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德國大學堂
市長:rendao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德國大學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德中文化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謎思︰為什麼德國精英新生代投奔中國? zt
 瀏覽967|回應0推薦2

rendao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gancui
rendao

德國之聲 中國謎思︰為什麼德國精英新生代投奔中國?2005-03-24 01:13:48 點擊:348千變萬化︰“中國”背後是個謎 “中國發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發展市場!”回答听起來是那麼可信,好比如新聞節目後的天氣預報。對于“為什麼想要去中國”這個提問,應聘者振振有詞。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德國精英新生代們接踵而去。

他們的理想國叫“中國”

大眾汽車、貝塔斯曼,以及另外一些德國大企業早已在中國安營扎寨,企業家們、技術員、工程師也欲爭先恐後接踵而去。這個周末,科隆的再培訓組織單位國際再培訓與發展公司(InWent)濟濟滿堂,涌來了一大批報名去中國實習的應聘者。

這些年輕的精英男女們參加的是InWent組織的海因茨-利多富亞太項目(Heinz-Nixdorf-Asien-Pazifik-Programm)的招聘活動。他們的理想國叫做“中國”。InWent每年收到的應聘書大約有300份。一半以上的應聘者會被邀請前來科隆參加面試,而大概只有40個人可以獲得獎學金。三分之二的應聘者希望去中國或者日本。剩下的分別去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韓國和越南。誰獲得邀請來科隆,就必須接受一個上午的關于跨文化問題的拷問。

20來個通過初選前來面試的幸運兒,齊刷刷地著西裝,打領帶,行頭講究,儼然職場人士狀粉墨登場。只有極少部分人還是一副襯衫英雄大無所謂。最終,海因茨-利多富亞太項目可為幸運兒提供高薪,每年為入選者提供的款項高達100萬歐元。在他們的亞洲實習中每月可獲得獎學金。之前他們可以學兩個月中文,學費由他們的贊助者買單。此外,他們還進行一個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文化強化訓練︰吃中餐,看中國電影,上有關中國風土人情課。

昨日南美,今日中國

在這些應聘者中,真正的新手沒幾個。幾乎所有人都有國外經驗,有些甚至已經去過中國。28歲的貝爾特格斯在倫敦學完國民經濟學和政治學,目前在布魯塞爾工作。來自德累斯頓的馬爾施對文化沖突無所畏懼。這位信息系統技師以前曾在加拿大待過一年,現在中國吸引他去,並不僅僅緣于職業之故。“所有的高科技公司都去中國,不過最吸引我的是中國的文化”,他說。

來自維斯巴登的克拉普希望,她在中國能夠繼續在職業上獲得發展。目前她在德國的一家企業咨詢公司實習,並獲得雇主繼續留用的承諾。不過到中國實習8個月後,可能情況會有所變化。“誰知道呢,”這位24歲的女生說,“也許這之後會有更有意思的機會出現呢。”她曾在中國待過數周,並被這個動感十足的世界所陶醉,如同所有的老外。

山茨是德國電子技師協會下屬信息技術公司的經理人,他對到中國進行職業實習看作是一場時裝秀。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時候,所有人都向往著飛往南美,因為當時南美也被看作是未來世界。“現在輪到亞洲上場。”他預言,亞洲熱仍然會持續一段更長的時間,前提是中國要保持政治的穩定。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就經歷著第二次中國熱。 DAAD中國事務咨詢部負責人比爾克說,在上世紀80年代時,德國大學生就已對中國感冒了一回。1989年當局血腥鎮壓學生運動之後,德國學生對中國的興趣也隨之驟然冷卻。不過,這已是陳年往事了。中國經濟興起,四年來,德國大學生對中國又萌發濃厚興趣。

崛起的謎思

但是經濟並不是吸引這個浩浩蕩蕩的東方朝聖軍團的唯一原因,亞洲研究所的副主任君特.舒赫爾如此認為。誠然,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實為驚人。“但是日本具有更大的經濟潛能,”舒赫爾說。也許原因只在于︰中國一直是個謎。

正是這個謎思,三年前也曾把維特維爾吸引到中國。“我只想知道,那到底是什麼。”31歲的維特維爾學完經濟傳播學,從2001年到2002年,他因海因茨-利多富亞太項目到上海的貝塔斯曼中國部做實習。“這個國家魅力非凡,但是我對她的發展持批判態度。”他疑慮重重地觀察著中國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彼此迥異的發展。他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一輛囚車呼嘯著從他身邊揚長而去,車上載滿了押往刑場旋即處決的囚犯。即使是實習後,他對中國的興奮感仍然有所保留。

“在中國,你可以經歷最原版的曼徹斯特式的資本主義”,維特維爾說。中國的謎思首先在于,所有人都在談論這個謎思。

而他的獎學金學友,任特茨曼一提起中國便眉目生輝。“那是絕對棒的一種經歷。如果我現在再度徹夜工作,我就會回想起在中國的那些日子。”任特茨曼把中國劃入了她的職業生涯,27歲的她是德國工業協會中國部的一名咨詢員,負責該協會亞太經濟委員會事務。去年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之行,她負責組織在北京舉行的企業家論壇,挑選論壇參加者。

當時,她的中國實習期間建立起的關系著實幫了她一把。“我目前的工作每天都受益于那次實習。我還知道,中國人怎麼打字。”當時她在『時代』周報駐北京編輯部實習。期間正逢德國工業協會招聘,她中斷了進行兩個半月的中國實習獲取了那個職位。如果誰沒有修完該項目,就必須退回獎學金。但對她而言,那個放棄的決定並非冒然之舉。

海因茨-利多富亞太項目的應聘者必須滿足許多前提條件︰他們須擁有技術或商業教育背景,半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並且年齡不超過30歲。信息和通訊技術專業畢業的應聘者獲選機會更大些。

不過最重要的是應聘者在面試時的發揮表現。面試由InWent基金項目負責人艾爾維拉.布什女士和以往的獎學金獲得者共同主持。布什女士很感興趣,為什麼有人指定選擇亞洲某國家。然而對她而言,僅僅以“中國是個蓬勃發展的國家”這個理由仍然不夠充分。

德國之聲編輯︰龍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021&aid=132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