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高中:學群招生 才能減輕負擔
2006/11/02 23:01 瀏覽303|回應0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認為,高中教學受大學選才影響,大學要延後分流,才可能鬆綁高中課程,落實選修,因此提出「大一分院不分系」的建議。但高中校長認為,95暫綱實施反而增加學生負擔,學科授課時數減少,多元選修難以實施。

選修代替分組 難實施

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認為,高中課程綱要雖然明訂「以選修代替分組」,但從來沒有辦法實施,主因是高中課程科目太多,大學選才科系分類太細,指定考試科目太多,各高中規畫課程和大學教授交流的經驗,大學每個科系都有主觀指定的科目,高中為了滿足客觀升學條件,每科都要考,否則無法滿足各大學的採計需求。

吳武雄認為,大學應該整併科系,以學群招生,減少指考採計科目,高中課程就能同時跟著整併,落實多元選修的構想,否則即使高中有意實施跑班選修,但家長從考試領導教學考量,也無法認同學校的作法。

考科多寡 台大是指標

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分享赴日考察高中教學的心得,他指出,日本東京足立區有一所高校,學生學科素質較弱勢,校方將原本一節50分鐘的數學課,改成30分鐘,反而提升學習效能,吳清鏞認為,國內教育應該有類似彈性機制,目前高一選修時數0到3小時,選修課程都集中在高三,但高三選修課都規畫補救教學,多元精神完全無法落實。

大直高中校長楊世瑞認為,高中延後分流、落實選修課程的關鍵是大學選才機制,她直接點名台大,應該做為減少考科、學群招生的標竿,各大學都以台大選才機制作為競爭依據,目前指考規定採計3到6科,台大每個科系都採計5至6科。台大教務長蔣丙煌回應,台大肩負邁向世界百大的使命,考科不可能減少,才能區分考生鑑別度。

改革高中 先改革大學

杜正勝指出,國內考試領導教學迷思無法改變,改革高中教學模式要先改變大學選才機制,大學實施大一不分系,有助高中推動多元選修,招聯會也要採納高中意見,討論減少考科機制,教育部目前研擬放寬大學推甄名額限制,由40%增加至50%,讓高中生有適性發展的空間。

【2006-10-27/聯合報/C4版/教育】



杜:大一不分流 大學:難
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在首次舉辦的「高中與大學交流對話」中,引用去年成大的調查資料指出,很多學生大三、大四覺得自己選錯科系,大學應延後分流,高中生為了升學考試,性向不明,大學一年級應該重視通識教育,先試探性向,大二再選系分流。

「大一分院不分系」的構想引發大學教務長熱烈討論,目前交大、清大、元智、逢甲、政大等校,少數管理學院、電資學院都實施大一不分系,但多數大學仍認為,分院不分系困難度高。

台大教務長蔣丙煌指出,台大分院不分系招生仍在研議階段,難度頗高,以生農學院為例,農推系、農經系偏社會經濟領域,農化系、植病系、昆蟲系偏重實驗研究,科系的基礎學科落差很大;電資學院資工、電機性質接近,但又牽涉到系所排名的問題。

陽明大學副教務長林姝君指出,陽明只有七個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生科院都只有一院一系,醫學系也無法和牙醫系、護理系不分系,要辦分院不分系,只能找指考成績接近的科系延後分流,例如醫技、物理治療、生醫影像放射系試辦,再加入跨領域的學程,增加學生能力。

杜正勝說,大一不分系是大趨勢,學生可以奠定更扎實的學科基礎,目前產業發展也需要基礎通才能力,大一不分系可以強化這些技能;但是競爭力要能發揮,品格教育也不能忽視,過去大學談品格教育、抗壓性、創新力等,都視為人文科學的一環,高中、大學都應該把品格教育列為核心課程。

他引用挪威一項調查指出,學生「競爭力」計算公式C=(K+S)的a次方,C指競爭力,K指知識,S代表技能,a是指態度。

新竹教育大學教務長蘇錦麗指出,即使同樣是理學院科系,大一基礎學科仍有落差,新竹教大理學院包括應用數學、應用科學、體育系,大一不分系不易落實。也有大學認為,延後分流只是延長升學戰場,學生到大三仍要通過考試或篩選才能分組。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分院不分系沒有強制各大學實施,教育部會尊重各大學辦學意願。

【2006-10-27/聯合報/C4版/教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19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