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 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
春光春光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雖然人去樓也空 總會暫時給軟心頭輕鬆
所愛的人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心愛的彼的人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雖然路途千里遠 總會暫時給阮思念想要返
故鄉故鄉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雖然前途無希望 總會暫時消阮滿腹怨嘆
青春美夢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青春美夢
台語歌曲的曲調大都由日本曲子填詞翻唱而來,常帶著濃濃悲情。我要介紹一首充滿愛與希望的歌,是被譽為「台灣合唱之父」的呂泉生老師的代表作「阮若打開心內門窗」,是我最喜愛的台語歌曲。
這首「阮若打開心內門窗」,在我的生命歷程中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那是我們社團的社歌。
這個社團的成員當中,有人基於先天或後天因素,一輩子永遠看不見,那五彩春光!
還記得大夥兒在美麗的校園裡齊聚一堂,熄了燈,在燭光搖曳的溫馨氣氛中,高聲唱著——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那感人的歌聲,永遠在我心內,迴盪……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呂泉生(1916年7月1日-2008年3月17日),台灣音樂家,台灣台中縣神岡鄉人,被譽為「台灣合唱之父」。
1936年畢業於台中一中。1940年進入日本東京東洋音樂學校就讀;初期主修鋼琴,但在二年級時因意外傷害導致右肩脫臼手指受傷,於是改學聲樂,並在聲樂科畢業。畢業後,先後進入東寶演藝株式會社、松竹演劇會社、NHK放送等工作。1943年返回台灣。
1957年受辜偉甫(辜振甫之弟)之邀,創辦榮星合唱團,並且擔任該團團長直至1991年11月退休為止。
1958年任教於當時的實踐家專音樂科,並曾擔任該科主任,1987年退休。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
他先後改編及創作了二百餘首聲樂曲目,重要作品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杯底不可飼金魚》與《搖嬰仔歌》等等。他也採編許多台灣民謠,著名的有《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啾啾》與《六月田水》等等。
2008年3月17日辭世。
新聞引自: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263608.shtml
「丟丟銅」作者 呂泉生病逝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創造「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多首閩南語歌謠的「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三月十七日因心臟衰竭在美國辭世,享壽九十三歲。他的忘年之交、台灣文史工作者莊永明感嘆:「又一位經典凋零。」
呂泉生生於一九一六年,曾在日本受聲樂教育,一九四三年返台後從事音樂教育五十多年,期間創辦榮星合唱團,也致力於創作、改編閩南語歌謠,中文合唱曲亦達二百六十首,與江文也、陳泗治等齊名,為著名的台灣第二代音樂家。
「呂老師是全方位的音樂家。」當年榮星團員、台師大學音樂系教授賴美鈴指出,早期物資不豐,呂泉生一人兼任團長、指揮、創作及改編作品,教學十分嚴謹,「學生看到他都怕」。
但正因他嚴格的合唱教育,榮星才得以開枝散葉,全球多地都可見榮星子弟成立的合唱團。
賴美鈴回憶,當年榮星有「東方的維也納合唱團」之譽,常有國外音樂團體來參訪,也是國內第一個受邀赴國外演唱的合唱團。在呂泉生教導下,許多團員後來都成為助教,她也因此走上音樂教育之路。
莊永明指出,呂泉生是「唱自己的歌」的先驅,早在日據時期,呂泉生即不畏皇民化壓力,改編「一隻鳥仔哮啾啾」、「丟丟銅」等台灣民謠,納入由張文環小說改編的音樂劇「閹雞」,引發民眾極大回響,該劇卻也因反日治意涵遭禁演。
呂泉生更致力將閩南語歌謠藝術化。他的「搖嬰仔歌」、「杯底不可飼金魚」,至今從聲樂家到大眾歌手都愛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更是獨唱版、合唱版都傳唱海內外。
很少人知道,「哥哥爸爸真偉大」等兒歌,也是經呂泉生挑選才得面世。二戰後,呂泉生有鑑於台灣兒童歌曲匱乏,應教育委員會之邀擔任「新選歌謠」月刊徵選委員,一做九十九期,催生不少台灣歌謠。
呂泉生直到晚年,仍創作不輟。莊永明說,呂泉生的最大心願,便是完成輕歌劇「斑鳩回巢」。奈何這齣由呂泉生親筆、宣揚族群融合的劇本,數年前不慎遺失,呂泉生自忖年事已高,也只好放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