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金牌學生 過半數博士數學多投入電機、數學領域 生物多選擇讀醫 資訊全留本科
2007/07/25 22:21 瀏覽833|回應0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灣參加國際奧林匹亞競賽的得獎選手都去哪了?中央大學統計所講座教授傅承德指出,歷年參與數學競賽選手中,有半數取得博士學位,投身學術研究,顯示奧林匹亞競賽對參賽資優生的生涯的確影響深遠。

台灣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根據中研院統計去年所做的後續追蹤,台灣選手八十多人,後來大多投入電機和數學領域,其中電機占三分之二、數學占三之一,另有幾位學生選擇資工、醫學等科系。大學畢業後,大多數出國深造。

生物奧林匹亞競賽部分,台灣參賽才八年,負責帶隊的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楊遠波表示,參賽學生多來自建中、一女中、雄中等,後來這些人九成以上都唸醫學系,八成進台大醫學院,參賽者中年紀最大約醫學系七年級。

楊遠波表示,即使拿到國際生物奧林匹亞金牌,想讀台大醫學系仍要申請,他說:「資質好的學生當醫生是浪費」,如能做研究會很好,不過學生容易受到社會多數價值觀的影響,所以生物金牌得主選擇醫學的占大多數。

楊遠波建議,政府若有心發展基礎科學,應修改制度,讓拿到獎牌的學生不需再考試,甚至可以贊助他們出國唸相關學科,這會讓他們想法不同,因為現在的制度,讓得獎學生還要為考大學分心。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方泰山從一九九二年起帶高中生參加化學奧林匹亞競賽,他指出,化學奧林匹亞得獎學生很多是留在化學相關領域,也有進入電機系就讀,但也有一半選讀醫學系。

方泰山認為,政府應加強培養優秀人才,得獎後就送到世界頂尖大學深造,讓更多適合的人才進實驗室,避免一窩蜂唸醫科。

台師大資訊教育研究所教授何榮桂也有帶隊參加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十四年經驗,他指出,他帶的得獎中有人博士班快畢業了,「至今全部都沒有轉行」,仍在資訊領域,跟其他科比起來,他說:「十分特殊。」

何榮桂說,奧林匹亞得獎學生要走什麼路,父母支持很重要。曾有一名得獎的學生跨考電機系和醫學系,家長請他勸學生讀醫,他反而勸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這名學生後來選擇電機,並到美國拿了博士,沒想到後來的另一半還是台大醫學系畢業,讓何榮桂印象深刻。

【2007-07-19/聯合報/A9版/話題】


國中考鴨蛋 母激勵他拿博士
台灣阿甘 全校最後一名 阿霞媽媽另類鼓舞:以後不可能退步
記者謝梅芬/高雄市報導
「阿霞與她的兒子」一文最近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敘述一名數學常抱鴨蛋,全班最後一名的男孩,在媽媽鼓勵下,由插大、考研究所到拿美國大學博士的故事,被網友形容為「台灣版的阿甘正傳」。

故事中的阿霞,是高雄市五福國中退休老師廖靜霞,兒子「阿甘 」已是北部一所國立大學的助理教授。廖靜霞之前參加同學會時,談起一路陪兒子求學的歷程,同學覺得有趣也感動,在網路上寫下這段故事。

廖靜霞說,兒子從小數學就差,考廿分、卅分是常事,曾拜託老師不要打兒子;「我兒子很笨,不是他的錯,是我把他生笨的。」「阿甘」國中三年數學從沒及格過,曾是全校最後一名。廖靜霞安慰垂頭喪氣的兒子,「不要難過,反正以後只會進步,不可能退步」。

她發現兒子的語文能力不錯,陪他學英文,自知兒子不適合念高中,鼓勵他先選擇商專、參加健言社、英語社。

廖靜霞還讓兒子到英文補習班打工,英文能力大增,多次參加大專杯辯論、全國大專英語演講,一路過關斬將;並前往美國姊妹校參訪,也交了幾個外國朋友,更促使他投入英文學習。

四年後,廖靜霞兒子有意報名插大,「我相信有一天會考上國立大學」。廖靜霞馬上說要去睡覺,「做夢比較快。」插大考試下來,「阿甘」一口氣考上政大與清大,他選擇清華外文系,再攻台大外文所,第一名畢業,申請到全額獎學金,到美國加州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去年返國在國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廖靜霞的教育方式,讓很多人感動,「阿霞和她的兒子」的文章不斷被轉寄,許多國中校長及老師都說,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看,「值得教育人員學習,對學生是永遠不放棄的。」

這對母子的故事在網路盛傳,兒子卻堅持不曝光,廖靜霞笑說:「他不希望別人知道他笨啦。」「阿甘」昨晚在電話中感謝家人的支持,「才能念自己最喜歡的文學」。

【2007-07-19/聯合報/A8版/生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33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