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金錢腦〉商品禮券交付信託 券面保值避風險 文/洪宣儀 莊小姐日前在拍賣網站上看到有網友販售百貨公司禮券,以面值九折出售,之後莊小姐順利取得禮券,到百貨公司消費也沒有產生問題。不過,莊小姐擔心,雖然先前買的禮券沒有問題,並不代表未來不會買到假禮券,而且現在詐騙情形嚴重,即便在進行網路交易過程中隨時保留交易流程及證據,但仍擔心惹「禍」上身。 莊小姐聽說,現在大型百貨公司的禮券都有交付信託,對持有人很有保障,她想多瞭解這方面的資訊,該注意哪些地方?而信託方式是否也能有效避免網路詐騙呢? 擔心「商品禮券」貶值? 過去企業為犒賞員工,在年節或績效獎勵時,常會發放百貨公司或量販店禮券;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到百貨公司消費,因此許多人會將禮券打折出售。一般購買禮券來源,除了向百貨公司直接購買外,大多向認識的親友、或他人轉介、或到網拍購買。 若是自己認識的親友,理應不會有作假的困擾,但若向不認識的人或網友購買,作假疑慮就會浮上檯面;另方面,一般人也會擔心百貨公司或量販店是否會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血本無歸。 商品禮券 也能在銀行開立信託專戶 經濟部公告之「零售業等商品(服務)禮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裡的應記載事項第2點第3款規定:「發行人之履約保證責任(發行人應依下列方式之一為之):……□本商品(服務)禮券所收取之金額,已存入發行人於○○金融機構開立之信託專戶,專款專用;所稱專用,係指供發行人履行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務義務使用。……」 目前許多銀行信託部推出商品禮券價金信託,禮券發行人(百貨公司或量販店)以信託方式提供履約保證,與銀行簽約成立信託契約,約定由發行人於該銀行開立信託專戶,將發行禮券所收取之金額,存入該信託專戶內。 信託專戶內之款項僅供發行人履行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務義務使用,金融機構得按消費者使用之額度撥出於發行人。簡單地說,禮券持有人不用擔心向百貨公司或量販店所購買的禮券,是否會因為百貨公司或量販店倒閉而損其利益。 至於持有人要查詢手中的禮券是否成立「商品禮券價金信託」,可檢視該禮券背面說明,一般而言,該禮券是否交付信託,持有人可透過各銀行網路查詢介面,或向銀行信託部查詢,就可知道能否交付信託。 禮券信託只能保值 與網路詐騙無關 此外,要提醒所有人,「網路詐騙」與「禮券信託」是兩回事,禮券有無信託與網路詐騙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透過網路交易或其它管道而取得之禮券,不能百貨公司、量販店及網路拍賣業者主張任何權益。 若想進一步辨別禮券真偽,可參考以下方法: 一、向持有人請求檢視發票或收據,若無,可請教百貨公司或量販店如何辨識真偽。 二、與賣方當面交易,在合理的情形下,可以選擇在百貨公司或量販店櫃檯前逕行結帳交易,如此可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三、確認交易對手的真實身份,並請求簽署聲明書或切結書,記載買賣雙方、交易時地、禮券編號、聯絡電話、其它聯絡方式等等。 〈重要聲明〉以上建議乃根據讀者來函之個案條件所提供的投資參考。客戶應清楚了解相關投資商品之風險等級是否與本身風險承受度相符,願意投資並自行承擔一切投資風險。(本文作者為聯邦銀行財富管理部北區理財諮詢顧問兼市場研究專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