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鏘的旅遊乾媽店
市長:
鏘*^O^*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生活時尚
/
旅遊
/
【鏘的旅遊乾媽店】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不分版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旅行社祕辛/全球暖化唯它過冬 炒熱到炒爛該怪誰?
2007/09/07 20:00 瀏覽
819
|回應
2
|
推薦
0
鏘*^O^*
等級:6
留言
|
加入好友
旅行社祕辛/全球暖化唯它過冬 炒熱到炒爛該怪誰?
2007/08/29 11:58 記者陳志東/台北報導 by東森電子報
從2007年開春以來,已經陸續傳出喜洋洋、辰欣、翊荃等3家旅行社惡性倒閉,
以及金鷹旅行社支票跳票影響團員出團等情事,此外觀光局也不時會公佈
旅行社保證金被法院或行政機關強制執行、被廢止旅行業執照、或已辦理
解散者的旅行社名單,每次總數都有數十家,加上今年暑假旅行社業績
大幅下滑,在在都顯示,台灣旅行社正在經歷一場罕見的寒冬。
最早在民國68年,台灣政府開始開放國人出國旅遊,加上民國76年11月
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這兩個重大政策轉變,讓台灣旅行業蓬勃發展,
景氣最好的時候,旅行業界盛傳只要運氣好,帶到一個歐洲高檔團,
領隊所賺的小費與回扣,就足夠回台北買一棟小套房﹔但這些年來,
一個歐洲團,旅行社利潤能有1個人頭5千元就很偷笑,東南亞路線1個人頭
有1千元利潤就很阿彌陀佛,台灣國內旅遊,更經常一個人頭賺不到1百元。
旅行社正在經歷一場寒冬,而這場寒冬的起源,主要來自:殺價、包機、
中國大陸與南韓的競爭,還有國人旅遊型態的改變等因素。
殺價殺到老外冷感
當年景氣正好時,台灣人出國幾乎都是團體旅行,旅行社隨便登個廣告,
動不動就是幾十人報名,成一個大團非常容易,因此在跟國外當地導遊或
當地飯店洽談行程與訂房時,姿態可以很高,價錢可以很好﹔
但這些年來,隨著中國大陸與南韓出國人數遠遠超過台灣,加上台灣旅行社
愛殺價,因此國外業者對台灣旅行社的態度愈來愈冷淡,價格也愈來愈硬。
一位旅遊業者表示,這些年來不論到國外參加旅展,或是跟國外旅行社洽談合作,
都可以感覺許多國外業者的態度正在轉變中,甚至還有國外業者明白表示:
「中國人跟韓國人是捧著現金來訂房,人數又多,你們台灣人卻是殺價半天,
然後付款拖拖拉拉,又常常取消不成團,你覺得我們該跟誰合作?」
當場問得台灣旅遊業者啞口無言。
中韓捧現金更誘人
這些年來,許多原本在台灣設有觀光推展單位的國家也陸續退出台灣市場,
將辦事處轉往北京或上海,更看得出國外旅遊單位對台灣態度的轉變,
是從政府政策就開始。
而台灣旅行社之所以愛殺低價,最主要起因於網路的發展。從西元2000年
易飛網與易遊網等等網路旅行社相繼成立後,因為價格變得透明、比價變得容易,
讓台灣旅客愈來愈精明,又要好又要便宜,因此旅遊市場也開始出現削價競爭,
競爭的結果,就是旅行社開始到處殺價,讓台灣遊客變得不受國外旅遊業者歡迎,
甚至演變到隨後出現的強迫購物、買人頭、變更行程、廣告包裝美化……等等
更加負面的操作手法。 更把旅行社推向深淵的,是航空公司的包機。
包機慾求不「滿」
前些年,因為看好開放兩岸直航後的市場,因此許多航空公司紛紛加購飛機,
為的就是想在直航一開放後立即搶佔市場。沒想到,政府政策一變再變,
但不管怎麼變,就是不開放直航,近來又加入高鐵開通,因此不管國際航空或
國內航空統統出現班機過剩問題,而航空公司解決的辦法,就是「包機」。
「包機」最初的意義,應該是顧客有直接飛往某地或想包下整架飛機的需求,
因此請航空公司配合﹔但現在的包機情況剛好顛倒,是航空公司因為班機太多,
因此「強迫旅行社包機」。為什麼旅行社願意被強迫?理由很簡單,
就是航空公司對旅行社「下命令」,如果不配合,等到暑假與過年旺季時,
就不給機位。
幾位旅行社業者透露,機位與床位,就是旅行社的命脈,沒有機位與房間,
生意根本不用作。正因如此,台灣旅行社也非常神奇的,大家聽從航空公司命令,
只要航空公司開了包機,旅行社就照單全收,拚命賣。更誇張的是,
還有航空公司派出專人對旅行社加以「考核」,並要求旅行社提供保證金,
萬一沒有達到包機業績標準,除了保證金沒收以外,也要削減該旅行社過年與
暑假時的機位。
強迫購物影響品質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熱門的旅遊路線,只要操作得好,機位要賣沒問題﹔
但隨著航空公司把所有過剩的班機統統拿來飛包機,並要求旅行社一起承擔,
結果就是,例如以前班班都滿的北海道航線,到了現在,因為包機實在太多太多,
旅遊業者怎麼努力賣也賣不完,但為了擔心保證金被沒收,因此只好削價競爭,
讓以往 3、4萬元以上的北海道行程,到了現在不用2萬元就能出發。
而削價競爭的結果,就又衍生了殺價導致對方乾脆去做中國與南韓生意,
不想接台灣旅客,或是衍生強迫購物等等影響旅遊品質的問題。
北海道只是其中一條被包機惡性炒作到爛的路線例子。但這些問題,
很少有旅遊業者願意公開談論,為的就是避免得罪航空公司,就算願意談論,
也沒人願意具名。一名旅遊業者表示,「航空公司的包機,才是真正把旅行社
逼死的元兇。」另一名旅遊業者表示,「只要想到包機,我就整晚作惡夢。」
另一名旅遊業者則表示:「現在暑假,大家比的已經不是誰賺得多,
而是誰賠得少,或是那家旅行社保證金被航空公司沒收的比較少。」
旅客學會淡季出走
這些年來,由於國人習慣搶在寒假過年與暑假期間出國旅行,
因此旅行社也學會了,平常低價賠本賣無所謂,但到了寒暑假,就要
大漲5、6成甚至1、2 倍,好把平常損失的一口氣賺回來。而隨著旅行社
利用寒暑假敲竹槓,導致國人厭倦,加上台灣人慢慢進步到懂得不搶在
寒暑假出國,而是選在最美的季節出國,例如4月的櫻花季、11月的楓紅等等,
剛剛好又美又避開寒暑假高價,因此今年旅行社也度過了最冷的暑假。
2007年的暑假,航空公司照例推出包機,而且數量比往年都多,
但由於沒考慮到國人開始看清不搶在寒暑假出國,因此發生了有的包機
一班坐不到50人,也有的包機緊急改飛其他地點,讓許多旅行社統統栽在
今年暑假。甚至根據觀光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出國的人數,其實數字比
去年同期還要多,但旅行社卻最慘,這也顯示,國人出遊開始慢慢走向
自助旅行,或者是,出國旅行人數真的變少了,只是商務人口增加了。
不能再當事後諸葛
當然,大部分旅行社都不願意走向低價競爭這條不歸路,但在惡劣的
大環境下,不打價格戰就要等著死,讓許多旅行社只好妥協。
包機、低價競爭、國外旅遊單位態度的轉變、加上國人旅遊型態的轉變,
種種的因素,旅行社愈來愈難經營,利潤愈來愈薄,如果大環境不改善,
惡性倒閉的問題,短期內一定會再發生。只是,觀光局、品保協會與
旅行公會的政策在哪裡?
這次翊荃旅行社惡性倒閉並導致旅客被限制行動、強迫刷卡等問題之後,
觀光局的應對政策是
「1.品保協會先墊還旅客再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2. 禁止台灣旅行社再與北京中僑國際旅行社業務往來,否則罰5萬元。」
「3.加強領隊教育」
「4.落實旅行社查核」,然後沒有了!只是,惡性倒閉只是結果,
真正引發惡性倒閉的大環境因素,觀光局的政策,到底在哪裡?
除了管理跟修理旅行社外,能不能提出一個更好的政策,
來幫助航空公司跟旅行社?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822&aid=2400095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跟團與自助?!
回應給:
鏘*^O^*(ccgh1978)
2007/09/07 20:27
推薦
0
鏘*^O^*
等級:6
留言
|
加入好友
為了確保旅遊品質
為了能百分百掌握時間
為了景點與喜好的結合
為了旅遊的盡興
自助當然是王道!!
但
事先要準備強大的資料以了解當地甚至應付各種考驗
吃的健康與安全需自行注意
交通是不停的接駁與轉換
體力則要強大的蠻牛支撐
時間花的會比別人多
金錢如流水般一點一滴的消失( 背包客不算在內)
而我
也會因此沒了工作 喝西北風
冏~
當然最後一句是提外話啦 XD
我喜歡團體行
也喜歡自助
三不五時也愛享受當個背包族
每種旅遊的方式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趣味
不論過程如何
追求心靈舒適才是最終的目的 *^____^*
至於台灣旅客與旅行社與政府單位三方的角色
怎麼塑造良好的互動
如何共同邁向更完善的旅遊品質
真得不是只靠旅行社單方面努力就可行的
旅客的心態
政府單位的立場與推動都是缺一不可
這
其實是個龐大的課題
我想.........
我還是乖乖帶團好了 XD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822&aid=2400144
旅行社祕辛/賠本也能賺錢?踢爆低價團花招
2007/09/07 20:01
推薦
0
鏘*^O^*
等級:6
留言
|
加入好友
旅行社祕辛/賠本也能賺錢?踢爆低價團花招
2007/08/29 16:58 記者陳志東/台北報導 by東森電子報
旅行社的經營命脈主要只有「兩位」,一位是「機位」,另一位是「床位」。
只要這「兩位」沒有十足把握拿到手,旅行社就不用玩了。一家旅行社要怎麼
鞏固機位與床位的優先權?很簡單,就是必須誠意十足的配合航空公司包機,
一定要有求必應,特別在淡季,也要想辦法幫航空公司跟飯店把機位與床位塞滿,
這樣等到旺季時,就能取得機位與床位的優先權。
由於目前國內有些航空公司會針對每一家規模大小不一的主要配合旅行社,
分別訂出數量不一的責任額,並要求旅行社繳交從數萬到數十萬元以上不等的
保證金,如果沒有達到責任額,保證金就沒收。為了避免保證金被沒收,
因此有很多旅行社最後也不得不走上低價促銷團,有些甚至賠本做生意,
為的就是希望留住保證金,並留住旺季時的機位優先權。
包機的問題,加上旅行社自己惡性競爭削價,低價團因此愈來愈多,
愈來愈多旅行社開始賠本做生意,只是,賠本做生意要怎麼做?於是種種的
手法就此出爐。
賣人頭˙買人頭
以前買賣人頭最嚴重的地方就是泰國。例如以前報紙上常見
「曼谷5日遊3999元」,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價錢,連買機票都不夠。
也因此當旅行社打出這樣的價格後,就要特別當心,第一是這家旅行社
有惡性倒閉的意圖,第二就是他們想要買賣人頭。
所謂買賣人頭,就是旅行社打出遠低於成本的價格攬客,之後就會將這些
招攬來的客人「賣給」國外當地導遊。舉例來說,例如今天有一團遊客共20人,
以每個人頭5千元計算,合計10萬元,當旅客抵達國外後,國外當地導遊
就會把10萬元交給招攬的旅行社,然後把旅客帶走,由國外導遊直接安排
所有的食宿交通等旅遊事宜。
這樣一賣之後,招攬的旅行社就不會賠錢了。但問題就在這些買了人頭的
國外導遊,因為還沒賺到錢就要先付一筆大錢給旅行社並安排行程,
因此接到客人之後,就會開始想盡辦法從這些遊客身上撈回去,於是強迫購物、
車上賣藥、自費行程、索取回扣、飯店變更、餐飲變更、威脅遊客……等等
問題都會跟著出爐。
前些年,在泰國觀光局積極介入下,這樣的買賣人頭問題已經減緩許多﹔
不幸的是,這個做法已經延伸到例如馬來西亞、印尼、吳哥窟、韓國……
等等地點,現在甚至連歐美、加拿大、夏威夷等等旅遊路線,也都開始出現
購物與車上賣藥等等問題,低價團的危害,已經四處蔓延。
湊團
有時低價團體還不一定賣得出去,因此旅行社另一個手法就是「湊團」。
參加過旅行社的大概都碰過這問題,就是明明報名的是A家或B家旅行社的團體,
但等出發時到了機場集合時,卻發現領隊與標誌成了C家旅行社。這往往就是
因為湊團的關係。一名旅遊業者表示,15個人的團體,必須要租一輛遊覽車,
35個人的團體,也同樣是一部遊覽車,為了節省成本,因此許多旅行社
都會相互合作,互相湊團,這樣除了減免遊覽車費用與導遊、領隊人力等
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挾人數優勢去殺價或談回扣。
正因為如此,儘管遊客在出發前東比西比,比到最後,雖然各家廣告寫得
天花亂墜,但其實根本行程都一樣,可是向不同家旅行社報名的,卻往往
有數百到數千元的差距。這也讓許多旅客慢慢對旅行社失去信任感。
車上賣藥
愈多人湊一輛車,對旅行社來說可以節省成本,對領隊跟導遊來說也很棒,
因為小費可以收得更多,再一個更重要的,就是賣藥很方便。
台灣人超愛買藥,特別在日本或美國、加拿大等地,但是,如果帶著遊客到
藥妝店買,那導遊要賺什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所有的住宿景點統統安排在
「幽靜山林」、「絕美海濱」,讓旅客晚上想出去逛都沒地方逛﹔
如果不得已必須安排在市區飯店,也會盡量把行程排到滿滿滿,讓遊客
回到飯店時已經晚上8、9點,所有店都關了。這樣3、4天悶下來,
遊客想買藥買特產的購物慾望無法滿足,於是當領隊在遊覽車上
隨便東西拿出來,再加上一點神奇的體驗分享,馬上就會被買光。
一位旅行社領隊表示,這些遊覽車上賣的藥與產品,品質不一定好,
也不一定不好,但大部分都是導遊從市面上或向工廠直接購買,
然後自己重新包裝,讓遊客無法比價、認不出來,然後就能以高於
市價3、5成的價格賣給遊客。
同級產品
「同級產品」,是旅行社最容易做手腳的地方。以飯店為例,旅行社因為
有時無法保證拿到房間,因此都會附上所謂的「同級飯店」條款,
然而,每一家飯店實際上就是不一樣,例如光是福華飯店,台北福華就跟
墾丁福華或新竹福華絕然不同,地點不同,設備也不同,更何況,
就算同一家飯店裡,也有面海、面山與面牆的天差地別。
飯店是這樣、餐飲是這樣、旅遊行程與體驗也是這樣,不知情的遊客,
光從說明文字看起來,會覺得就是同級,但實際上就是不同,內部大有文章。
高價團也有陷阱
隨著低價團的口碑愈來愈差,現在台灣人出遊,開始會選擇所謂的
「慢板˙奢華˙高價」等等行程,以為高價就是保障。實際上,
高價行程的團體,有時真的吃住都很好,但行程卻不一定好﹔
甚至有的根本連吃住不好,只是看準國人以為高價就等於品質的心理,
因此特地抬高售價,賺得更多。
真正便宜的好團
想要合理的品質,就必須付出合理的代價,這是相對的,不可能要旅行社
無條件賠錢帶大家出去玩。因此挑選旅行社時,千萬要避免明顯低到
誇張的價錢,但也不要迷信高價,重點應該是相對合理,加上慎選品牌與口碑。
如果真的想要撿便宜,確實有時還是有機會,例如有時逢到超淡季、
碰到當地政變或禽流感等天災人禍需要快速復甦、或是已經包下的機位與
飯店賣不出去,部分旅行社就真的會願意賠本出團,或是由當地政府
補貼鼓勵出團,但這種為了刺激景氣的低價促銷團通常只有1兩團,
因此要相當眼明手快,只是這種團可遇不可求,而且很難與低價購物團
區隔清楚,因此還是要多小心。
慎選品牌˙或開始自助旅行吧!
其實除了低價團或少數惡劣旅行社外,台灣還是有許多旅行社都非常認真的
在經營旅遊事業,但往往就因為幾個惡劣旅行社,導致大家對於旅行社的
觀感都不太好。而在目前大環境惡劣的狀況下,例如低價競爭、國外旅遊業者
開始不重視台灣市場、包機壓力等等,在在都讓旅行社經營愈來愈困難。
在當前觀光局與品保協會沒有能力做出更好的預防工作之前,想出國旅行,
除了慎選品牌與口碑、別輕信廣告並多看清楚契約與規定、盡量別在春節或
連假期間出國當冤大頭外,大概也沒有其他路可走。
其實旅行除了吃住外,更重要的其實是「感覺」。如果真的無法辨別
旅行社好壞,建議試試自助旅行,雖然自助旅行不論機票或住宿價格
都會比團體旅行貴一點,但那才是真正獲得旅行感動的最佳方式。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822&aid=240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