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柴棺龜 台灣原生種
食蛇龜與柴棺龜都是台灣原生種烏龜,也都被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牠們面臨的最大威脅,除了人類,就是被棄養的外來種烏龜。
柴棺龜棲息於低海拔之池塘、水田等水域環境,頭背為黃綠色,因此被稱為黃龜。背甲為淺棕色或黃褐色,腹甲為黃色,具馬蹄形黑色斑點或為全黑。柴棺龜曾在山坡之農墾地被大量發現,如今族群數量已不多,且面臨水域污染、棲地破壞等問題。
食蛇龜又名「蛇龜」或「山龜」,往年在台灣鄉間很常見,但近年已銳減,是台灣淡水龜的一種,山地及平地都有牠們的蹤影。這種龜確實會以蛇為食,通常是先激怒蛇類發動攻擊,再利用可活動的腹甲把蛇夾死、吞食。
往年有些山區農民以為「蛇龜」到半夜就會變「龜蛇」,會像蛇一樣「吐信」,具有攻擊性,但這是錯誤觀念。(記者楊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