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憂鬱症」
http://psy.pmf.org.tw/pp8.htm
本文作者:鄭琇襄
「憂鬱症」最怕(鎮日在家裡無所事事)+沒有正當讓負面情緒發洩的管道。找好友傾訴心事,不一定能有效幫助解決煩惱憂愁,有時還恐怕會愈幫愈忙!好友最好是對「憂鬱症」有認知的人士,如心理諮詢醫師,憂鬱症的得勝者。
不僅"無所事事"的人容易患了「憂鬱症」。
太愛當"強人"的人也容易患了「憂鬱症」。
※曾有一則新聞報導:
有一個三十歲的青壯年在家裡房間的電腦桌前全身赤裸,已經死亡七天,發現他的人不是他的父母,是他的朋友來找他。他住在三樓,父母住在二樓。三樓有另外的通道能夠隨意出入,不用經過二樓一樓的客廳。
所以,有很多人完全沒有「憂鬱症」的病識感?他的家人也不知道那些症狀就是已經有憂鬱症的傾向?尤其現世代網路各樣科技發達,包羅萬象,只要上網就可以打理身外所有的事情;方便之後隱藏不明殺機,防不慎防。
◎辨識自己或別人有無「憂鬱症」的傾向?
1現實人際關係退縮:
如網友很多(鎮日與電腦為伍),沒有現實的朋友。
2現實與人的交通自閉"功能退縮":
電腦打字交談沒障礙,與人面對面說話有障礙。
打手機簡訊交談沒障礙,直接講電話有障礙,與人面對面說話有障礙。
3足不出戶,不與人接觸,與家人關係淡漠,活在"自以為義"的世界。
4情緒起伏不定,極易暴怒&伴隨摔東西,敏感的鑽牛角尖。
5時常有自殘、自殺的強烈念頭;已執行過但未成功過。
6無法在"壓力解除"以後恢復自然愉快的心情。
7時常失眠、作惡夢、無法持久的工作、愛說謊、偷竊行為。
8時常身體有多處痠痛,但是檢查不出根本病因。
※這12345678不是「憂鬱症」發生率的優先次序排列,
是只要有一項或以上,長期頻繁地表現出來就要特別多注意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