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邰彥紐約報導
在財務專家大聲疾呼中年以上的人們應該為養老做準備之際,20、30多歲的薪水族也充滿危機感,搶在退休儲蓄戰的前頭。
紐約會計師徐美華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退休儲蓄上費心思。她認為,這主要是近年來兩岸三地來美定居的專業人員增加,他們在企、事業單位工作,公司多數都提供退休福利,因此這個年齡層的華人反而順理成章地為退休先做準備。在美國生長的第二代更是如此。
她指出,有的公司為員工提供退休儲蓄的配合資金,員工每投入一元,公司補貼25分到一元不等,鼓勵員工多投入。即使一分錢都不補貼的公司,員工也可以享受聯邦政府的退休金延稅福利。
徐美華表示,許多年輕人拿的薪水不低,投入退休帳戶401(K),即可延稅。
專家指出,聯邦延稅、公司補貼都是誘導因素,但另一主要因素是當今的年輕人擔心未來社會安全保險制度破產,他們無法享受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因此,這一代人對投資、置產和退休儲蓄特別在意。
紐約的邱雪莉沒參加公司401(K)計畫,卻自己開了IRA帳戶。她說:「我相信我可以活到65歲,而且不能再指望社安退休金。」
紐約皇后區35歲的馬小姐,在過去幾年,趁當地房價還沒有大漲之際,跨過哈德遜河到澤西市買下幾棟房子出租,用房租還房貸,每月還有幾百元的賺頭。按她的算計,等30年貸款還清,她的幾棟房子足夠養老。
即使那些薪資較低的人,也極有養老的概念。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的報導指出,20多歲的低薪階層仍能每年把一定的收入存進羅斯退休帳戶(Roth IRA)。該報導引用Hewitt Associates公司的調查指出,20多歲的人,有14%設立羅斯退休帳戶,是各年齡組中最高的。這些年輕人或許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但他們明白利用低收入時稅率也低的優勢,投入退休帳戶。投入羅斯退休帳戶的錢是稅後收入,但人們若等到59歲半再提錢出來,那時的收益就可以免稅。
【2006-07-30/世界日報/A2版/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