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有一所「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APU)」,學生一半是外籍生,其中140多人來自台灣;台灣留學生都說這裡的學習條件比台灣好,對培養自我的國際競爭力很有幫助。 APU成立還不到六年,目前共有4000多名學生,其中外籍生近2000名,來自70多個國家,大陸和韓國都超過五百人,台灣排名第三。
APU只有「亞洲太平洋」和「亞洲太平洋企業管理」兩個學院,學生可以選擇用英語或日語修課,但必須精修另一種語言;台灣學生可憑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申請入學,只要學測成績60級分、電腦托福213分以上,再加上學校推薦函,就有機會申請全額獎學金,自己只要負擔一個月大約兩萬元的食宿費用。
高雄女中畢業的何文玉現讀大三,馬上要去挪威當一年交換學生,她說,在APU會接觸許多國際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對增長視野很有幫助。
羅偉誠因為父親是外交官,台灣、日本兩地學校都讀過,他在日本念完高三後,回台考上長榮大學資管系,讀一年後決定轉到APU;他說台灣的同學感覺上比較愛玩,不太用功,自己也受影響變得不用功,可是在日本,晚上10點多就什麼店都關了,只好乖乖念書。
教育部高教司長陳德華指出,讓台灣學生增加國際交流經驗,提高國際視野,對未來發展很有幫助;但台灣要設立像APU這樣的學校「條件還不夠」。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表示,台灣招不到太多外籍生的重要原因出在「政治問題」,因為全世界90%以上學習中文的人,都是學漢語拼音,外籍生在台灣卻學通用拼音,所以多數外籍生會選擇到大陸學中文,這才是台灣擴展國際教育的最大問題。
【2006-02-03/聯合報/C4版/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