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習目標:在都市計劃的進程下,未來捷運路線及機廠將取代十四張~這
塊二、三佰年大坪林開發的門戶。在重大建設橫越十四張之際,本屬農業區之傳統地景地貌即將消失。值此,希望藉由
踏查與研究的研習活動,能讓更多朋友深刻體認十四張聚落之歷史發展與演變,更對區域內百年難得一見的歷史建築作
一深入瞭解。
二、指導單位:新店市公所 新店市民代表會
三、主辦單位:台北縣文史學會
四、協辦單位:新店市民代表游英俊、宋美雪
五、參加辦法:
1.研習時間:95年2月25日~95年3月4日,9:00~17:00,為期三天
2.研習地點:新店市文化劇場演藝廳(新店市北新路一段92號,馬公公園內,加油站後方,捷運新店市公所站2號出口)
3.研習方式:文史研習課程與討論、戶外踏查、維護文化資產座談
4.研習費用:報名費200元(免費供應餐飲、研習資料、保險)
5.研習資格:年滿18歲,有興趣瞭解傳統聚落變遷之民眾
6.招收人數:30~40人(額滿為止)
7.報名時間:2006年2月8日起至2月23日止
8.報名地點:採通信報名,至台北縣文史學會網站下載報名資料,寄回
local.voice@msa.hinet.net,或電話/傳真2218-5755索取報名表傳回
六、講師安排:
1.葉乃齊:華梵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
2.李順仁:台大農推所碩士,拳山堡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3.林秀美:台大考古人類所碩士,拳山堡文史工作室成員
4.趙俊祥:中央史研所碩士,台北縣文史學會文史組召集人
5.鄭揚宜:南華大學哲研所碩士,華綜院助理研究員
6.夏聖禮:華梵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專班,台北縣文史學會理事長
7.林幸慧:政大教育研究所結業,新店市立圖書館志工隊隊長
七、課程安排:
日期/時間 |
課 程 內 容 |
備 註 |
2/25早上8:30~9:00報到(含繳費、領取學員證及講義) |
2/25 |
09:00~10:30 |
大坪林地區聚落發展史及十四張導讀 |
拳山堡文史工作室
李順仁 |
|
10:40~12:10 |
|
華綜院助理研究員
鄭揚宜 |
|
13:30~15:00 |
傳統聚落之調查與研究方法 |
拳山堡文史工作室
林秀美 |
|
15:10~16:40 |
十四張劉氏家族的在地發展 |
台北縣文史學會
夏聖禮 |
2/26 |
09:00~12:00 |
戶外踏查(一):咸亨宮、林厝、和平社區、劉利記公厝、店仔街斯馨祠、萬善堂、劉氏宗祠 |
台北縣文史學會
夏聖禮、林幸慧 |
|
13:00~16:00 |
|
台北縣文史學會
夏聖禮、林幸慧 |
3/4 |
09:00~10:30 |
從文化政策看文化資產的保存 |
台北縣文史學會
趙俊祥 |
|
10:40~12:10 |
傳統民居之美 |
華梵大學建築系
葉乃齊主任 |
|
13:30~16:30 |
「為十四張留下文化資產」座談會
(夏聖禮理事長主持,與談人員:葉乃齊教授、李順仁老師、趙俊祥老師、鄭揚宜老師) |
邀請劉氏與店仔街自救會代表、台北縣文化局、捷運規劃單位代表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