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烏托邦王國
市長:昕弘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烏托邦王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投資理財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各族群理財 需求大不同
2006/08/08 21:44 瀏覽200|回應0推薦0

昕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各族群理財 需求大不同

記者盧麗玉/專題報導

不管有沒有錢,都要理財,否則「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擁有大筆資產的人,通常會找理財專員詢問理財規劃,包括軍公教退休族、中小企業主、醫生等高資產族群,就是銀行財富管理中心最主要的客戶群。銀行理財專員發現,每個族群依本身資產規模和風險承受度不同,投資屬性也南轅北轍,退休後財富規劃大不同;至於資產規模小的年輕族群,則是理財諮詢較不積極的一群。

2002年時已60多歲的吳美華(化名)拿著自己的存款,請銀行財富管理中心的理財顧問幫忙理財,她說:「先前的理專幫我投資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結果股票型基金投資虧了15%,請不要再讓我的本金虧損,我只剩這些錢了。」理財專員依照她的投資屬性,規劃四分之一存定存、二分之一投資債券、剩下四分之一投資連動式債券。三年下來,平均報酬約有10%,吳美華十分滿意這樣的報酬率。

銀行理財專員表示,這種要求保本的退休族,最常見的是軍公教退休人員,他們是屬於較保守的族群,通常理財目標以保本為主,不敢亂衝,因為這些退休金必須維持至少15年以上的生活;現代人「養兒防老」觀念淡薄,通常不會要求子女提供生活費,不僅如此,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平均壽命可達76.4歲,如果以60歲退休來計算,退休金理財稍有閃失,晚年就很難保有好的生活品質。

遠東銀行台南分行理財顧問譚麗蓉說:「一般會來找理專諮詢財富管理的人,有四成以上是退休族,年輕族群大約只有兩成,其餘的四成則是小企業主和醫生等高資產族群。」她發現,軍公教退休族群的投資,大多要求保本為主,但在認知「定存不能打敗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報酬率的目標則要求比定存高一些。因此,理財規劃往往是以債券型基金、連動式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其中,老師族群最青睞的是保險,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最不會虧錢的工具。

至於高資產階級的中小企業主和醫師等,因為資產較多,風險承受度也比較高。這些人的理財著重在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保險等規劃;債券型基金主要是收取固定收益;股票型基金則取其短期獲利與高報酬;保險部份則是沒有保障的需求,主要在於規劃資產轉移給子女的節稅考量,這與軍公教買保險儲蓄的概念相差很多。

理財專員表示,中小企業主與醫生等高資產族群,普遍自我意識比較高,因為本身在個別領域裡擁有專業,對「專業」有一定的要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340&aid=179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