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醫療政策論壇
市長:塔頂的鋼鐵鯊魚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醫療政策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醫療院所的行政事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去大陸開醫院乎?
 瀏覽1,856|回應4推薦0

塔頂的鋼鐵鯊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准許台灣的醫師到大陸去執業,又回到去大陸投資有沒有問題的討論。
看看剪報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3266309.shtml
到大陸開醫院 醫界:沒想像中好賺
記者曾增勳、江良誠、李樹人/連線報導


國共論壇達成台灣醫院赴大陸開醫院方向。彰化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指出,目前在台灣100床位的醫院,受健保給付限制,有200家難以維持經營,可鼓勵這些醫院到大陸偏遠地區,解決大陸偏遠地區醫療的不足。


桃園縣壢新醫院4年前率先赴大陸上海開設辰新醫院,桃園縣醫師公會理事長、也是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說,到大陸開醫院,並不像外界認為很好賺,辰新醫院聘請了台灣醫師,主要服務對象為台商台幹,開院迄今已經四年,但收支至今年才勉強打平。


張煥禎建議,有意至大陸開醫院的人最好先派一組人至當地觀察個一兩年,並熟悉中共衛生部的法規,而且一定要循著正規,等到有把握再出手。


桃園縣敏盛醫院去年也與河南平頂山一家中小型醫院合作健診,敏盛醫院說,該院由前台大院長李源德接掌總裁後,執行規畫大陸佈局方向,目前與河南平頂山的一家中小型醫院合作,負責當地健診業務。


敏盛醫院說,台灣有能力、有資格赴大陸開醫院的醫院業者不多,兩岸朝開放方向是正面的,該院規畫朝專科連鎖醫院方向經營,在大陸必須尋求符合合作條件醫院佈局,腳步不會太快。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至大陸投資醫院,也可能血本無歸!國內一家中型醫院五、六年前以借人頭方式至上海開院,不料,才剛賺錢,就被吃掉所有資金。為此,台灣私立醫療協會還至上海調解,還驚動了國台辦,但最後只能拿回來一點點錢。


台灣私立醫療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指出,這家醫院在台灣的規模還不小,由於看準大陸市場,五、六年前投資近億元至上海開設診所。


由於不想侷限於七三比的資金規定,於是走後門,聘請一個當地醫師作為診所負責人,沒想到診所才小賺,所有資金及名下資產就全被這醫師給吃掉了。


該醫院向台灣私立醫療協會求助,吳明彥還特地跑到上海協調,但對方還是不願吐出來。


最後鬧到國台辦,由國台辦出面解決,因為該醫院錯在先,不循正途,私下找當地醫師當人頭,結果只拿回了一點錢,礙於面子問題返回台灣之後,也不敢張揚,但仍舊成為醫界之間流傳的話題。



【2006/04/17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085&aid=1645640
 回應文章
[轉貼] 醫界老幹新枝 西進你去不去?
推薦0


塔頂的鋼鐵鯊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LIFE/LIFS4/3274239.shtml

醫界老幹新枝 西進你去不去?


【綜合整理】


開了一扇門 想必吸引台醫探路


劉侃/屏東基督教醫院董事長


大陸宣布開放台灣醫師可前往考試、執業與蓋醫院等,等於對台灣醫師開了一扇方便之門。過去有不少台灣醫師,前往大陸投資或工作,因受限於相關法令,醫院得借人頭開設,結果錢被人頭A光時有所聞。如今政策開放,想必會吸引一些台灣醫師前往探路。


由於目前台灣健保財務緊縮,醫院經營愈來愈困難,到大陸行醫或許可開創第二春。不過,到大陸開設中型醫院(100~150床),資金至少要二、三億台幣,且要以不孕症、整形美容、雷射近視開刀等自費醫療項目為主,比較有生存空間,所以赴大陸投資仍須慎重評估。屏東基督教醫院會不會拓展大陸市場?還在評估中。(林秀美)

 


整形市場大 美麗事業潛力無窮


黃耀主/瑞倍佳美容醫學中心院長


中國大陸,每年有10萬人次的整形需求,至少有新台幣800億元的市場,這樣的消費市場,潛力無窮,躍躍欲試者,大有人在。


更特別的是,兩岸整形外科的經驗,相差懸殊,台灣社會因為富裕的較早,婦女對美的追求相對較早,整形外科醫師的手術經驗比大陸醫師來得多,成功率幾近百分之百,但彼岸平均每年仍有約20000人次手術失敗的風險。


個人認為,醫療產業若能進軍大陸整形美容市場,既可滿足箇中行家開創「美麗
事業」的雄心大志,還可以達到經驗的傳承與交流,就兩岸醫術交流而言,確實有加乘的加分效果,台灣美容醫學服務能跨足至對岸,是一件好事,也絕對具有正面
的意義,受惠的依舊是大陸廣大的愛美女性。(陳大鵬)


雖多條出路 貿然前往風險太大


陳國書/童綜合醫院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可以到大陸執業,當然是件好事,畢竟現在台灣的年輕醫師太多了,對他們來說,也是不錯的出路之一,治療對象應該還是以台商為主,但對岸是否提供足夠的空間,是西進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我認為值得擔心的是,如果大陸要求對等政策,勢必造成更大的衝擊,台灣目前大部分的醫師都掌握在財團法人醫院的手中,對岸人力成本較低,本地醫院自然樂於採用,更何況,對岸是否有這麼多的醫療人力需求是最大的關鍵,這些都要再評估。


至於我本身倒是不考慮到大陸執業,因為親人都在台灣,也有自己的家庭,現在工作穩定,知足常樂,日子過得很安穩,到大陸執業太冒險了。(林中偉)


制度不健全 彼岸讀醫行醫慎重


張清雲/高市醫師


過去台灣學生在大陸讀完醫科,在當地無法執業,學歷又不被台灣承認,返台只能隱身在醫院當個「萬年」的實習醫師。我的兒子三年前曾赴大陸讀醫,在發現這些問題後,於是打退堂鼓,目前轉任高雄一家汽車公司服務,經常往來大陸、台灣間,業務做得很順。


大陸開放台灣醫師考照、執業,以後台生就可留在大陸執業,可能會吸引更多的
台灣學生前往大陸讀醫。不過,大陸醫師待遇遠不及台灣,主任級醫師月薪約為台灣的1萬2000元,加上當地健保不如台灣健全,醫院經營不易,高雄就有一名
醫師的兒子,在大陸讀完醫科後,留在青島合資開醫院,三年來經營得很辛苦,台灣學生前往大陸讀醫前,仍須慎重考慮。(林秀美)

 


錢夠用就好 沒有打算登陸行醫



鄧宇辰/中國醫藥大學學生


站在醫學系學生的立場,台灣醫護人員可以前進大陸考照、執業,當然是樂觀其
成,大陸腹地廣闊,等於多一個空間可以執業,加上台灣醫療業前景有變壞的趨勢,前景只能說是「普普通通」,在現今的健保體制下,可能有不少醫師躍躍欲試,
不過這些對醫學系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畢竟太遙遠了,目前還在學習醫學人文的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計畫趕不上變化,到時再說。


雖然台灣的醫師收入愈來愈少,過去月入數十萬元的黃金年代榮景不再,不過,我的人生態度是錢夠用就好,月收入7萬元就可以了,因為本身沒有到大陸定居的打算,以後也不考慮西進對岸考照、執業。(林上玉)


大陸張開手 台灣醫學生「利多」


林明彥/高醫研究所學生


大陸開放台灣醫師前往考試、執業與蓋醫院,對台灣醫務管理相關系所的學生是個利基。因為目前台灣醫管市場趨近於飽和,很多醫管學生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加上健保大餅沒有擴大,醫院經營愈來愈困難,大陸的開放政策,無疑是提供醫管學生一條新的出路。


不過,兩岸長期相隔,生活水平與相關法規差距太大,如果沒有審慎評估,就貿然前進,風險太大。過去就聽聞有醫界人士前往大陸投資,結果受騙。所以我希望政府能提供相關的配套措施,讓這項美意落實。(林秀美)


薪資水準低 對台醫誘因恐不大


趙正安/嘉義基督教醫院副院長


有關國台辦日前宣布對台灣開放四項與醫療相關的措施,其實對於台灣醫師赴大陸從事醫療行為誘因並不大,畢竟兩者薪資水準差距太大。但對於醫院經營者來說,仍然可以有所期待。


在目前健保制度下,醫院業務再成長的機會已經不多,頗具規模的醫院,大都擁有完整醫院經營管理技能,將現有經營模式及管理人力移植到大陸開創第二春,確有其發展空間。


近年我多次進入中國大陸參訪,了解到當地醫療經營情況與台灣相當不同,由於當地醫院患者保險比率不高,醫院間之競爭狀況並不低,在經營策略上,其行銷手段往往接近於商業行為,因此以企業化手法經營為主的醫院,方能快速進入狀況。


過去幾年嘉義基督教醫院對大陸內陸地區醫療服務工作,陸續都有進行,醫師執照的開放,對於我們短期前往當地醫療指導確有助益與方便性。(龐凱駿)


政策變數大 台醫西進別太樂觀


徐永年/中區醫盟主委、署立台中醫院院長


據我了解,台灣像是壢新、秀傳等醫院都已嘗試西進,採取雙方合作的模式,像壢新醫院就是在上海成立顧問公司。


我認為,目前政策雖開放,但談的都是大方向,細節規定是否改變還是問號,到底取得資格執業後,能否在對岸的醫院「當家作主」,大陸當局現階段並沒有講清楚、說明白。


從工商業到大陸投資經營的過往經驗來看,大陸的政策天天在變,而且視情形在
變,甚至常為了政治目的改變,說變就變,完全讓人措手不及,變數太大了,站在台灣看對岸,未必能了解實況,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酸甜苦辣,台灣不可能發生
的事,大陸都可能發生,西進大陸從事醫療行業,服務的對象是台商還有可能,但我的建議是不要抱持太樂觀的態度,必須審慎評估。(林上玉)


不想去大陸 只想留台深耕研究


張維紘/成大醫學系學生


醫療無國界,醫師就是要行醫救人,從這個觀點來看,就跟去非洲一樣沒有差別,只是去的地方換成是大陸而已,並不會太特別。


從市場來考量,或許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醫師的需求達到飽和,後進的醫師勢必要尋求其他的出路,在本地與其他醫師競爭,或是有機會投入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醫療市場。這是市場經濟才能決定的。


至於有沒有可能以後前進大陸?倒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在台灣接受醫學教育,可以的話還是想要留在台灣,而且是留在醫學中心繼續研究、教學及服務。如果只是從經濟去考量,可能會錯失很多東西。(沈尚良)



醫療環境差 開放不見得是利多


莊凱全/開業醫師


大陸的醫療市場現況,我不清楚,但與一些朋友交流訊息,對岸的醫師似乎不怎麼吃香。從大陸SARS、禽流感等傳染病的發生及隱瞞,可見大陸醫療環境不先進,這對醫療人員而言頗為危險。


大陸醫生證照制度、醫療院所管理,一定不同於台灣,相信許多跟我一樣,習慣
自由民主台灣的醫師,都無法適應大陸共產體制。另外,大陸醫學教育好像都使用簡體中文,而台灣的醫學教育卻是徹底西化,病名、藥名都使用西方語文,這些不
同之處要讓已經執業多年的醫師為此改變,看來並不容易。


雖然台灣的健保制度讓醫生執業環境每況愈下,也賺不到什麼錢,但起碼是服務自己的國民。到大陸行醫一切都充滿未知數,對需要安定的醫師來說,似乎並不是「利多」。


台灣仍未承認大陸學歷,大陸開放台灣醫師到大陸行醫的政策應該只對到到大陸念醫學系的學生有吸引力。(龐凱駿)


醫療精緻化 台灣遠遠勝過大陸


林頌凱/復健科醫師:

台灣的醫療環境,日臻成熟,越來越講究精緻服務,以我擅長的閃腰、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頸部酸痛、肩膀痛、膝蓋痛和各類運動傷害來說,醫師面對患者的作法早已脫離二、三十年前單純「治病」的範圍,除了傳統治療外,結合心理諮商、運動治療和SPA的療法應運而生。


反觀當前大陸的醫療環境,很像二、三十年前的台灣,患者上門的目的,或者醫師治療手法,仍處於以解除疼痛為第一要務,還談不上精緻服務。


因此,就算政府開放國人到彼岸行醫,短時間內,我並不打算到大陸發展。


不過,個人將在所擅長的運動治療和慢性疼痛治療等領域,累積經驗,一旦彼岸的醫療環境允許,將會以台灣優質醫療作為和經驗,前進大陸。(陳大鵬)





【2006/04/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085&aid=1652800
[轉貼] 成醫副院長:西進不影響台灣醫學教育
推薦0


塔頂的鋼鐵鯊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LIFE/LIFS4/3274234.shtml

成醫副院長:西進不影響台灣醫學教育










【記者沈尚良/台南報導】

醫療西進大陸,成大醫學院副院長湯銘哲認為,對國內醫學教育不致有影響,因為醫學教育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教育,其宗旨就是哪裡有醫療需要,醫師就往哪裡去,目的在解決病人的疾病與健康問題。至於醫師後來會去哪裡,那是個人思考與市場生態的影響。


湯銘哲指出,就像是史懷哲醫師到非洲,國內路竹會也到南美洲義診,還有無國界醫師組織在許多國家提供醫療協助,都是懷抱著解決病人病痛的心,對於他們來說,醫療是無國界的。醫療教育在專業能力的訓練之外,更重視以病人為中心。


因此,他認為台醫西進大陸並不會影響國內的醫學教育,觀念上也不會改變。大陸這項政策所造成的影響,應該是在醫療市場的生態上。


大陸的醫療市場龐大,可能吸引台灣的學生前往習醫,是否對台灣的醫學教育產
生衝擊?湯銘哲認為影響不大,雖不排除有人會直接到大陸升學,但國內的醫學研究與醫療服務水準都在大陸之上,國內能夠考得上醫學系的學生前往大陸學醫機會
並不大,想要學得更多、更好,學生會選擇前往歐美等先進國家留學


湯銘哲認為台醫真的西進大陸,可以台灣較佳的醫療水準帶動大陸醫療水平的提升。只是這種對台灣醫師的新出路,環境跟國內並不一樣,當地並沒有全民健保,也傳出醫療差別待遇的現象,是與當前國內的醫學教育以病人為中心有落差。


【2006/04/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085&aid=1652797
[轉貼]彼岸台商醫院 辰新先馳得點
推薦0


塔頂的鋼鐵鯊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LIFE/LIFS4/3274230.shtml

彼岸台商醫院 辰新先馳得點










【記者陳大鵬/桃園報導】

剛落幕的「國共經貿論壇」,彼岸釋出台商投資醫院的利多訊
息。其實,早在1998年,桃園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即前往大陸探路;2000年,由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領軍的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五人小組進駐上海,經過近兩年
的努力後,取得上海第一家外資獨資醫院管理顧問公司的執照,同年10月,中國第一家台商醫院「辰新醫院」誕生。


目前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為中國最大的外資醫院管理顧問公司,該公司也已搶先一
步,獲准在上海開設「聯新國際醫院」,病床數600床,採合資合作方式經營,投資金額約一億美元。預計今年下半年動工,未來服務項目包括門診、急診、住診
和健檢,服務客源鎖定上海兩、三百萬的台商及外商,將成為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外合作醫院。


也是現任桃園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的張煥禎表示,從法令規章、作業程序到看診流程,大陸與台灣的作法完全不同,且大陸醫療人員的工作習性也迥異於台灣,不過,辰新團隊都一一加以突破。上海辰新醫院開院四年來,營運已逐漸步上軌道。


喧騰一時的早產兒小天使「安安」,就是由上海辰新醫院、台灣壢新醫院及聯新
台商健康俱樂部,結合兩岸醫界力量協助轉運回台治療的著名案例。張煥禎表示,小安安事件創下兩岸醫療與行政資源整合新紀錄,將出生四個月大、體重僅
2800克的早產女嬰,成功運送回台灣就醫。張煥禎認為,讓有能力的台灣醫院在大陸直接提供台商服務,並將健保給付延伸到對岸,對於解決台商的就醫問題將
有較大的幫助。

【2006/04/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085&aid=1652787
[轉貼] 財團登陸開院:利多 難度高
推薦0


塔頂的鋼鐵鯊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3266311.shtml

財團登陸開院:利多 難度高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相中大陸醫療市場的龐大商機,國內不少財團紛紛投入這塊大餅,旺旺集團在長沙設置醫院,明碁集團甚至投資了上億美金在上海、蘇州籌設醫院,長庚體系也悄悄地在廈門設立長庚醫院。


「看病貴!看病難!」最近中共衛生部公開承認,多年來所推動醫療改革失敗,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表示,大陸醫療市場龐大,可說是商機無限,但想去設置醫院,最好還是謹慎為之。


吳明彥指出,壢新醫院是國內醫療院所至大陸開發市場的先鋒部隊,早在四年前就在上海設置「辰新」醫院;寶成集團也在多年前就在廣州工廠內設置員工醫院,方便台灣幹部及內部員工就醫。


此外六和集團已在昆崑山地區籌設醫院,而明碁集團也投資金額超過一億元美金,分別在南京、蘇州等地興建規模超過一千床的大型醫院。台塑集團投資的華陽電廠轉投資的廈門長庚醫院也已動工。


吳明彥指出,中國大陸醫療市場潛力驚人,現階段九成八屬於公立醫院,但醫療品質低落,未來公立醫院應該朝向公辦民營的方式,委託民間經營,對於具有一定醫療水準的台灣醫療院所而言,將是一大利多。


但吳明彥強調,想至大陸開設醫院仍須謹慎處理,因為在當地開醫院,還是以聘請大陸醫師為主,如何管理,降低成本,並熟悉當地法規,難度確實相當高。



【2006/04/17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085&aid=164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