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物貿易談判今天進入第3天,對農業衝擊引發爭議。(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2015-11-23 15: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兩岸貨物貿易談判今天進入第3天,到底協議對台灣是好是壞仍充滿爭議,有一位農夫在部落格撰文指出,貨貿是「犧牲農業來成就財團」,若國家的農業根基被拔除了,台灣「就像一棵死亡的植物」。
一位在台中從事柿子產業的農夫,昨日在部落格寫了「一個農夫看貨貿協定」一文,他表示,他原本是唸國際貿易,認為台灣產品一定要銷出去,因此支持簽訂貿易協定,但當他回家鄉務農後,以為產品好就能賣,但幾年後卻發現台灣的農業與薪資一直沒有轉好。
後來他發現,真正的原因是財團因為貿易開放,把自己產品銷出去賺錢,雖然GDP一直在成長,但薪資卻一直沒有增加,同時貨易協定讓外國便宜農產品進入台灣,農民更賺不到錢,消費力降低,商家承受高物價但也不敢漲,所以整個內部經濟不循環,經濟也越來越差。
他認為貨貿也是犧牲奴業來成就財團,如48小時內的貨品通過規定,將成為檢驗漏洞,中國低價農產品質問題,會讓全國人民健康堪慮;而科技業為了拚低價,排放污水到農田、PM2.5持續升高,最後沒水種田、米價攀升,「這樣真的是幫助台灣的經濟嗎?」
他認為,今天犧牲少數的農民,但內部經濟是一體的,缺一個環節台灣就會運作不起來。他也強調,他對經濟看法不一定對,但值得思考的是:「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當根基被拔除了,就像一棵即將死亡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