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002/20100208041672.html
抗旱 經部:推動每人日用水250公升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2-08 11:05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8 日電)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天表示,總統馬英九已指示,應以全國、全民、全面的三全態度面對乾旱;未來將建構一個節水型社會,推動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從目前的274公升降至250公升。
馬總統上午主持99年2 月總統府月會,邀請施顏祥以「合作抗旱-建構節水型社會」為主題,發表專案報告。
施顏祥指出,去年9月至今年1月國內重要水庫集水區累計降雨量,除北部新山、翡翠水庫、嘉義蘭潭-仁義潭水庫超過或接近歷年平均值外,其餘均不及歷年平均值的7成。
他說,北部寶二水庫、中部鯉魚潭水庫、南部曾文-烏山頭水庫、南化水庫只接近或甚至不到過去降雨量的一半。
他指出,台灣年總用水量約180 億噸,由水庫供水量約43億噸,目前水庫有效容量只有19億噸,佔全年用水量的11%,遠低於日本水庫36%。如果氣象水文情況不佳,將出現缺水危機。
施顏祥表示,中央氣象局近期天氣預告指出,未來1 季各地區的降雨量機率是「正常偏少」,值得大家注意,「我們必須嚴肅看待水資源運用不足的問題」。
他強調,經濟部正依據總統指示,推動全國、全民、全面的「三全」節約用水運動,希望建構台灣成為節水型社會,包括推出水價優惠措施、發送節水墊片、加強節約用水宣導、補助民眾購置省水標章產品、加強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用水措施。
施顏祥指出,台灣目前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為 274 公升,比許多國家如西班牙、法國、新加坡要高,有必要節約用水,「將以每人每天250公升為長期推動目標」。
施顏祥也比較各國用水指標,台灣每人每年可分配降雨量少、自來水管線漏水率高、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偏高、工業與農業用水效率可再提升。
他認為,在氣候變遷下,地球暖化日益加劇,國人應學習與環境友善共存,愛山、愛水、愛惜地球資源,是現代國民的美德,也是責任,盼望全民養成「節水惜福」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