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烏托邦王國
市長:昕弘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烏托邦王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社論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警惕「黨國體制」與「親中路線」重現江湖
2005/11/25 16:16 瀏覽256|回應0推薦0

昕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警惕「黨國體制」與「親中路線」重現江湖

此次縣市長選舉開打至今,競逐激烈,部分關鍵地區甚至被當成二○○八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因此藍綠之間的勝負相當受到矚目。整體選情看來,民進黨受高捷案拖累,清新改革形象受到玷污,以致左支右絀,形勢艱困,一直處於挨打的局面,在多數民調中表現不佳;反觀國民黨因在野關係,並無執政包袱,一路主動出擊,顯得得心應手,聲勢扶搖直上,似乎勝券在握。

平心而論,政黨的浮沈,藍綠的勝負,並非吾人關切的重點。在民主國家中,政黨輪替係為常態,今日某一政黨執政,他日另一政黨起而代之,皆取決於選民的意志,藍綠之間無論哪一個陣營獲得選舉勝利,只要有利於民眾福祉,相信多數國人必然樂觀其成。然而,撇開政黨的成敗,吾人願意在此提出兩個思考角度,與認同台灣、具有台灣主體意識的絕大多數選民,共同深思、討論此次選舉結果的意義。這兩個角度便是此次選舉結果,將無可避免地成為「黨國體制」與「親中路線」的公民投票。

首先,在選舉的表象上,選民觸目所及似乎只是一些選舉花招的攻防,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次選舉更牽涉威權時期黨國體制殘餘問題的清理。換言之,在弊案攻防之外,過去黨國一體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例如國民黨黨產、十八%、黨職併公職等,已成為此次選舉的重要議題,而藍綠在這些議題上,更是一方站在改革,另一方站在反改革,態度涇渭分明。因此,選民的投票行為,或許只考量候選人因素,但投票的總結果仍將被視為支持改革或反改革的重要指標。亦即,即使多數人民理所當然支持改革,但是,如果推動改革黨國殘餘問題的政黨在選舉中受挫,而反對改革的政黨卻獲得壓倒性勝利,則改革黨國體制殘餘問題的志業,勢必遭到更大的阻礙與質疑。馬英九最近以「黨國一體,重現江湖」批判民進黨,顯然是指鹿為馬,莫須有的指控,然而「黨國一體」是否重現江湖,確實是這次選舉最大的隱憂。

其次,今年以來,中國對我採取「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統戰策略,一方面制定反分裂法,凸顯不惜對台動武決心,一方面拉攏在野黨,以分化手段企圖瓦解台灣內部,而在野黨領袖、政客更紛紛以赴中國朝聖為榮。中國強力統戰之下,台灣政黨的統獨色彩益加明顯,哪一個政黨認同本土,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哪一個政黨採取親中路線,背離主流民意,向中國全面傾斜,都非常清楚了。因此,儘管選民在投票時或許沒有統獨考量,但選舉結果一出來,依然會被賦予統獨公投的意義。一旦走親中路線的政黨贏了選舉,勢必帶給中國與國際社會一個錯誤的訊息,誤解台灣選民支持親中政黨,而本土路線並未得到多數民意的認可。中國更會沾沾自喜統戰策略奏效,視台灣為它的囊中物。

總之,在台灣由威權走向民主的改革進程,與兩岸關係的架構下,這次選舉的意義已經超越地方行政首長選舉的格局,而是「黨國體制」與「親中路線」的一次民意判決。

易言之,選民的一票,不僅決定了個別政黨、候選人的成敗,更決定了民主台灣是否要繼續承受「黨國體制」的惡果,決定台灣是否會落入中國的魔掌。這兩個深刻的意義,是選民在投下神聖選票時,不可不思考的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340&aid=146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