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LIFE/LIFS4/3274239.shtml
醫界老幹新枝 西進你去不去?
【綜合整理】
開了一扇門 想必吸引台醫探路
劉侃/屏東基督教醫院董事長
大陸宣布開放台灣醫師可前往考試、執業與蓋醫院等,等於對台灣醫師開了一扇方便之門。過去有不少台灣醫師,前往大陸投資或工作,因受限於相關法令,醫院得借人頭開設,結果錢被人頭A光時有所聞。如今政策開放,想必會吸引一些台灣醫師前往探路。
由於目前台灣健保財務緊縮,醫院經營愈來愈困難,到大陸行醫或許可開創第二春。不過,到大陸開設中型醫院(100~150床),資金至少要二、三億台幣,且要以不孕症、整形美容、雷射近視開刀等自費醫療項目為主,比較有生存空間,所以赴大陸投資仍須慎重評估。屏東基督教醫院會不會拓展大陸市場?還在評估中。(林秀美)
整形市場大 美麗事業潛力無窮
黃耀主/瑞倍佳美容醫學中心院長
中國大陸,每年有10萬人次的整形需求,至少有新台幣800億元的市場,這樣的消費市場,潛力無窮,躍躍欲試者,大有人在。
更特別的是,兩岸整形外科的經驗,相差懸殊,台灣社會因為富裕的較早,婦女對美的追求相對較早,整形外科醫師的手術經驗比大陸醫師來得多,成功率幾近百分之百,但彼岸平均每年仍有約20000人次手術失敗的風險。
個人認為,醫療產業若能進軍大陸整形美容市場,既可滿足箇中行家開創「美麗
事業」的雄心大志,還可以達到經驗的傳承與交流,就兩岸醫術交流而言,確實有加乘的加分效果,台灣美容醫學服務能跨足至對岸,是一件好事,也絕對具有正面
的意義,受惠的依舊是大陸廣大的愛美女性。(陳大鵬)
雖多條出路 貿然前往風險太大
陳國書/童綜合醫院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可以到大陸執業,當然是件好事,畢竟現在台灣的年輕醫師太多了,對他們來說,也是不錯的出路之一,治療對象應該還是以台商為主,但對岸是否提供足夠的空間,是西進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我認為值得擔心的是,如果大陸要求對等政策,勢必造成更大的衝擊,台灣目前大部分的醫師都掌握在財團法人醫院的手中,對岸人力成本較低,本地醫院自然樂於採用,更何況,對岸是否有這麼多的醫療人力需求是最大的關鍵,這些都要再評估。
至於我本身倒是不考慮到大陸執業,因為親人都在台灣,也有自己的家庭,現在工作穩定,知足常樂,日子過得很安穩,到大陸執業太冒險了。(林中偉)
制度不健全 彼岸讀醫行醫慎重
張清雲/高市醫師
過去台灣學生在大陸讀完醫科,在當地無法執業,學歷又不被台灣承認,返台只能隱身在醫院當個「萬年」的實習醫師。我的兒子三年前曾赴大陸讀醫,在發現這些問題後,於是打退堂鼓,目前轉任高雄一家汽車公司服務,經常往來大陸、台灣間,業務做得很順。
大陸開放台灣醫師考照、執業,以後台生就可留在大陸執業,可能會吸引更多的
台灣學生前往大陸讀醫。不過,大陸醫師待遇遠不及台灣,主任級醫師月薪約為台灣的1萬2000元,加上當地健保不如台灣健全,醫院經營不易,高雄就有一名
醫師的兒子,在大陸讀完醫科後,留在青島合資開醫院,三年來經營得很辛苦,台灣學生前往大陸讀醫前,仍須慎重考慮。(林秀美)
錢夠用就好 沒有打算登陸行醫
鄧宇辰/中國醫藥大學學生
站在醫學系學生的立場,台灣醫護人員可以前進大陸考照、執業,當然是樂觀其
成,大陸腹地廣闊,等於多一個空間可以執業,加上台灣醫療業前景有變壞的趨勢,前景只能說是「普普通通」,在現今的健保體制下,可能有不少醫師躍躍欲試,
不過這些對醫學系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畢竟太遙遠了,目前還在學習醫學人文的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計畫趕不上變化,到時再說。
雖然台灣的醫師收入愈來愈少,過去月入數十萬元的黃金年代榮景不再,不過,我的人生態度是錢夠用就好,月收入7萬元就可以了,因為本身沒有到大陸定居的打算,以後也不考慮西進對岸考照、執業。(林上玉)
大陸張開手 台灣醫學生「利多」
林明彥/高醫研究所學生
大陸開放台灣醫師前往考試、執業與蓋醫院,對台灣醫務管理相關系所的學生是個利基。因為目前台灣醫管市場趨近於飽和,很多醫管學生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加上健保大餅沒有擴大,醫院經營愈來愈困難,大陸的開放政策,無疑是提供醫管學生一條新的出路。
不過,兩岸長期相隔,生活水平與相關法規差距太大,如果沒有審慎評估,就貿然前進,風險太大。過去就聽聞有醫界人士前往大陸投資,結果受騙。所以我希望政府能提供相關的配套措施,讓這項美意落實。(林秀美)
薪資水準低 對台醫誘因恐不大
趙正安/嘉義基督教醫院副院長
有關國台辦日前宣布對台灣開放四項與醫療相關的措施,其實對於台灣醫師赴大陸從事醫療行為誘因並不大,畢竟兩者薪資水準差距太大。但對於醫院經營者來說,仍然可以有所期待。
在目前健保制度下,醫院業務再成長的機會已經不多,頗具規模的醫院,大都擁有完整醫院經營管理技能,將現有經營模式及管理人力移植到大陸開創第二春,確有其發展空間。
近年我多次進入中國大陸參訪,了解到當地醫療經營情況與台灣相當不同,由於當地醫院患者保險比率不高,醫院間之競爭狀況並不低,在經營策略上,其行銷手段往往接近於商業行為,因此以企業化手法經營為主的醫院,方能快速進入狀況。
過去幾年嘉義基督教醫院對大陸內陸地區醫療服務工作,陸續都有進行,醫師執照的開放,對於我們短期前往當地醫療指導確有助益與方便性。(龐凱駿)
政策變數大 台醫西進別太樂觀
徐永年/中區醫盟主委、署立台中醫院院長
據我了解,台灣像是壢新、秀傳等醫院都已嘗試西進,採取雙方合作的模式,像壢新醫院就是在上海成立顧問公司。
我認為,目前政策雖開放,但談的都是大方向,細節規定是否改變還是問號,到底取得資格執業後,能否在對岸的醫院「當家作主」,大陸當局現階段並沒有講清楚、說明白。
從工商業到大陸投資經營的過往經驗來看,大陸的政策天天在變,而且視情形在
變,甚至常為了政治目的改變,說變就變,完全讓人措手不及,變數太大了,站在台灣看對岸,未必能了解實況,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酸甜苦辣,台灣不可能發生
的事,大陸都可能發生,西進大陸從事醫療行業,服務的對象是台商還有可能,但我的建議是不要抱持太樂觀的態度,必須審慎評估。(林上玉)
不想去大陸 只想留台深耕研究
張維紘/成大醫學系學生
醫療無國界,醫師就是要行醫救人,從這個觀點來看,就跟去非洲一樣沒有差別,只是去的地方換成是大陸而已,並不會太特別。
從市場來考量,或許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醫師的需求達到飽和,後進的醫師勢必要尋求其他的出路,在本地與其他醫師競爭,或是有機會投入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醫療市場。這是市場經濟才能決定的。
至於有沒有可能以後前進大陸?倒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在台灣接受醫學教育,可以的話還是想要留在台灣,而且是留在醫學中心繼續研究、教學及服務。如果只是從經濟去考量,可能會錯失很多東西。(沈尚良)
醫療環境差 開放不見得是利多
莊凱全/開業醫師
大陸的醫療市場現況,我不清楚,但與一些朋友交流訊息,對岸的醫師似乎不怎麼吃香。從大陸SARS、禽流感等傳染病的發生及隱瞞,可見大陸醫療環境不先進,這對醫療人員而言頗為危險。
大陸醫生證照制度、醫療院所管理,一定不同於台灣,相信許多跟我一樣,習慣
自由民主台灣的醫師,都無法適應大陸共產體制。另外,大陸醫學教育好像都使用簡體中文,而台灣的醫學教育卻是徹底西化,病名、藥名都使用西方語文,這些不
同之處要讓已經執業多年的醫師為此改變,看來並不容易。
雖然台灣的健保制度讓醫生執業環境每況愈下,也賺不到什麼錢,但起碼是服務自己的國民。到大陸行醫一切都充滿未知數,對需要安定的醫師來說,似乎並不是「利多」。
台灣仍未承認大陸學歷,大陸開放台灣醫師到大陸行醫的政策應該只對到到大陸念醫學系的學生有吸引力。(龐凱駿)
醫療精緻化 台灣遠遠勝過大陸
林頌凱/復健科醫師:
台灣的醫療環境,日臻成熟,越來越講究精緻服務,以我擅長的閃腰、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頸部酸痛、肩膀痛、膝蓋痛和各類運動傷害來說,醫師面對患者的作法早已脫離二、三十年前單純「治病」的範圍,除了傳統治療外,結合心理諮商、運動治療和SPA的療法應運而生。
反觀當前大陸的醫療環境,很像二、三十年前的台灣,患者上門的目的,或者醫師治療手法,仍處於以解除疼痛為第一要務,還談不上精緻服務。
因此,就算政府開放國人到彼岸行醫,短時間內,我並不打算到大陸發展。
不過,個人將在所擅長的運動治療和慢性疼痛治療等領域,累積經驗,一旦彼岸的醫療環境允許,將會以台灣優質醫療作為和經驗,前進大陸。(陳大鵬)
【2006/04/22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