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慈悲 家家戶戶觀音媽
〔張企群、鐘武達,黃哲斌 中國時報2010.08.05摘要〕 台灣家家戶戶最常見的佛教神祇,為何不是阿彌陀佛,而是觀世音菩薩?至於佛教經典形容為「勇猛丈夫」的觀世音,為何變成我們習見的慈悲白衣仕女?
佛教「西方三聖」之一的觀世音,原本就有不同形象,《華嚴經》形容他是勇猛丈夫,《普門品》更說他有32種形象。唐代以前,觀世音塑像原本大多是男身,然而宋代開始,就出現白衣仕女形象,因而被稱為「白衣大士」。
由於道教也奉祀觀世音,認為他有庇護婦幼、超度亡靈的法力,能夠「慈航普渡、接引西方」;等到移民來台,佛道不分的習俗,使得許多齋堂或巖仔(漳泉傳統意指山邊的寺廟,如「芝山巖」及「寶藏巖」)都主祀觀世音;
又因民間相信他能超度陰靈,百姓民家也會供奉「觀音媽」,守護家中的公媽牌位,許多人家的香案上,常會懸掛觀音像捲簾取代神像。
經過百年來的演化,觀世音成為台灣最受尊崇的佛教女神,最知名的大廟就屬台北與鹿港的龍山寺,前者甚至與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外國觀光客來台三大旅遊勝地之一,1985年被列為國家古蹟。
擁有271年歷史的萬華龍山寺,寺中尊奉的主神,正是觀世音菩薩,信徒認為,因應各地信眾的生活文化及歷史背景有所不同,「觀音媽」的面相也是變化眾多,台灣民間以女性造形為主流,千百年來,始終是信徒心目中慈悲為懷的神明。
一府二鹿三艋舺,彰化的鹿港龍山寺也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明末清初唐山過台灣,許多中國宗教信仰也跟著先民跨海,十七世紀中期在福建苦行的肇善禪師,雕刻了一尊觀音佛像準備經海路送往浙江普陀山,不料途中遇上暴風雨,漂流到鹿港落腳,成就了龍山寺的由來。
鹿港地方文史工作者鄭武郎說,「龍山寺從原本的小廟,三百年來歷經祝融之災、地震,仍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寺廟,甚至被譽為台灣紫禁城」。
自古至今,鹿港龍山寺的信徒都以女性為主,民間傳言,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代表性神祇,加上女性信徒眾多,為了便於貼掛在閨房之中,每日參拜,才藉由書畫家之手,塑造出女性的溫柔相貌,更加深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形象,也成為母性慈愛的象徵。
民國五○、六○年代,台灣曾廣為流傳一張「觀音大士騎龍」的顯靈照片,穿鑿附會強化觀音媽的神跡,近年更出現類似內容的動畫。
在梵文裡,「菩薩」的原意是「覺有情」,覺悟救度眾生的情意。現在手持銀瓶柳枝、大慈大悲的千手千眼觀音媽,反映出千百年來信徒的集體願念,也反映了台灣移民社會渴望母性慈悲照護的隱性鄉愁。
參考資料:
古印度文明啟迪11 極度聰明靈巧的人
六祖啟迪39 自性覺 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