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工程師等德國技術勞工外移人數創空前新高,加上移入的技術外勞人數下滑,造成德國企業面臨勞力嚴重短缺,連帶威脅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的全球競爭力。 2005年遠赴國外謀生的德國公民高達14萬4,815人,創下歷史新高,也是德國自1968年以來外移人數首度超過返鄉人數。究其原因包括稅賦偏高、薪資相對較低,以及勞動條件僵化等。
雖然無法判斷這些出國謀生者是否永遠移居國外,但德國這波專業人士出走潮,已引發人才流失的恐慌,並促使德國企業與政治人物要求修改移民法以及採取必要行動,好吸引並留住訓練有素的勞工。
約16%的德國企業表示,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填補空缺,原因之一是合格的勞工紛紛出走。據了解,光是工程部門就有2.2萬個空缺。建築師、電機工程師等人才變成德國勞動市場的搶手貨。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執行長柴榷(Dieter Zetsche)最近在明鏡周刊上 表示:「我們不能只把外移的技術勞工視為有價值、受完善教育且積極進取的人才,我們更應該鼓勵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人移入德國。」但由於德國失業率高達10.2%,約為美國的兩倍,因此任何放寬移民法規的措施都將面臨嚴峻的政治障礙。
2005年移居德國的外國人降至57萬9,301人,較2000年減少11%,雪上加霜的是,在移入德國和歐盟國家的外國人逐漸減少之際,德國技術勞工正加速外移。德國嚴苛的移民法阻擋許多可能填補這些職缺的人士入境。
此外,威脅歐盟長期經濟成長的人口趨勢,包括低出生率以及嬰兒潮世代即將退休,也使技術勞工的短缺情況更加惡化。
隨著德國經濟逐漸復甦,德國企業擔心技術勞工短缺的問題將愈加嚴重。
【2007-01-08/經濟日報/A8版/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