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科技大學教務長陳一郎,當年因為沒考上前三志願高中,轉而就讀北市高工(大安高工前身)時,本是打擊和挫折,但高職三年卻讓他找到興趣和自信,陳一郎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他的最好的寫照。 陳一郎國中成績一直都很好,但高中聯考掉到前三志願外,讓他很挫折,去讀高職後,在公車上碰到學校對面的師大附中學生,一開始無法排除讀高職矮人一截的感覺,很不是滋味。
不過,挫折的時間很短,陳一郎就讀機工科,一周有兩天到工廠實習,他發現要動手做的實習課很有趣,做出來的組合也很精密,老師同學的誇讚,讓他很有成就感,開始愛上這些科目。
陳一郎對課業游刃有餘,因此參加社團及大量運動,高二甚至拿下當時很有名的「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並兩度入選九歌出版社的年度散文選,成為校園風雲人物。
陳一郎說,得到文學獎第一名對他日後發展很重要,因為少有高職學生拿到第一名,但他卻能打敗北一女、建中等名校的學生,讓他變得有信心,因為這證明「高職生沒有比高中生差」,他從此做任何事都得心應手。
回想過去,他說,如果那年高中考上前三志願,很可能他高中三年還要過國中那樣的生活,無法像在高職那三年,能在興趣和能力間均衡發展,並找到讓自己前進的動力和興趣。
陳一郎高職畢業後推甄上台北工專,後又念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當兵後到中興電工當機械工程師,受主管鼓勵,留職停薪考上工業管理碩士,並繼續念博士,現在他除了擔任明志科大教務長,也是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
陳一郎鼓勵學生,如果覺得適合技職這條路,就要懷抱理想勇往直前,讓夢想發光。
【2006-12-21/聯合報/C7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