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以政治寫歷史?
胡文輝
孫運璿走完了他的一生,對於曾在台灣扮演過重要角色的一位人物,應該從歷史視野評價,如政治上綱、過度揄揚、以古非今,不但扭曲歷史真相,更形同把逝者工具化,很不道德。
「蔣經國的接班人」,這是孫運璿過世後,媒體翻炒的話題,並認為「接班人」是對孫的極大肯定,其實,當今民主時代,「接班人」反而帶有負面意涵。
回顧國民黨獨裁統治時代,獨裁政權才會有所謂接班人,兩蔣獨裁統治台灣,鎮壓民主,迫害人權,罄竹難書,在生命終結時,還想欽定接班人,以延續獨裁政權,簡直吃台灣人夠夠!
當然,是否為接班人,並非操之在孫運璿個人,不能因接班人就否定他,但這些媒體炒作的結果,卻是「欲榮之,反辱之」。
「經濟舵手」、「永遠的孫院長」、「孫氏奇蹟」等形容詞,也在媒體上鋪天蓋地,企圖藉孫運璿形塑國民黨統治是個「美好年代」,但在那個言必稱「偉大舵手」的戒嚴年代,媒體是一言堂,反對運動風起雲湧,但軍警特強力鎮壓,批判當權者會被關入監牢,白色恐怖仍威脅生活。
這是誰的美好年代?只是國民黨權貴集團的專屬,於今,不少當年權貴集團的鷹犬及後代,成為泛藍媒體政論客,藉孫之逝回憶戒嚴的美好,簡直厚顏無恥!
再看台灣經濟奇蹟,孫運璿有很大貢獻,但每個一同走過的農民、勞工、企業家等,那一個沒有貢獻?部分媒體歸功一人,無非是為反諷當今執政者,這對孫氏哀榮未能增益半分,反因政治上綱而減損。
孫運璿的歷史事功,不能也不會泯滅,但千萬不能以政治寫歷史,否則不但是對史實的不誠,也是對逝者的不敬!(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