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少子化及大學激增、競爭加劇等影響,真理大學台灣語言學系等少數招生不理想的學系今年停招,原來的師資分散到他系;還有些學系則是因應轉型,改為不分組、不分系招生。 根據大學聯合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各大學共有27個系組停招或合併招生,有的原本是分組招生,改為合併招生;有的則是整個學院停招,改不分系招生,如大葉設計、管理學院一口氣停招12系,全院不分系招生。今年只有4校5系是真正停招。
興國管理學院今年停招會計資訊系,校方表示,停招是為配合學校整體轉型,2、3年前已決定,其他商學科系也需要會計師資,將把會資系教師分散到他系,原招生名額分配給新設或招生情況較好的科系。
早期國內大學只設中文系,沒有台文相關系所,但民進黨執政後,極力推動本土教育及研究,鼓勵大學新設相關科系,連中山醫學大學也設立台灣語文學系。不過,根據教育部委託學者研究,台文相關科系的學生出路並不寬廣,考生選科系時應打聽清楚。
像最早設立台灣語文相關學系的真理大學,今年就停招麻豆校區的「台灣語言學系」,但招生情況還不錯的「台灣文學系」則繼續招生。
實踐大學台北、高雄校區各設5個同名學系,為了避免重複,今年先關掉高雄校區的財金和企管系,將教師和學生的名額轉給「金融營運系」和「行銷管理系」。
台師大今年則停招英語學系國小英語教學組,校方表示,由於該系專長為中學師資培育,近年來陸續停招幼教和國小教學師資培育課程。
至於台師大社會教育系原本分成社會工作組、新聞學組、圖書資訊學三組,今年合併不分組招生,因應明年轉型及改名,將以成人終身教育、文化傳播及方案規畫為主。
【2007-07-24/聯合報/C4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