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沒考上醫科 「如今很慶幸」
2006/11/14 22:25 瀏覽361|回應0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四年不分系 淡大學程創舉
規畫四個跨領域學程 透過指考招生 修滿相關學程 就可以拿到學位
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許多大學研議大一分院不分系,淡江大學有意將大一不分系,結合跨院學程招生。淡江表示,目前規劃四個跨領域學程,96年先開放校內學生申請學程學位,最快97年直接透過指考招生,四年都不分系,修滿相關學程,授予學程學位。

淡江指出,97年規劃招生的學程學位,採大一至大四都不分系的構想,直接取得跨院學程學位,和其他大學以系為主的學程不同,淡江整合「文學院與外語學院」、「外語學院與國際學院」、「商學院與管理學院」、「理學院與工學院」開設學程,指考直接以跨院學程提撥名額,招生名額暫訂一班30人,授予學程學位。

淡江主秘宛同指出,96年先開放校內學生申請「學分學程」,97年直接以跨學院名義,透過指考招生「學位學程」,學位學程入學大一至大四都不分系,和大一不分系概念結合,修滿「跨系所院學程」達畢業門檻,取得畢業證書,目前規劃一個學程至少20學分。

一般來說,大學修畢128個學分即可畢業,淡江大學的學位學程以跨學院設計,修5至6個學分學程,以每個20學分計算,等於要修100至120個學分也可取得學位。

東華大學也規劃明年大學部「學程化」招生,全校各系都降低必修時數,系所開設三個主學程,各約20學分,學生修課仍以系為主,加上通識學程43學分,其餘20多個彈性學分,可選讀跨系、院學程,類似目前輔系制度,畢業也可以取得「副修」跨學院學程的資格。

【2006-11-08/聯合報/C7版/教育】


沒考上醫科 「如今很慶幸」
 
翁啟惠說興趣能激發潛力 支持女兒當畫家 「父母不應替孩子擔心飯碗」
記者李名揚、陳智華、孫蓉華/專訪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讀台南一中時,以全校第四名成績畢業,卻沒考上台大醫科,那時沮喪了好一陣子;但走過一大段人生後,他昨天說,慶幸沒考上第一志願。

翁啟惠高中時對化學很有興趣,可以保送清大化學系,不過他那時的第一志願是台大醫科,於是去考聯考,結果考上第二志願台大農化系。

翁啟惠說,大學時期成績不錯,可以轉到化工系,但他決定不轉,因為他想要逐漸回到最喜歡的化學領域。

退伍後他跟著台大化學系王光燦教授,從學校助教跟到中研院生化所擔任研究助理,一待七年,廿九歲才拿到碩士,之後才赴美進麻省理工攻博士。

翁啟惠說,他常會工作到忘了時間,幸好太太劉映理充分體諒與支持,曾有朋友說他:「若你娶美籍太太,早就離婚了!」

劉映理本來是北一女美術老師,兩人赴美時因為翁啟惠太忙,先後放棄了麻州藝術學院和德州大學建築所的課程。為此,翁啟惠對劉映理充滿感激,雖講不出什麼甜言蜜語,自認也有浪漫的時候,只是「我覺得浪漫,她不覺得!」

翁啟惠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但他說「我的研究,大部分都失敗」;他解釋,研究有的是跟著人家走,有的是追求未知,他是後者,而這種研究,過程一定常遇到失敗;重要的是,怎樣面對失敗,有人會放棄、轉行,但他因為有興趣,又有好的環境,所以可以支撐下去。

翁啟惠說,當年一心想讀台大醫科,現在非常慶幸當年沒考上,因為「自認可能無法成為一個好醫生」;他認為,頂尖人才不一定要念醫,找出自己興趣才是最重要的,這樣才會主動投入。

翁啟惠說,美國的教育環境,比較可以讓人找到自己興趣,因為大學時期可以自由轉來轉去,等進入有興趣的研究所,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他說,每個行業都很重要,傳統觀念都是進大學、追求名位,是社會要共同努力改變的。

翁啟惠拿女兒翁郁琇為例,她大學讀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這是公認有「錢途」的科系,但她後來轉到哈佛大學念視覺藝術,後又到紐約藝術學院念碩士,現在紐約當畫家;翁啟惠很佩服女兒的決定,他說父母不應替兒女擔心飯碗,「是他們自己要擔心」。

【2006-11-08/聯合報/A10版/綜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194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