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烏托邦王國
市長:昕弘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烏托邦王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社論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選擇「台灣」及「經濟自主」這一邊
2005/11/30 15:17 瀏覽204|回應0推薦0

昕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選擇「台灣」及「經濟自主」這一邊
--台灣對中國投資為韓國的十倍還能不警惕嗎?

隨著三合一選舉之迫近,戰況越趨白熱化。藍營主帥馬英九連日來砲轟扁政府之經濟表現,他說,民進黨五年執政使台灣的經濟日暮途窮,這幾年國人的GDP成長率一直停滯不前,但韓國近幾年大幅躍升,去年已超越台灣,並以此呼籲人民以選票唾棄無能的政府。

平心而論,近幾年我國的GDP以同樣的計算方式仍超越韓國,但經濟成長率不如韓國確是事實,不過我們認為這是民進黨五年來過分遷就國民黨兩岸政策,過分聽從泛藍「促進兩岸更密切的交往,營造互贏經濟關係」主張的結果。

甚至我們可以說,民進黨執政是以綠色政權來執行藍營經濟政策,此種悖離台灣主體的經濟政策導向,正是民進黨五年來迎合國親主張的一大敗筆。

二○○○年政權輪替,但想不到力主台灣主權獨立的民進黨政府,在經濟事務上卻自始就重用國民黨所留下充滿大中國意識的官員,不但沒有加強李登輝前總統力主的「戒急用忍」路線,反而以「階段性任務業已完成」而予以拋棄,大張旗鼓召開了經發會,採取積極開放的西進政策。

此舉雖然滿足了藍營,卻種下了今天台灣經濟被中國磁吸弱化,經貿過度依賴中國的困境。政治版圖亦因此大步向藍營靠攏,造成當今台灣政、經上的危機。這一點我們可以由五年來出口對中依存度由二十五%大幅提高至三十七%;高科技業大舉西遷,外銷產業平均海外生產比重由二○○○年之不到十五%到今年飆破四十一%等得到鐵證。連宋在中國制定反分裂法後還敢恣意妄為跑到北京「聯中制台」,也是因為經濟嚴重向中國傾斜,大陸台商號稱百萬,人多勢大,模糊了敵我意識,使政治版圖迅速向藍營靠攏的結果。

雖然台灣今天經濟之困境,是因綠色政權執行藍營主張,對中國採積極開放政策的結果,但弔詭的是,國民黨卻反過來誣賴說:「這是民進黨政府意識形態治國,沒有徹底執行經發會共識,民進黨如果真有誠意應立即直航,並取消對中國投資之限制」,藍營甚至還說:「台灣經濟之所以輸給韓國,是因為台灣自絕中國市場,而韓國則積極利用中國崛起之結果。」

我們完全不認同泛藍的此種指控。因為世上沒有「服藥產生反應而病情惡化時,加倍其藥量就會好轉」的道理。藍營對「立刻直航」、「銀行登陸」、「解除四十%投資中國限制」等等之訴求,就是要求「加倍其藥量」的荒誕做法。

一九八○年代尚未與中國有所接觸時,我國平均經濟成長率為八點一%,韓國為七點六%,我國遠遠將韓國拋之在後。之後,不顧聯合國對中國之經濟制裁,搶先登陸的也是台灣。但登陸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並不如預期,反而被未登陸的韓國所趕上。至去年底為止,台灣對中國之累計投資金額二千八百億美元,亦遠遠超越韓國十倍之多,顯然藍營之指控與事實完全不符,是硬拗的,是一種企圖利用媒體優勢,強將白布染成黑布的抹黑手法,其目的就是「以經促統」。

過去民進黨師承國親泛藍的大膽西進政策,讓親中集團如魚得水,雖然令人沮喪,也讓許多支持者為之失志,但我們也應了解,國民黨的中國政策比民進黨更具危險性,若年底選戰泛藍得勝,泛藍力推的「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必將迅速過關,台灣將進一步與中國結合,台灣經濟將迅速而徹底地被邊陲化,反本土之勢力將更猖獗,台灣人民之挫折感與生活上的痛苦將有增無減,過去辛苦建立的民主體制亦將壽終正寢。為了台灣經濟的主自與永續之成長,國人該選擇的還是台灣這一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340&aid=146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