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住院給付制度將有大變革,九月一日起,盲腸炎、疝氣、剖腹產等一百十一項疾病將採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健保局認為可減少不必要手術、藥物、檢查,但醫界預言將出現人球病患。
簡單的說,DRGs支付制度也就是「同病同給付」,改變過去住院實用實銷的論量計酬的模式,同一類疾病只給付一種價格。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蔡淑鈴指出,DRGs支付制度預計分六年實施,分階段推出,第一階段先推出一百十一項。
DRGs支付制度兩年前曾遭醫界全力杯葛,衛生署長葉金川上任後獨排眾議,認為「對的政策不能因有人反對就束諸高閣」。
蔡淑鈴指出,現制變相鼓勵醫院多做檢查、用藥,台灣病患平均住院日十天,是美國兩倍。新制就是要讓醫院提高效率,共同合理撙節醫療費用;為避免重症患者醫療權益受損,癌症、精神病、愛滋病、罕見疾病、使用葉克膜或住院超過卅天等重症患者,仍維持現制支付。
醫界對於新制強力反彈,代表中小醫院的地區醫院協會已八月十二日北上抗議,代表大型醫院的台灣醫院協會揚言九月號召千名醫護遊行抗議。
醫界預言,新制度將迫使各層級醫院挑病人,甚至有不少插著鼻餵管、呼吸管、點滴管的「三管病人」在未完成治療前被趕出院,最後都湧向醫學中心,人球滿街跑。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抨擊:「實施DRGs會要病人的命!」他說,根據估算,總額預算加上DRGs,醫學中心將減少百分之八到九的收入,各醫院勢必挑軟柿子吃,誰也不願意收治有多重器官疾病病患。
地區醫院則擔心醫學中心來搶輕症患者,地區醫院協會名譽理事長謝文輝痛批,健保局給中大型醫院加成給付,已破壞同病同酬精神。
不過,蔡淑玲強調,若醫院在患者不該出院時就趕病人出院,健保局將依法處以違約記點或停約處分。她相信有良心的醫院不會把病人踢出去,健保局也會嚴格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