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 首重標的
王玉祥/高雄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
健保陸續開放多種抗癌新藥給付,造福千萬癌症病患,其中包括「歐洲紫杉醇Taxotere」用於乳癌,「立來殺Iressa」用於肺癌患者。
【2003-12-22/聯合報/e4版/健康】
肺癌與乳癌在國內分別是男、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新藥開放給付確是健保營運一沈重負擔,但本於全民健保開設就是維護國民健康的初衷,任何有利於治療的藥物,健保給付是勢在必行。
「立來殺Iressa」是目前最新抗癌標的治療其中的一種,加上已開放的「赫殺定Herceptin」醫治乳癌,「格立衛Glivec」治療慢性骨髓球白血病,及「利速試Rituximab」之於慢性淋巴球白血病與低度淋巴癌,國內目前已有多項可供使用的抗癌標的治療新藥,雖然比起臨床眾多種類的癌病,可說是杯水車薪,但在國外現已有多達五種以上抗癌標的治療新藥正進行臨床試驗中,預料數年內將可應用於臨床。
所謂標的抗癌治療,簡而言之,就是只會選擇性,消滅癌細胞的藥物治療。
為何近年醫界積極開發抗癌標的治療,原因在於,目前抗癌常用的化學治療藥物,實則是一種有害正常細胞的藥物,大部分是自然產物,或經改造的合成化學物,藉干擾癌細胞分裂而有抗癌效果。
由於癌細胞普遍較正常細胞增殖率高,因此化學藥物對癌細胞的毒害較正常細胞顯著,經多次化學療程治療後,累積的毒害即可消滅癌細胞;而每療程間的休息期,即提供正常細胞恢復的時機。
副作用往往也限制了治療劑量的給予,影響了療效。部分副作用可以靠改變給藥方法予以減輕,如分散及長時間給藥,或以局部給藥方式,像腹膜內或動脈化療,讓高濃度的藥物只局限於病灶所在,不致引發全身性的副作用,或待藥物作用時間過後,馬上給予某種拮抗藥物,減除抗癌藥部分細胞殺傷力。
然而上述方法仍無選擇性,只能稍減對正常細胞的毒性,相對地癌細胞的療效也被打折扣,故治療失敗的例子屢見不鮮,是病患與腫瘤醫師心中之痛。
因此,近年發展多種針對特殊成癌機制的標的抗癌藥物問世,此類藥物針對個別種類的癌症或個別病患,經證實有某種成癌機制存在,利用此類藥物治療,猶如擊靶一般,效果顯著,同時因有選擇性機制,故往往對正常細胞副作用輕微。
常見的副作用,有腸胃不適、皮膚疹、水腫、腹瀉,但通屬輕微程度,更不會有落髮、白血球下降等化療常有的嚴重副作用。而且標的抗癌藥物多能口服治療,加上輕微的副作用,病患毋須住院治療。
但標的抗癌藥物使用至今,臨床經驗發現,雖屬同類癌症,臨床個別病患反應差異性極大,往往不易獲得完全根治,而多為部分緩解,乃因一種腫瘤常有多重成癌機制,故單一標的抗癌藥物治療不易竟全功。
可幸,標的抗癌藥物副作用低,日後若能多種標的抗癌藥物聯合雞尾療法,將是有待評估的新領域。
正因目前單一標的抗癌治療顯示暫無法根治癌病,故現今標的抗癌藥物使用多需長期維持治療,且確實治療期長短亦未有定論。
臨床試驗並顯示,此類標的抗癌藥物有加強放化療的功效,現時全球正進行多項標的抗癌藥物輔助手術、放射或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縱然如此,廿一世紀初標的抗癌藥物的問世,對腫瘤醫師及癌症病患皆是一大喜訊,預料標的抗癌藥物將是未來治癌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