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論口水的問題,來看看「策略」的問題好了。
狀況是這樣,余天的兒子真的打人,和余天的兒子被人打,只有這兩種狀況。
狀況一,余天的兒子真的打人,那代表先前的說法是「說謊」,正是「打人的喊救人」,結果是「」輸,輸了形象,大概也輸了四年後再選的可能性,還沒當立委就擺架子,一家人演戲又擺架,社會形象一塌糊塗,輸也。
狀況二,余天的兒子被人打,按兩造的體格與年齡,大概只能用莊國榮送給馬英九那三個字來形容余天他兒子,好,即使被人打了,也是小事一樁,一開始就虛張聲勢還擺架,社會形象還是糟糕透頂,明眼人一看,又是惹是生非的新聞,輸也。
所以,一開始就虛張聲勢擺架,牽拖,理由一堆,左看又看,都是輸,非理性的選擇,鐵定是庸人獻策,愚也!
在策略上怎麼作才好呢?政治人物兒子犯了錯(打人與被打都是錯),一定要先哈腰道歉,說是教子無方,兒子有錯,當然是老父來承擔,這才能先築一道防火牆。
好,即使調查出來的結果是打人在先,因道歉在前,殺傷力就降低許多。
即使,真把被打了,也好彰顯出謙卑的態度,論形象,加分更多。
我不曉得余天回應兒子打架的事「牽拖」策略是那個高明之人所獻,從策略上來看,是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