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一個人發呆
市長:一個人發呆  副市長: 小禾行一C.M.T.落風~(整修中)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影像【一個人發呆】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以報導發呆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失落的悅興媽祖(十三),傳說的反省
 瀏覽319|回應0推薦2

西西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咩咩布屋
汪洋(筆名)

失落的悅興媽祖(十三),傳說的反省     陳瑞旭

這古老的媽祖廟,乾德宮的創建年代,有多種說法,多年的傳說,挑戰著史堆的極限,古 等著凡俗的我們,去找尋證據,找尋歷史,無關的解說,失傳的線索,信心一再被消磨,向著猜想挑戰,常給自己找苦頭吃,帥,為自己歡呼,鄉土史料,那正是我們的渴望,樸實無華的村史。

早期先民,從大陸來台,必須橫渡有黑水溝,(台灣海峽稱呼),對簡陋的船隻設備來講,航程相當危險,這些美麗的傳說,我未曾參與,無法想像,在電影唐山過台灣,先民都有一些苦中做樂的怪癖。台灣史專家,郭宏彬教授談到,橫渡有黑水溝,有所謂「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聽起來真的冒冷汗,意思就是說:到台灣的人,十個會死六個,三人留下來,一位在半途後悔折返。從此先民不負眾望,在墾首的帶領下,進住了一個,有著歷史印記的小鎮,,我們將傳說,放在媽祖眼前,有最棒的視野,但當陽光照進來,紅蠟燭上,流著小水滴,移民們辛勤工作的景象,難以形容,我們從常民俗諺中,可拼湊一二。

依據葉茂杞老師(彰中歷史老師退休),在「田中鎮誌」遺稿中提到,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東螺溪沿岸,仍是洪雅平埔族盤據。由福建漳州人,泉州人,和廣東梅州人,渡海來台掏金我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有些人水土不服,因而喪命的,不在少數。在悅興街(大新工業區附近),遇見這麼多,來自故鄉的朋友,一場沒有約定的美麗相逢。問著,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心裡激動著,好棒的相逢,於是大家提議,

蓋了一座媽祖廟,(因為在康熙四十年以前的媽祖廟,是叫天妃宮),心裡有股很感動的情緒,在異鄉先建小廟,成為當初移民,心靈寄託。隨著悅興街屯墾發展,來的漢人愈來愈多,香火也日益鼎盛,泉漳兩族先民,在生活安定富有之餘,感念媽祖的庇佑,倡議立大廟崇奉,經集資募捐數年,雖然下著大雨,

由福建運來石材、杉木,將過去的小廟,改建成相當規模的「天后宮」,且擁有前、中、後三大殿。成為悅興街居民,精神皈依的聖地。

康熙中葉,施世榜隨父(施秉)來台,康熙四十七年,世榜回半縣(彰化縣),繼續父業,為半縣墾首,墾號:長齡;當時移墾路線,大抵仍以明鄭舊路為藍圖,招工買牛,引水開地,大事墾殖。一鋤一犁,滴滴血汗,將那獉狉未啟,荒煙遍地,的原始瘴癘地,化為良田,同時在溪旁建立一條窄街,叫悅興街,此地約距今大新國小,四百公尺,一個偏僻,濱臨東螺溪的小村落,雖然大雨常夾帶泥沙,不根本是杞人憂天,但是絲毫不減大家的決心。

傳說當時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多數娶平埔族人為妻。看一場壯麗的融合。

彰化縣志,寺廟台帳,鄉土史料,逢甲學報,與現場訪查,交叉比對

悅興街因洪水流失街肆,今日已不存在;雖被水災侵襲,卻也是一種淒美,

此地約距今大新國小,四百公尺,由於這塊土地,是我的出生地,「大新」,新就是新生土地,原為東螺溪溪底,我心裡激動著,天后宮,建於溪邊,非席合理,因為全世界的文明,都是從河邊開始


感恩、練筆、搏感情、求進步,西西深深的祝福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87&aid=165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