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施政不能只看數據,重要的是人民的感受,但馬政府卻一直強調去年經濟成長率破十%,今年預估也有五%,洋洋得意,好像民眾不知感恩圖報。
但批評者早已指出,人民生活是否改善,主要判準是收入是否增加,有沒有工作機會。若從這兩方面來看,馬政府的施政是不及格的,因為民眾的薪資所得不進反退,跟十多年前的水準一樣,而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並且靠著政府提供大量的短期工作,美化了失業數據,即使如此失業率仍是四小龍之首。
為何經濟成長率破了兩位數,但人民卻享受不到成果的果實?癥結在於傾中政策使得產業大量外移中國,形成「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現象。據中研院經濟所的數據,海外生產比率從二千年的十二.三%增加到去年的五十一.二%,增加了三倍多,因此出口金額雖然屢創新高,但就業機會並未在國內,受惠者只是少數廠商與股東,一般上班族根本是看得到,卻吃不到。
所以,向中國傾斜,無限制的開放,只會造成台灣資金、技術流向中國,與工作機會的流失,根本不是拯救台灣經濟的仙丹。而以台商多年來在中國創造了一千多萬個工作機會來看,實際上是台灣解救了中國經濟。但馬政府卻把中國當成恩人,幾乎是跪地求助,企盼中國施捨。
過去,媒體或在野黨如此批判馬政府,必然受其御用文人、媒體,以及閒閒沒事的政務委員的反擊,如今中研院經濟所也提出相同論調,不知馬政府如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