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各類職務供求 冷熱落差明顯
2007/06/05 23:17 瀏覽517|回應1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更新日期:2007/06/03 09:56 記者:【陳順昌/中時網路分類廣告公司總編輯】
隨著校園畢業季的屆臨,國內求職求才活動趨於白熱化。在當前就業環境中,到底廠商釋出的工作機會,以何種類別居多?而求職者又偏好應徵何種職務?根據中時人力網線上媒合資料庫顯示,今年5月國內廠商求才職務類別以生產製造類所占比例最高,但求職者卻特別偏愛行政總務職類,供求之間出現明顯落差。

中時人力網(CTJob)線上媒合資料庫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廠商端求才前10大職務類別,以生產製造類所占比例最高,達13.39%;其次依序為占12.35%的餐旅運輸類、占9.43%的非資訊電子類工程職務、占8.59%的業務貿易類、占5.42%的系統軟體類、占5.34%的行政總務類、占4.88%的硬體通訊類、占4.80%的金融財會類、占3.67%的保全等其它雜類以及占3.38%的賣場推銷類。其中生產製造類工作機會獨占鼇頭,但仍以高科技廠商釋出的相關職缺居大宗,傳統產業在生產製造方面的工作機會並未明顯增加。

高科技擴產能 人才需求殷切

根據了解,今年來仍有不少高科技製造業擴充生產線,其相關職類的人才需求一直非常強烈,這也是生產製造類名列求才職缺榜首的主因。至於排行居次的餐旅運輸類,與國內推廣觀光旅遊活動以及高鐵等重大交通建設的興建有關。而非資訊電子類工程職務範圍較廣,對相關技職人才需求頗為殷切。不過若將系統軟體類及硬體通訊類等高科技工程人員合計,其總需求量仍超過非資訊電子類工程職務。至於非理工專長領域的職缺,則以業務貿易、行政總務、金融財會等類別居多。

在求職端前10大應徵職務類別排序方面,從中時人力網〈CTJob〉線上媒合資料庫統計數據發現,以行政總務所占比例最高,達23.45%%;其次依序為占16.38%的業務貿易類、占11.11%的生產製造類、占5.84%的餐旅運輸類、占4.57%%的行銷廣告類、占4.31%的金融財會類、占3.58%的系統軟體類、占3.56%的經營人事類、占3.50%的賣場推銷類以及占3.19%的客服支援類。

其中應徵行政總務類所占比例高達2成以上,根據研判,該領域之職缺多無特殊專長條件之限制,成了一般背景求職者的最愛,其投遞履歷表的件數自然相對增加。至於業務貿易類排行居次,判係近年來各職類薪資待遇欠佳,不少求職者希望投入業務行列,創造額外的收入。倒是系統軟體類等新貴職別,應徵排行並非特別居前,與求職者專業背景有關,相較於廠商釋出較多的相關職缺,這也不難解讀高科技熱門工程師長期陷於供不應求的現象。

職場專家認為,國內各類職務供求會發生明顯的落差,與市場情報掌握不足、產學脫節等因素有關。例如現階段廠商釋出的行政總務相關工作機會其實相當有限,一般求職者卻趨之若騖。同樣的道理,目前高科技廠商仍提供很多生產線上的職缺,但求職者未必有應徵意願。此外,高科技產業雖積極招募理工專才,但國內培養的非理工人才仍占頗高比例,其職場出路受到極大限制,只能借助第二專長訓練以濟其窮。專家建議,求職者應充份掌握就業資訊,或透過相關訓練,以爭取較佳媒合機會,兼以縮小職場供求之間的落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245911
 回應文章
供需失調 淪為新貧 大畢生起薪倒退8年
2007/06/05 23:41 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更新日期:2007/06/05 04:39 記者: 彭漣漪/台北報導
近八年來,社會新鮮人的薪資不增反減!根據勞委會的調查,去年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是兩萬六千七百元,比起八年前還少了七百六十二元,這還沒算上物價上漲因素;至於碩士級以上的社會新鮮人,去年平均起薪是三萬一五六七元,比起八年前只增加一千元加零頭。

今年失業率將超越高職

每年有超過三十萬大專以上高學歷社會新鮮人投入職場,大量生產的大學生及碩博士,由於供需失調,造成「價格下跌」,許多人成為落入M型社會左端的一群。他們是向下沉淪中產階級中的指標族群。

這群社會新鮮人,工作愈來愈不好找,很多只能靠打工過日子,有些則賴在家中靠父母,面對可能淪落為「新貧階級」,焦慮油然而生。

一○四人力銀行剛公布今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調查,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表示,看過去三年,扣除物價因素,社會新鮮人中,除了碩士級有些許實質成長外,學士和專科的起薪都是負成長。

歷來,高職一向是各個教育程度中失業率最高的一群,但今年二月,在尚未進入畢業旺季之際,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竟然首度超越高職。隨著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碩博士愈來愈多,主計處預估,今年有可能是大學以上畢業生失業率超越高職的一年。

台中技術學院國貿系四年級學生張幃婷,今年即將畢業投入職場,但早已開始做準備,之前曾參與企業實習活動,在開學沒多久就準備找工作,擔心在職場上「晚別人一步」的憂慮,促使她不得不積極。

畢業後平均失業五個月

張幃婷的危機感其來有自。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針對畢業後五年內社會新鮮人動向的調查顯示,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高學歷社會新鮮人,平均會失業五個月,就業現況則是「兩成未就業,一成靠打工過日子」。

這項調查指出,有五成從事過不穩定的「非典型」工作,包括約聘、短期、外包、派遣等型式,也就是日本所謂的「飛特族」(Freeter,自由工作者)。日本出現另一種新族群,在台灣也開始流行起來,那就是在家「怠業」,依靠父母過生活的「啃老族」。

世新大學教授彭懷恩表示,會出現「啃老族」和「飛特族」,除了企業採用彈性雇用制度外,父母親提供子女優渥的環境也是因素,而這個現象對產業的影響,值得政府關注。
台灣朝向M型社會趨勢愈來愈明顯。面對全球化時代,競爭越來越激烈,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在準備階段就要先把自己的專業技能訓練好,在激烈的職場中絕對是專業掛帥,擁有專業技能才能擁有較高的報酬。

如果你進職場十年還是落入貧窮族,自己恐怕要負較大的責任。首先,你在大學念書時可能是抱著「由你玩四年」,沒能讓自己在基礎學科上扎好根基,並且為自己做好職場「差異化」的準備;其次,你沒有挑對行業。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說,技術門檻低的傳統產業從業人員,未來薪資成長受到的衝擊會比較嚴重,富邦投顧董事長丁予嘉說:「看來還是高科技最重要。但不能忽略的,伴隨著高科技一起發展的傳統機械與材質的研發,因為這些手機、面板、筆電…,外觀要精美、功能要更強,全部要靠著這些傳統的車床沖壓技術,以及塑化材質的愈來愈精密改良。」丁予嘉表示,不論產業與個人,要活下去,就要想辦法技能精進,做出差異化,但是以「薪水」角度看,若怕入錯行薪水不漲,產業的前景性就不能忽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24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