左小腿有長約廿公分創傷,手術後無大礙。

警方指出,四十七歲的陳淑娟昨天上午七時開車送女兒到二水火車站,平日跟著出門的愛犬「皮皮」也一起上車,與女兒坐在後座。七時卅分行經二水鄉南通路二段時,皮皮突然從後座撲向駕駛座想倚靠陳淑娟。

陳于慈說,她看到皮皮突然衝向前座,伸手想去抱牠,但皮皮掙扎撞到方向盤,媽媽急著安撫皮皮,車子才失控撞上電線桿。「我看到媽媽吐血,又叫不醒,我的腰也很痛,不知如何是好,希望醫師全力救我媽媽」。

獸醫師說,柴犬個性沈穩,變成寵物後難免「恃寵而驕」,狗不喜歡密閉空間,在車內可能會不安,更喜歡黏主人。

四十七歲的陳淑娟一九八七年警專畢業,在警界服務廿六年,丈夫陳坤旭是竹山警分局警備隊長,兩人是同事眼光中的恩愛夫妻和好同事。

【2013/07/21 聯合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愛犬撲向駕駛座 女警肇事恐癱 | 意外現場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8041865.shtml#ixzz2ZgLWnnsi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989139
熱褲長腿妹失戀沒睡, 連撞16機車翻車!
    回應給: **J I M**(hm0001m)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螞蟻186
**J I M**

中天新聞》高雄市6日發生一起車禍,一輛轎車連撞路邊10幾輛機車,最後轎車90度翻轉,不過肇事女駕駛穿超短熱褲,露出一雙修長美腿,竟然成為意外焦點。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971387
小心!
    回應給: 三狂(anitaych) 推薦4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螞蟻186
老詼訝
**J I M**
文達

看這粗心的駕駛, 還害對方的大卡車, 離開道路躲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871630
當頭棒喝
推薦5


三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心念
螞蟻186
麥芽糖
文達
**J I M**

一直以為我駕車已經很小心了,沒想到,裡頭還是有些狀況,是我沒有注意到的。

以後,我一定會更加小心,希望大家都平安。

率性而為,千萬別用在道路安全上,是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865071
事前預防遠勝於事後於事無補
推薦5


**J I 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心念
螞蟻186
麥芽糖
**J I M**
文達

我們無論管別人怎麼樣

但我們可以避開這禍因

避免自找苦吃


~平安快樂 喜樂永遠~JIM祝福您!
【 治癒任何疾病,其實並不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614&aid=4858586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