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技職有藍天》30歲創業孫維良說努力最重要
2006/09/15 23:45 瀏覽899|回應1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報記者陳智華
高工出身的孫維良,從業務當到老闆,他說高工在配管科讀的東西,對後來工作受用無窮,他深刻體會,一個人能否有成就不在讀什麼學校,而是在於有否努力過。

國中時孫維良整天不是修東西及玩電腦遊戲,當老師的爸爸怕他考不上大學,建議他去讀高職,進木柵高工後,他果然如魚得水,先後得過全國技能競賽南區配管工第三名和北區第一名。

在高職雖學了很多實做經驗,孫維良更想加強理論上的知識,並繼續加強英文,退伍後考上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因為個性外向,捨棄黑手工作,轉做業務。

7年前,孫維良30歲,決定自行創業,開始進口國外設備,高職學過配管及機電整合知識這時全都派上用場;和其他老闆不同的是,從銷售到維修,全部自己來,甚至還研發光電業的機台,他的公司現已有25位員工,也在大陸開了分公司。

孫維良認為,他在讀高工時,學了很多配管及機電整合等相關的實用技能,有一技之長在身,不怕沒工作,對後來創業也有很大助益。

他指出,現在很多高職生雖有技能,卻欠缺理論知識,在重視學歷的社會中,起跑點上難免矮大學畢業生一截,不斷進修非常重要。

孫維良更強調,國際化是世界趨勢,英文是必備的溝通工具,不少技職體系學生在這方面比較弱,就業上會吃虧,他以自身為例,因為英文能力不錯,當業務可接觸的層面更廣,當了老闆,要洽談代理權、談業務,全都可自己來,可發揮的空間大多了。

【2006-09-09/聯合報/C4版/教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1855916
 回應文章
技職有藍天 明志科大教務長陳一郎 高職三年 找回自信
2006/12/27 23:31 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報記者陳智華
明志科技大學教務長陳一郎,當年因為沒考上前三志願高中,轉而就讀北市高工(大安高工前身)時,本是打擊和挫折,但高職三年卻讓他找到興趣和自信,陳一郎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他的最好的寫照。

陳一郎國中成績一直都很好,但高中聯考掉到前三志願外,讓他很挫折,去讀高職後,在公車上碰到學校對面的師大附中學生,一開始無法排除讀高職矮人一截的感覺,很不是滋味。

不過,挫折的時間很短,陳一郎就讀機工科,一周有兩天到工廠實習,他發現要動手做的實習課很有趣,做出來的組合也很精密,老師同學的誇讚,讓他很有成就感,開始愛上這些科目。

陳一郎對課業游刃有餘,因此參加社團及大量運動,高二甚至拿下當時很有名的「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並兩度入選九歌出版社的年度散文選,成為校園風雲人物。

陳一郎說,得到文學獎第一名對他日後發展很重要,因為少有高職學生拿到第一名,但他卻能打敗北一女、建中等名校的學生,讓他變得有信心,因為這證明「高職生沒有比高中生差」,他從此做任何事都得心應手。

回想過去,他說,如果那年高中考上前三志願,很可能他高中三年還要過國中那樣的生活,無法像在高職那三年,能在興趣和能力間均衡發展,並找到讓自己前進的動力和興趣。

陳一郎高職畢業後推甄上台北工專,後又念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當兵後到中興電工當機械工程師,受主管鼓勵,留職停薪考上工業管理碩士,並繼續念博士,現在他除了擔任明志科大教務長,也是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

陳一郎鼓勵學生,如果覺得適合技職這條路,就要懷抱理想勇往直前,讓夢想發光。

【2006-12-21/聯合報/C7版/教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0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