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高一數學補救逾6千萬元 比貪污更浪費
2005/11/07 07:39 瀏覽250|回應0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團體轟教改政策錯誤 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延到明年實施 家長心痛:孩子苦當白老鼠
記者袁世忠/台北報導
教育團體上午痛陳,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延後到明年實施,造成今年高一新生必須接受36個小時的數學銜接課程。光是一年教師鐘點費,就高達6千200多萬,「教改錯誤政策,更甚貪污!」

重建教育連線、台灣省教育會上午舉行「教改補破網」記者會,省教育會總幹事王玲惠表示,今年升上高一的學生非常可憐,是建構式數學、一綱多本、九年一貫第一屆白老鼠。很多家長都非常心痛,為何自己的孩子必須接受這麼多的教育變革,拿孩子的前途做試驗,錯誤的政策更甚貪污。

王玲惠指出,九年一貫課程把國中、小的教材簡化,為了銜接,高中課程必須配合修改。但是,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延後至95學年度才實施,造成今年升高一的九年一貫第一屆學生,得接受上、下學期各18堂的數學補救銜接課程。

課程延遲一年所耗費的成本,王玲惠估算,光是公立高中就需要3900多萬元,私立高中也需要2300多萬元,合計要耗費6200多萬元,這還不含教材印製費用,這些通通由全民埋單。

前東吳大學校長、物理系教授劉源俊強調,有些學校把36堂課提早集中在暑假上完,很多學生根本消化不了,不然就是學了就忘,效果有限有些學校雖然分學期上,但因為與高中課程同時上,不但學生要分心學習,部分高中數學因為銜接課程還沒上到,還得停下,耽誤既定的課程進度。

【2005-11-04/聯合晚報/11版/生活話題】


不會母語不能加分 原民反彈
教育部將規定升學享優惠要提證明 國英加母語 負擔好沉重
記者柯永輝/豐原報導
教育部規定96學年度起,原住民學生要取得原住民文化語言能力證明,才能享有升學考試加分等優惠,昨天引發反彈,縣府原住民行政課長陳清輝說:「原住民小朋友要學國語、英語等,又要再通過母語能力證明,太可憐了。」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昨天到縣府舉辦「原住民族基本法說明會」,原民會企劃處長林江義到場,向各鄉鎮市公所與原住民社團負責人解釋政府的原住民政策。

與會人士對教育部日前的新規定,紛紛表達不滿;陳清輝說,山地鄉原住民小朋友要學國、英文與母語,住外地的原住民學童,不少人還要配合教育部「母語」政策,學習當地社區主要族群的客家話或閩南語,如今要再取得原住民語言能力證明,負擔實在太重。

也有家長反映,孩子寧願花時間學英文也不願接觸母語,因為學母語除了升學加分,平日用不到,學英文卻有助提升競爭力,加上許多家庭因不同族群通婚,無力傳授原住民母語給下一代,在新政策下,家長相當擔憂孩子升學困難。

林江義解釋,許多原住民學童根本不會母語,為避免文化斷層,教育部才構思新政策,但會再與教育部溝通,給原住民家庭更多準備和調適時間。

【2005-11-04/聯合報/C2版/台中縣新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143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