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研發出大腸癌診斷晶片
只要抽血4.5cc 早期診斷率可達9成
記者劉郁青/報導
癌症的早期診斷十分困難,目前正子攝影(PET)、核磁造影(MRI)各種影像技術多只能篩檢到0.3公分以上的癌病變,因此國內外莫不致力研究基因晶片或蛋白晶片的早期診斷技術;高雄醫學大學基因體研究中心所研發的本土基因晶片,已確認對大腸直腸癌有9成的診斷率,只要抽取4.5cc的血液,即可驗出早期病變,這項技術已申請專利,目前除高醫大附設醫院,新光、國泰等醫院均有此檢驗技術。
【2003-12-13/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
| undefined |
|
高雄醫學大學基因體研究中心組長王照元指出,歷經3年努力,該中心終於完成「大腸癌診斷晶片」的研發,且經過178名大腸直腸癌患者及204名正常人的臨床檢測評估,其檢測大腸直腸癌的靈敏度可達89%,對大腸直腸癌有表達的特異性可達92%,整體而言對大腸直腸癌的診斷率可達9成。此項技術除了已申請專利外,還獲得國科會技術移轉A級獎勵。
王照元說,傳統以大腸鏡確診大腸直腸癌也有90%~95%的診斷率,但大腸鏡屬侵入性檢查,檢查前必須先灌腸,過程也十分痛苦,不少民眾視照大腸鏡為畏途,此外大腸鏡也只能檢驗出已出現病兆的大腸直腸腫瘤,對於早期腫瘤難以確診;而基因晶片是透過抽血後判讀血液中的RNA是否已有腫瘤細胞的徵兆,所以可篩檢出早期癌病變,目前這項檢測技術也將繼續擴及乳癌、肺癌胃癌、肝癌的早期診斷研發,未來希望以一片晶片,即可篩檢多種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表示,除了基因晶片十分熱門外,現在國外也發展蛋白晶片來早期診斷肝癌、肺癌、胃癌、腸癌、卵巢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目前國內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也有計畫引進,但此項血清蛋白指紋圖譜技術目前僅有大陸地區的指紋圖譜,仍無法確知台灣人種和民族特性和大陸地區是否有異,且美國FDA也仍未核准此檢驗技術,所以此項技術仍待國內醫師比對台灣、大陸圖譜後,若符合度高,才可及早應用到臨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