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斌、高有智、謝錦芳、何榮幸,中國時報2010.12.11摘要〕 台灣邁入文明社會的進程中,有許多精彩的傳奇人物,更有不少堅韌的台灣女性,扮演獨特的社會角色。
日治時期,台共領導人謝雪紅被視為一代奇女子。當時還有不少女性引領風騷,例如台灣第一位女醫生蔡阿信。
蔡阿信於1899年出生,十二歲進入「淡水女學校」,後來獨排眾議考上日本唯一的「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現東京女子醫科大學),1921年返台時報紙斗大標題寫著「萬綠叢中一點紅」,她從日本穿回台灣的衣服也成為流行。
蔡阿信先在台北日新町自宅開業,再轉赴台中設立「清信醫院」,收費原則是:富者多收,貧者少收,赤貧免費。蔡阿信設立「清信產婆學校」,前後培育數百位專業訓練的助產士。
此外,台灣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女市長「嘉義媽祖婆」許世賢;以及「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
台灣早期的「女強人」陳杏村,則是讀者應該知道的另一個名字。作家陳柔縉指出,1935年陳杏村從東京銀座的FASHION SCHOOL畢業,回到台北最熱鬧地段開店,雇了十五名員工,為人縫製時尚服裝;
後來投身三○年代「東方巴黎」的上海,引介上海最摩登的旗袍款式進入台灣。陳杏村既是當時少見的商場女強人,也是「流行界的先驅」。
陳柔縉說,陳杏村在台灣賣過咖啡、到上海賣過香煙,曾以個人名義捐兩架飛機給日本軍方,戰後一度被中華民國軍事法庭起訴。
無罪返台後,改做中日香蕉貿易,曾任台灣區青果輸出業公會理事長。「戰後初期的香蕉,就跟現在的電腦一樣,是早年台灣賺錢的主力,陳杏村能成為蕉商龍頭,更顯能力非比尋常」。
陳杏村的媳婦是曾任「資生堂小姐」的日本人齊藤桂子,當前日本內閣最紅的大臣蓮舫,則是陳杏村的孫女。
戰後台灣女性地位逐漸上升,女強人愈來愈多,但代表「媽媽的味道」的傅培梅仍寫下一頁傳奇。
陳柔縉強調,「一九六○年代開始,台灣媽媽已經開始看著電視,抄筆記本,寫下傅培梅示範的料理;台灣孩子的嘴角餘香,也開始跟傅培梅脫不了關係」。
傅培梅出生於大連富商家庭,十九歲移徙來台,在重慶南路擔任打字員,廚藝無奇。婚後受丈夫刺激,決心鑽研烹飪,向餐廳大廚學藝兩年多,練出一手好菜。
1962年十月十日台視開播後,傅培梅因一位學生推薦,穿圍裙出現在黑白畫面上,以炭爐做了一道「松鼠黃魚」;雖然百密一疏,忘記帶刀,仍然完成台灣電視史上的第一個料理節目。
「此後傅培梅在電視教了三十八年的菜,也曾在日本富士電視教過五年中國菜。傅培梅這個名字揉合了媽媽與做菜的意象,成了『吃是幸福』的永恆標記。」陳柔縉強調。
近年影響力最深遠的傳奇女性,則首推慈濟證嚴法師。呂理政特別推崇強調,「證嚴法師以沒有分別心,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態度,容納社會各階層信眾,帶領慈濟人行善布施、綠化環境、淨化心靈,讓人不得不注意到這一股『慈悲的力量』。」
參考資料:蔡阿信、謝雪紅、戲夢人生 藝界國寶照亮舞台、許世賢、張玉蘭、葉陶、正港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