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術界「台灣之光」美稱的中研院院士、生醫所長陳垣崇,被檢調指控涉貪污圖利罪,大舉搜索、約談偵訊、將他列被告以六十萬元交保候傳,此事震撼學界,人人自危、噤若寒蟬,有若學界白色恐怖來臨!
陳垣崇是國際知名傑出學者,多項基因研究及罕見疾病新藥發明獨步全球,為台灣基因醫學標竿,將自己研發、全球獨家專利的基因檢測試劑,授權自己投資的公司生產,以求準確掌握品質,卻遭檢調指控圖利。
如罪證確鑿,當然該辦到底,但是,此時祭出司法大刀,卻有很大爭議,從目前案情來看,問題應在法律跟不上尖端研究,檢調卻據以發動搜索、偵查,將造成學界的極大限縮,甚至扼殺科技發展。如果早年就對科技研發移轉這麼查辦,現在恐怕沒有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
搜索、約談、偵訊等司法「處分」,就重視聲譽名節的學界,根本就是「實質懲罰」,即使未來法院判決無罪,損失已恨天難補,更嚴重摧折學界志氣。
前國科會副主委謝清志是知名航太工程專家,檢調偵辦南科減振案,將他收押並依貪汙圖利罪起訴求刑十五年,法院一、二審均判無罪。這段「經歷」讓他感慨良深,寫下「謝清志的生命振動」一書洗冤告白。
國家太空中心前主任吳作樂,檢方偵辦ARGO採購案,將他依涉圖利罪收押起訴,法院一、二審都判無罪。高捷案中,高雄捷運局長周禮良被收押,最後無罪定讞,才還其清白。
案案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為何檢方偵辦與法官判決落差那麼大?檢調大動作,可能毀人一生,更可能毀掉人才,豈能不慎?
以上案例,令人質疑,難道除弊之刀,被當做政治鬥爭工具?在馬英九的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白色恐怖化整為零、披著除弊外衣,又復活了嗎?(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