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5.2010 蘋果】國內粗估約百萬名民眾飼養寵物魚,但近期魚生病竟買不到藥!
民眾楊先生向《蘋果》投訴指出,最近到北市著名的水族街民權東路買魚用藥時,遍尋不獲,後來才知農委會禁止水族館販售觀賞魚用藥,還要民眾去看魚醫師取得藥品。
楊先生抱怨,近來季節交替,家中飼養的孔雀魚,陸續在尾巴或腹部長出白斑,疑似罹患白點病;按過去經驗,只要花一百多元買白點病藥水就可醫好,如今沒藥買,已有十尾孔雀魚陸續死亡。
三業者均表示,「政府以未聘僱獸醫為由,禁止水族館賣藥。」民眾只能自己去找魚醫師。但進一步詢問:「魚醫師在哪?」業者也一頭霧水。
台中縣水族業者廖俊祥表示,台灣飼養寵物魚的民眾超過百萬人,「貿然取締政策顢頇,引發百姓恐慌。」高雄市中庸街上的海洋水族館負責人何昌年說,兩周前廠商已回收藥劑,消費者多表示只好把生病的魚放生,「規定不切實際!」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表示,根據《動物用藥品販賣業管理辦法》,水族館業者在銷售魚藥品時,須有獸醫師、藥師駐店,否則將面臨九到四十五萬元罰鍰,地方政府近期接獲不少民眾檢舉,才會從上周開始,大力掃蕩。
目前包括豬、牛、羊等經濟動物或貓狗等的非處方用藥,可在動物醫院或有販賣許可的飼料店買到,處方藥則需由獸醫師開藥,但像鳥、兔、鼠、魚等寵物,若生病都需要獸醫師診斷開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曾晴賢表示,《動物用藥品販賣業管理辦法》在六年前就有規範,近期才開始掃蕩,根本就是六年來沒在管,也沒祭出讓業者逐步合法化的配套,才會引發抱怨。
養觀賞魚十多年的民眾葉先生說,通常新手養魚沒照顧好就會需要藥物,但魚醫生很難找,用藥的部分水族館應該有豐富經驗,應交給他們判斷比較合理。
從國中開始養觀賞魚的民眾彭先生說,根本不知道魚醫生在哪裡,若看醫生的費用超過魚的價值,好像就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