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對於年華早逝的英才只能徒流嗟嘆。一九九六年Eva Cassidy,三十三歲的她罹患癌症告別了繁華世間,她的歌聲在她過世後才日漸遠佈
1963年的二月二日,依娃凱西迪出生於馬里蘭州的小鎮,從小愛上了音樂,特別是民歌與爵士,並且跟隨父親學會了吉他。有一段時期,父親組成一支家族樂隊,父親彈奏貝斯,哥哥拉小提琴,而依娃負責吉他與主唱。另外,兄妹兩個偶而也在當地的遊樂場演唱鄉村歌曲,不過由於伊娃生性極為內向,後來逐漸越來越排斥當眾表演。中學時代,她曾經參加過一支搖滾樂隊,畢業之後,她曾打算攻讀美術,但由於課程無法令她滿意,她中輟學業,到一家苗圃打工,業餘的時候偶而會幫朋友的搖滾樂隊唱和聲,可是始終無法克服登台面對麥克風的恐懼。1986年,一位好友說服她,在自己樂隊錄音的時候,參與某些歌曲的演唱。在錄音室中,她遇見了一位在華府一帶活躍的製作人克李斯畢昂度(Chris Biondo),畢昂度立刻被她動人的歌喉迷住,同意協助她錄製一些DEMO,以便日後用來爭取更多幫人唱和聲的工作。
就這樣,依娃開始經常出入於畢昂度的錄音室,陸續為一些不同風格的樂隊唱和聲,甚至經一人包辦所有的歌唱,造成「一支合唱團」的效果。在畢昂度的鼓勵下,依娃組成一支樂隊,伴隨她開始在當地一些俱樂部表演,而儘管他在台上仍然非常不自在,還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者,1991年,已經成為依娃男友的畢昂度把她的DEMO撥放給華府一位歌手恰克布朗(Chuck Brown)聽,當時,布朗正打算灌錄一張爵士與藍調經典的專輯,聽過帶子之後,認為依娃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搭擋,欣然予以採用,而兩人合作的「The Other Side」專輯則在1992年底出版。1993年,他們更開始在華府一帶一起表演,而在布朗外向而善於作秀的風格影響之下,依娃也終於逐漸克服當眾演唱的恐懼。有好幾家唱片公司都開始對依娃產生興趣,問題是,依娃的錄音裡面包含了太多不同的元素與風格,從民歌、爵士、藍調、福音歌曲、R&B到流行搖滾,使得那些唱片公司的市場部門無法為她做出適當的定位,所以一家接一家的打退堂鼓。
1993年九月,依娃發現頸部下方長出一個惡性腫瘤,動手術切除之後,她並沒有按造醫師的要求,定時回去做追蹤的檢查。不久,她結束與畢昂度的戀情,但兩人仍然繼續維持工作上的合作關係。1994年初,Blue Note唱片公司表示有興趣安排依娃與來自費城的一支流行爵士團體合作,並且錄製了一支單曲,然後一起展開宣傳的巡迴。可是,他對於他們的那種風格並不是很喜歡,因此返回華府,開始獨自賣唱,偶而也再度與布朗合作。那一年的年底,她贏得了當地一項傳統爵士樂的歌唱大獎。在這同時,依娃仍然無法獲得唱片合約,因此畢昂度與她充滿挫折感的經紀人決定自己來發行一張專輯。1996年,依娃在華府的「Blue Alley」俱樂部舉辦了兩場演出,而儘管他對自己的表演品質並不滿意,錄音實況仍然貝剪輯成「Live at Blue Alley」專輯推出,在華府一帶獲得了熱烈的迴響。只可惜,這也是她生前發表的唯一專輯。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
若有侵權請預先告知 立即刪除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