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設計高手 國際當紅 我不重視安郁茜:生活美學 需生活實踐 包益民:創作才有商機
2006/12/26 22:29 瀏覽929|回應0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大學設計類科的師生昨天感嘆,歐美國家頂尖大學都有設計系所,台灣卻多半設在私校,許多家長仍以為,讀設計科系是要畫廣告看板,殊不知設計高手在全世界都是當紅炸子雞、產業獲利金雞母。

實踐大學研究生黃聖嵐,因得到國際設計賽大獎,昨天獲頒五十萬元獎金,他感觸良多地說,台灣升學至上,師長不重視培養學生美感,建築、道路等景觀設計都很醜,一聽說孩子要讀設計,家長也不看好,只希望孩子讀高中、大學。

黃聖嵐說,當年他執意讀復興商工美工科,爸媽極力反對。但復興重基礎訓練,雖然讀得很辛苦,但他樂在其中,畢業後讀二專、再插大讀戲劇系,想走舞台設計,但環境讓人大失所望,才又轉到實踐視覺傳達設計學系,一路讀到研究所,才找到自己的天空,這次他得獎,爸媽終於肯定他的選擇,還昭告親友喜訊。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所副教授謝大立指出,國外頂尖大學如哈佛、東京、北京大學都有設計、建築相關科系,招收一流學生,有學生甚至願意捨棄醫學系來就讀;反觀台灣,台大至今無相關學系,國立大學也很少,想讀設計系,多半進私校,學生美工技術不差,但通識不夠,品味、視野待開發。

【記者吳雨潔/台北報導】針對國內設計教育環境,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表示,創意跟學歷無直接關連,任何用考試、分數來評判的項目,都會抹殺創意。P-PAPER雜誌發行人包益民認為,設計不只是教育層面的問題,社會該提倡原創概念,才能走到國際化。

安郁茜說,學校教育重視專業技能,較少配置生活涵養的訓練,但生活美學需要生活教育實踐。

包益民表示,創意不光教育問題,是社會不提倡原創,但台灣逐漸進步中,從過去僅產品代工到今天有自創品牌。事實上,創作才有商機,製造的毛利很低。

【2006-12-20/聯合報/A5版/話題】



漢寶德:輕設計 過去決策錯誤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的漢寶德表示,在台灣經濟發展初期,走的是「代工」路線,只重視土木等「技術」而忽略注重純粹美感的「設計」,這是公立大學缺乏設計相關科系的主因。

漢寶德說,代工時代,台灣人只要把西方國家要求的東西作出來,不需理會造形美感與世界趨勢。然而現在代工的角色落到大陸等國家身上,台灣面臨轉型問題,必須轉到「自創品牌」的角色。這時的台灣不只需要「技術」,更需要「設計」,過去重技術輕設計的錯誤決策,讓台灣面臨轉型危機。

學學文創志業公司董事長徐莉玲表示,國外一流大學如史丹佛,多半設有設計學院或科系,便是了解「設計能力」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希望一流人才投入設計產業。東海大學明年將創立「創意學院」,將建築、景觀、工業、美術、音樂系併入;而學學也將與台大商學研究所合作,在該所開辦設計與文化創意產業課程。

即使在大學設立設計科系,漢寶德與徐莉玲都覺得「太晚了」,美學教育應從小著手。徐莉玲說,她現在最想做的事,是運用學學的師資,為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老師做美學教育的基礎訓練,現在台灣師資教的都是「過去代工時代需要的邏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徐莉玲也提到,一些具設計天份與經驗的人才,多因學歷不高,無法進入學校貢獻所長。如何將這些人才與教育體系結合,是教育部必須深思的問題。

【2006-12-20/聯合報/A5版/話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00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