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十月二十三日家婦版的〈水電工不是鐵飯碗?〉一文,頗有感觸。 我老公也算半個公務員家庭出身,我公公生前是個老里長,婆婆是小學老師退休,三位叔叔都是政府機關退休,公婆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四個孩子中,三個都是大學名校畢業,唯一的特例就是我老公,排行老二的他,從小就被成績優秀的大哥大姐壓得喘不過氣,整日逃學、打架。
家庭出了這麼一個「不長進」的孩子,簡直是奇恥大辱,幸好我婆婆是教育人士,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在我老公不肯繼續升學的情況之下,和他約定一定要學一技之長,所以國中之後,就將他送入職訓中心,學習機械方面的技能。
十七歲走入「鐵工」行業,我老公從阿弟仔做到師傅,然後自己經營鐵工廠,承包工程。無論公家機構或民間的工作,他不計較大小錢,時間範圍允許,通通接受,而且專業、認真完成業主的要求,為他自己的事業獲得許多機會,賺到錢也賺到了自信心,即使現在經濟景氣不太好,我老公依然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老公可以自己調配時間,許多工作可以交付其他師傅,所以多年來,公婆身體不適,幾乎都是老公接送照顧就醫。五年多前,公公罹患癌症至往生,老公全程照護,擔起為人子的責任和義務,讓婆婆感慨萬分,直說「歹子顧親」,其實我老公也沒有為非作歹啦,只是不愛讀書而已。
我常常開玩笑說,我老公是做鐵工的,我們捧的才是真正摔不破的鐵飯碗。
【2005-10-29/聯合報/E5版/家庭與婦女/旅遊休閒】