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7
【記者李國煌、胡恩蕙 /報導】
搬家這種粗活賺得多,也開始吸引大學生嘗試。(記者鄭瓊中/攝影)
大學生身價不斷貶值,唸大學的成本回收期跟著大幅拉長。
15年前,唸四年大學下來,以私立大學來說,包括學雜費、生活費、住宿費林林總總的開銷,大概花掉4、50萬元,畢業後考進銀行當辦事員,當年的月薪4、5萬。等於唸四年大學花掉的錢,大概工作一年就可「回本」。
場景拉到這2、3年,學費漲了、生活費貴了,住宿費調升了,同樣唸完四年大學,花費的成本大幅上升到80萬、100萬元。
畢業後進入職場,不管做什麼行業,只要是基層工作的職務,職場新鮮人的月薪,目前大多停滯在2萬8000元一帶。就用月薪整數3萬元來算,四年大學花掉的百萬成本,大概要工作3年才能賺得回來,成本回收期,一年變三年。
而且,現在的大學生工作穩定度下降,只要工作中斷、收入中斷,成本回收期拖到3、5年,都有可能。
銀行人員說,由於起薪低、職等低,一有別的工作機會,選擇跳槽的人也變多,特別是有些「名校」畢業的大學生,更會覺得自己大材小用、屈就低薪,一年半載就揮袖而去,造成頻頻流動的情況。
倒是人人稱羡的醫學院學生,十年來儘管身價微貶,不過,投資報酬率相對「抗跌」,還是高居社會頂層。
十年前,台大醫學系學生一學年花費近20萬,現在,有的是住院醫師,有的剛升上主治醫師。
以台大醫院住院醫師月薪5、6萬,榮總、長庚9萬到10萬,中南部小型醫院的住院醫師,月領10幾萬,揮別大學、進入職場一當上「醫師」,收入令人稱羡。
現在,醫生收入還是各行業中的上層,倒是,這幾年學費飆漲,成本上升,畢業進入公家醫院當住院醫師,薪水7、8萬,投資報酬率微幅下降。
以金錢衡量,醫師的投資報酬率仍不錯,但是,年輕主治醫師普遍認為不值得,因為,唸醫學系犧牲許多休閒交友時間,當醫師後還要面臨醫療糾紛的風險,而且健保給付逐年縮水,醫師收入已大不如前。
【2006/08/17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